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潘怡良(在你心中哪位明星有颜也有才?)

潘怡良(在你心中哪位明星有颜也有才?)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在你心中哪位明星有颜也有才?
  • 2、国内比较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品牌有哪些?
  • 3、“书法西施”邓凌鹰,为何把隶书写得那么漂亮?
  • 4、国奥出征泰国,林良铭等4大球员落选25人大名单,林良铭是被高估的球员吗?
  • 5、现代有哪些研究《易经》的名人?
  • 6、青楼出身的民国女画家潘玉良因何出国且终生未归?
  • 正文

    1、在你心中哪位明星有颜也有才?

    当属王杰!深沉忧郁、帅酷无敌、潇洒不羁的外表!看一眼就会被深深的吸引!无法忘记!才华更是没得说!做词、作曲、钢琴、架子鼓、编剧、导演飞车、画画等无所不能!各种曲风的歌曲都能轻松编曲驾驭与演唱!出道前,就给众多歌手如郭富城、张学友、吴奇隆等写了30多首歌!自出道至今共创作了200多首歌曲!《心痛》、《谁明浪子心》、《他的背影》、《说谎的爱人》、《惦记这一些》、《来生再续缘》、《不浪漫罪名》《为你生堆火》等等太多了!最主要他是一个非常正直、善良、有爱心的明星!一个不与黑暗的、肮脏的、丑陋的娱乐圈现象为伍的明星!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敬佩与爱护的明星!致永远的偶像王杰!

    2、国内比较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品牌有哪些?

    国内服装设计师品牌有很多,但通常因为价格高昂,大众层面曝光率低,而显得国人知之甚少。下面我来举几个新生代里有代表性的。

    上官喆

    上官喆,198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国内著名新锐设计师,同名品牌SANKUANZ创始人。2014年6月,上官喆首次亮相伦敦男装周;

    上官喆打造的品牌风格比较年轻前卫,街头和个性的风格,使得他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官网:http://www.sankuanz.com/

    Uma Wang

    已经在米兰举办过多次大秀的中国设计师,是中国新生代服装设计师中的翘楚, 尤擅从事女装针织品的设计开发制 作,并在羊绒材质的运用及设计方面极具天赋及实验性!

    Uma Wang发布2017春夏系列

    这一季将目光投向沙漠,犹如一趟孤独的旅途,宽大飘逸的廓形,令人联想起沙漠商队的着装.

    条纹元素自由地夹杂点缀

    旅行的照片成为长袍上的印花

    官网:http://www.umawang.com/

    Mashama

    Masha Ma,著名时装设计师,第一位在巴黎官方日程连续发布作品的中国(大陆)时装设计师。

    MASHAMA 作品

    官网:http://www.masha-ma.com/

    其余的,想到更多再补充吧

    3、“书法西施”邓凌鹰,为何把隶书写得那么漂亮?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这位“书法西施”我还真没听说过,不过观其书写的还不错,下过一番苦功。其字应学的是刘炳森先生之体,用笔遒劲有力,隶中含篆,带着行书笔法,生动有趣,不僵不滞,有一定的造诣。

    个人觉的这位凌鹰小姐,应该再好好学古,精研古帖,直溯其源,澄心静气,厚积薄发,会取得更大成绩。

    当然近现代书家也可以学,大诗人杜甫也曾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好的东西都可以吸收借鉴。但还是要以古人为主,王铎有言:书不入晋,终为野道。学隶书不精研汉隶、简帛也是走不远的,

    希望与书友们共勉!

    4、国奥出征泰国,林良铭等4大球员落选25人大名单,林良铭是被高估的球员吗?

    林良铭曾经被高估过,但是,由于长期在国外没有比赛,现在回归自然了。接下来,如果林良铭在国外仍然不能参加比赛,不如现实一点,去一个中甲俱乐部,有比赛,才能得到锻炼,避免在国外荒废青春!

    5、现代有哪些研究《易经》的名人?

    试列举几位研究《易经》比较有名的名人,我学习《易经》也是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很多精华。

    潘雨廷(已故)

    潘雨廷(1925—1991),著名道教学者,易学专家,上海人,生前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潘老寿66岁,与著名易学家邵雍一样,其易学造诣,也是现当代数一数二的。潘老曾经师从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学潜等诸多国学大家研究中西学术,专心致志于学问数十年,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其治学特点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著有《周易表解》、《周易虞氏易象释》、《周易参同契考证》等著作,可谓是解放后集易学大成者。其弟子记述的《潘雨廷谈话实录》里面有许多潘先生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潘老可惜的是生在兵荒马乱,中国衰弱的年代,不可避免有种向西方科学学习的倾向,试图用周易结合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设想伟大,但可行性有待商榷。

    傅佩荣

    傅佩荣(1950年12月16日—),汉族,祖籍上海,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师从余英时),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傅佩荣教授师从一代哲学宗师方东美先生,方东美先生也是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 、现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傅佩荣教授西方哲学功底很深,40岁后再转向东方哲学,能从两者比较的出发点,发掘很多前人不曾注意的《易经》的另一面,另外傅佩荣教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也指导了他对《易经》的研究,其提出的“主宰之天、 主宰之天、 自然之天、造生之天、审判之天”的看法,是之前研究《易经》的学者所没有的独树一帜的新观点,值得探讨。

