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小脚(古代女人裹小脚,美得血淋淋,大家见过裹小脚的老奶奶吗?)

小脚(古代女人裹小脚,美得血淋淋,大家见过裹小脚的老奶奶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古代女人裹小脚,美得血淋淋,大家见过裹小脚的老奶奶吗?
  • 2、为什么封建社会女子缠足?
  • 3、裹脚的历史应该从哪里算起,为何古代文人又偏爱"小脚"?
  • 4、中国古代妇女为什么裹脚,从什么时期出现裹脚这种现象?
  • 5、女孩子有一双小脚是什么样的体验?
  • 6、中国古代女性裹小脚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为什么会全面普及?
  • 7、女人裹小脚是从清朝开始的吗?
  • 8、在古人眼里,裹小脚美在哪?
  • 正文

    1、古代女人裹小脚,美得血淋淋,大家见过裹小脚的老奶奶吗?

    现在看不到了,我家是满族奶奶,姥姥不裹脚,。邻居家的好几个奶奶裹,走路摇摇晃晃站不稳,有一天姓李的小孙子不听话,那个奶奶好不容易抓到,用脚后跟用力一踹,差点闪个跟头,疼的小孙子啊啊的哭,有一天奶奶坐河边洗脚,才发现脚后跟正常脚趾全是干的压在下面,那时候得多疼啊。

    2、为什么封建社会女子缠足?

    缠足,就是把女子的双脚用布一层层紧紧地缠起来,使之变形变小,取悦男人的喜好,这种陋习在中国古代沿袭了几千年。传说缠足是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它实为一种病态的审美。

    据说女子缠足始于五代时期的南唐。当时南朝后主李煜,专门让人打造了一双高六尺的金莲,并用珠宝、绸缎等作装饰,再让一位能歌善舞的宠妃用布缠足后,穿上这双高六尺的金莲,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如此这般,她的舞姿看上去就更加优美了。

    3、裹脚的历史应该从哪里算起,为何古代文人又偏爱"小脚"?

    裹脚也叫缠足,是在一种极其残忍的审美观下,诞生的畸形社会现象,坑害了无数女人。“三寸金莲”之所以成为社会现象,绝不仅仅是文人偏爱,而是社会共识,但文人的推动,是罪魁祸首。

    古代文人士大夫对小脚的偏爱,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乃至出现了品评小脚的专著,甚至民间自发的“赛脚会”也涌现了!

    缠足的历史沿革

    缠足起源于哪个朝代已经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始于隋唐,兴起于宋朝,到了明清,缠足已经成为基本的社会道德要求,无论家庭出身,女子都要缠足,否则就被人耻笑,嫁不出去。

    隋唐时期及以前,有缠足的文献资料出现,但大多数属于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五代时期的李后主是第一个被明确记载的“小脚控”,他有个妃子叫窅娘,是个混血女子。窅娘应该是个天生小脚,平时喜欢以帛缠足。

    李后主制金莲高台,让她于上起舞,喜欢得不得了。由此,后主宫中的女人也开始效仿窅娘,开始缠足。

    比较公认的且有确切资料记载的缠足,出现在北宋,南宋缠足的历史,已经由出土文物证实。从出土文物可知小脚的大小:脚长不超过14厘米,脚宽不超过5厘米!金莲不金莲另说,尺寸上一点也不夸张。

    从元朝到明朝,是缠足社会化的阶段,小脚已经完全超越了审美,变成社会道德。如果谁家女孩不缠足就会被人耻笑,甚至嫁不出去。就连堂堂一国之母的马皇后,也因为脚大,被世人讥讽。

    到了清朝,顺治皇帝曾几次下令禁止缠足,无奈社会风气使然,到了康熙年间就不了了之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顺治曾经下旨,有缠足入宫的女子一律处死,到后来,连满清的女子也都学会了缠足!

    晚清第一个提出废除缠足陋习的是康有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还成立了一个“中国天足会”,倡导妇女放足,禁止对幼女缠足。

    真正将缠足陋习彻底打倒的是孙中山,自他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就督促落实妇女放足运动,一直到三十年后,妇女缠足才逐渐在中国消失。

    丧心病狂的缠足手段

    缠足是一个相当痛苦的历程,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简直无法想象,母亲们是如何下得去手,将自己的女儿虐待成这样!并且家家如此,人人如此,文化道德害人,爱可以变成刀!