    曾仕强

    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很多人认识曾仕强教授是通过百家讲坛上他的节目《易经的奥秘》,说实话曾教授的口才是一流的,讲话幽默风趣,把《易经》这部深奥的书讲的深入浅出,非常生动有趣。

    同时曾教授在讲课时,还穿插着介绍管理理论和方法,也让人耳目一新。曾仕强教授对于《易经》经传的掌握也是很深入的,他深讲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令人记忆深刻的特点。

    如果说傅佩荣教授是堂堂正正的儒家式易学,那么曾仕强教授就带有一定纵横家特点的易学。

    东汉马援评价过李广和程不识: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我这里大胆的评价一句,学傅佩荣不得,尤为忠厚之士;学曾仕强不得,陷为浮滑之人。希望大家可以注意。

    黄鉴

    黄 鉴,男 1944年10月生,湖南浏阳市人。

    黄鉴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进行了长期研究,在学习、应用、弘扬和普及易学上取得了巨大成果,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国内外知名的易学理论家、实战家。

    如果说前三位都是易学的理论派代表的话,那么黄鉴先生就是易学的实战派代表。其周易预测、解读的能力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而且黄鉴先生有教无类,广收学徒,培养了众多的周易高手,其弟子马万成、贾双萍等都是水平非常高的周易预测专家,更为奇特的是贾女士学易时已经年过50,以如此高龄尚能学而有成,足以证明黄鉴先生教学双长的独特魅力。

    黄鉴先生已将自己的易学思维创建为《易魂-时空网络学》学术体系。该学术的核心是:人们只要任意截取时空中的一点作信息源,就可以获取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人与事物的全部信息,乃至与此相关的人与事物的所有信息。认为时空中没有错误的信息,只有判断错的信息结论。

    这一观点,也运用在黄鉴先生代表性的“终生卦”中,能通过随机所起的一卦,来断出求测人的一生境遇,甚至周遭环境及长相,可谓是神技。笔者也曾经运用黄鉴老师的“终生卦”分析过不少人的一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应验,可见其理论是扎实可行的。

    介绍了以上四位现当代《易经》的名人学者,希望对大家学习《易经》、掌握《易经》的精髓和预测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6、青楼出身的民国女画家潘玉良因何出国且终生未归?

    从古至今,中国顶级画家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五千年来似乎还没有著名的女画家名载史册。

    但是在民国历史上,号称“中国画魂”的女画家潘玉良,却因其出众的才华,以及独特的画风,成为与刘海粟、徐悲鸿等著名男性画家齐名的绘画大师。

    在2005年香港拍卖会上,她的画作《自画像》成交价是1021.8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以来,她的画作屡次刷新拍卖纪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潘玉良的早年经历。

    潘玉良原名叫陈秀清。她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8岁起跟舅舅一起生活。

    13岁时,她被好吃懒做且负债累累的舅舅卖到了妓院。好在她发育较晚,而且长相普通,使得她没有遭受更多的凌辱。

    后来,她幸遇新任盐都潘赞化。潘赞化为人正派,在得知了潘玉良的遭遇以后,动了恻隐之心,为她赎身。后来,二人日久生情,潘玉良改随夫姓,正式改名潘玉良。潘赞化发现了潘玉良的绘画天分,除了自己教她,还为她请了老师,教她文化课和绘画,送她去美院系统学习。后来还送她出国深造。

    1928年,潘玉良学成回国。但是在1937年到1977年她病逝,40年来,潘玉良一直都在法国生活。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潘玉良远涉重洋去了法国,又为什么终身未归呢?(加粗)

    有书君查了相关的资料,总结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世俗的偏见深深刺痛了潘玉良的心,使她产生了离开是非之地的想法。

    由于出身,人格被诋毁。

    早在上海美专求学时,一名女同学知道她曾做过妓女,就找到校长,以“誓不与妓女同校”为名要求退学。这让潘玉良感觉像是当众被人打了耳光一样,无地自容。

    后来,在潘玉良任教中央大学艺术系期间,一些同事也对她冷嘲热讽,用“凤凰死光光,野鸡称霸王”等语言对她进行诋毁。

    但是,潘玉良也不是好惹的,有一次一个和她有过结的男老师借酒装疯,当面骂了她一句“婊子”,被潘玉良当场打了一个耳光。

    1928年潘玉良回国以后,由于名气大,她第二次被任命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的主任。第二年,南京中央艺术系的学长徐悲鸿聘请她为油画系的教授。可是,由于潘玉良的出身,她又遭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1932年,潘玉良举办了个人的第一次画展。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画叫《壮士》。

    画面上是一个肌肉发达的男子,正在奋力搬起一块巨石,而石头下面是一朵脆弱的小花,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当时,日本在中国刚刚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

    而这个画作正好象征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因此,这幅画被一位有识之士以1000块大洋订购了。

    没想到,在画展结束时,这幅画被人写上了“妓女对嫖客的颂歌”字样,而且潘玉良的所有作品都被人蓄意破坏了。这一次,让潘玉良很受打击。

    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误解自己的画作,要这样无情地揭开自己心灵的伤疤,还要再狠狠地戳上一刀?

    这一次次的伤害,使得潘玉良逐生出逃离的想法。她想去一个没有人知道自己过去的地方,当然也不会再有人随意污辱、诋毁自己的地方。

    由于偏见,才华被置疑。

    由于当时人们对女人有偏见,认为女人不可能画出这么好的作品来。于是他们认为潘玉良背后有“枪手”。

    潘玉良在上海举行第四次画展时,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就挑衅性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潘女士,听说你的这些画都是他人代笔,你每个月还向人家支付润笔费,是否确有此事呢?”全场顿时安静了,一些人好整以暇地等着看潘玉良的笑话。

    潘玉良也不说话,她走到一个正在临摹她的画的学生面前,借过画板和油彩,对着玻璃开始画起自己的自画像来。

    刷刷刷几笔,几分钟就画好了一幅素描。潘玉良把画展示给记者们看,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代笔的谣言也不攻自破了。

    虽然这样,但是潘玉良回到驻地,压抑了许久的委屈的泪水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哪里才能给自己一个平等、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呢?

    二、与潘赞化原配夫人的矛盾成了她远涉重洋的导火索。

    其实当初遇到潘玉良的时候,潘赞化是有妻子的。

    但是二人日久生情,再者举目无亲的潘玉良也无处可去,在她的坚持下,还是不惜屈尊做小,只求陪伴在潘赞化身边。于是,由大名鼎鼎的陈独秀给他们做了证婚人。

    其实,潘赞化的老婆是知道潘玉良的存在的。当时,潘赞化去云南,参加蔡锷的护国军。

    后来,他还辗转各地做过中低级官僚。潘赞化与住在上海的潘玉良也是聚少离多。而潘赞化的原配妻子住在老家安徽桐城。

    潘玉良为了接近三人之间距离,主动要求把潘赞化与原配生的儿子潘牟接到身边照顾。并且与潘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三人之间的短暂的平衡打破了。潘赞化投身革命,为抗战多方奔走宣传。由于丈夫不在身边,时局又很动乱,潘玉良只好回到潘赞化的老家,与原配夫人住在一起。两方面的矛盾再次激化。此时的潘玉良实在忍无可忍,她只得离开中国,前往法国旅居。

    期间,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她的画在法国并不是很受欢迎,因此,她的生活也是举步维艰。但是,她却将在法国卖画得的钱寄往国内,支持抗战。她还创作了画作,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累累罪行,得到了著名爱国文艺大师田汉先生的高度评价。

    三、复杂的时局及丈夫去世,又阻断了她回国的路。

    抗战胜利以后,潘赞化的原配夫人已经去世,潘赞化孤身一人返回老家安徽桐城,做了一名中学老师。得到消息以后,潘玉良打算回国跟丈夫团聚。

    然而她还没有动身,内战就爆发了。身处异国他乡的潘玉良和潘赞化失去了联系,她也只好暂时停止了回国的计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潘玉良和丈夫取得了联系。但是由于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抗美援朝,而潘玉良生活的法国也派军队参加了所谓的“联合国军”。

    中法成了敌对国,外交关系暂时中断,潘玉良无法办理回国的手续。这件事就又搁置了下来。

    1959年,潘赞化病逝于安徽老家,潘玉良得到消息以后,悲痛欲绝。自此,在国内她没有一个亲人了。物是人非的中国,再也没有值得自己牵挂与回归的理由。

    可见,潘玉良出国不归,实在是迫于当时人们的世俗偏见:由于她的出身而鄙视她,由于她是女人而置疑她的才华。

    这些,都给潘玉良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使得她有了逃离的想法。而她与潘赞化原配夫人的矛盾,则是迫使她离开祖国的直接原因。

    而后来,又由于抗日战争、内战、朝鲜战争等,潘玉良一次次失去了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的机会。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

    而丈夫去世,也使她彻底断了回国的念头。

    心灰意冷的潘玉良选择继续在法国生活。

    在此后的几十年,她自称是“三不女人”:不谈恋爱;不加入外国国籍;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

    此间,她全心创作,留下了4000多幅画作。

    1977年,82岁的潘玉良病逝于法国。临终之前,她交代给友人三个遗愿:为她换上一套旗袍,作为一个中国女人下葬;将潘赞化送给她的项链和怀表转交给潘家的后代;

    把她的作品带回祖国。友人按照她的嘱托,一一照办。

    他们把她的4000多幅作品交给了中国驻法大使馆。1984年,潘玉良的作品远涉重洋,回到了祖国。

    潘玉良一生是不幸的,因为她小时候被卖到过妓院,而成为她一生的诟病。她因此饱受人们的非议与冷眼,甚至还有致命的伤害。

    而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一生的贵人:丈夫潘赞化。并且她的作品在她身后被世人所肯定,而她一心追求艺术的故事也始终被人们所牢记。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