    如果你认为缠足仅仅是以布压制骨骼生长,那就太天真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手段是,通过人为制造创伤,使软组织坏死,关节脱落坏死,导致发育畸形,在通过定性,形成“三寸金莲”(怎么看都觉得是对金莲二字的侮辱)!

    大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让大脚趾以外的四指向脚掌翻,直到与脚掌贴合,形成三角形尖脚。第二阶段,让外脚骨也向脚掌侧内翻,形成窄窄的细脚。第三阶段,让脚弓隆起,迫使脚尖与脚跟靠拢,形成短脚。

    以上三个阶段至少一年时间,最后形成的是又短又窄,呈三角形的一双小脚。为防止骨骼再生长,以后终生以布缠脚,约束生长。

    为了完成三个阶段的改造工作,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要让自然生长的骨骼和肌肉变形,就必须人为制造创伤。通常家长在女孩裹脚布里,夹杂碎瓷片等尖锐物体,逼女孩走路,把脚扎得鲜血淋淋,然后伴以淋水、放虱子等手段,导致发炎溃烂......

    最后的结果是,肌肉坏死,关节脱落。整个过程,孩子忍受多大的痛苦,难以想象。有的孩子忍受不了,偷摸剪布,还要受到责打和二次缠足的痛苦!

    我已经用了尽量不刺激感官的方式,简述经过,细节远比这个更让人难以忍受!

    畸形的审美观

    三寸金莲之美,放在今天几乎无人可以接受,实在想象不出来,看着畸形得让人汗毛倒立的小脚,美从何来?

    可是古人就是乐此不疲。有个自称“评花御史”的王八蛋叫方绚,清朝人,写了本书叫《香莲五观》,对女人的小脚进行了分类点评,形成遗臭万年的“香莲十八名”,真该把他的脚也缠起来,再问问他还美不美!

    明朝正德年间,民间还流行起了一个“赛足会”,家家女孩藏脸晒足,任凭男人们评头论足。最后选出状元、榜眼和探花,获得名次的姑娘身价百倍,媒婆挤破门楣。

    宋以前,妇女缠足仅是个案,纯粹个人行为,就像今天,有人愿意放在好好胳膊不要,非得刺得跟野猪似的,不犯法,别人管不着。到了宋朝,尤其南宋程朱理学兴起后,出现了对女人道德层面的约束和摧残。

    正是这种可怕的倾向,形成了社会普世价值观,给缠足赋予了特定的道德含义。由此缠足从个人畸形的审美,上升到了精神层面,道德成了杀人工具!

    为了宣扬这种残忍的道德,卫道士们不惜鼓吹“三寸金莲”之美,为险恶的用心披上了华美的外衣。缠足女人,走路只能靠脚跟和大脚趾着力,自然颤颤巍巍,一步三摇。士大夫们鼓吹,这种走路的姿势不紧不慢,端庄,一摇三晃,如花枝摇摆。

    从此,“三寸金莲”就成了女德的代名词,女人们再也逃不脱骇人的摧残!

    解放的不仅仅是女人的脚

    正因为如此,孙中山先生才会在中华巨变,千头万绪中中,不惜花大力气,解决缠足这个看似不重要的小事。其意义绝不仅解决了妇女的肉体痛苦,更重的是解放思想,破除压制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

    更广泛一点说,彻底摧毁缠足恶习,是对封建礼教的彻底清算,解放的也是中华民族受禁锢了千年的思想,让国民呼吸到先进文明的新鲜空气!

    4、中国古代妇女为什么裹脚,从什么时期出现裹脚这种现象?

    裹脚也叫做缠足,在女孩四五岁的时候,用布帛把女子的双脚缠裹起来,在女孩子双脚随着身体成长的过程中,变成为又尖又小畸形的脚,这种被裹过的脚称作“莲”。

    据说根据脚的大小,也就是“莲”的大小分作大于四寸的叫“铁莲”,四寸的叫“银莲”,而三寸的就叫做“金莲”,可见在古代这“莲”以小为美,以小为最好。

    那么这种国脚现象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呢?

    有人说是隋朝,有人说是唐朝,还有人说是在五代,现在普遍认为裹脚现象的出现是在北宋。到南宋时期也只是盛行在上流社会,民间也并没有普及,而且在宋朝的时候裹脚长度也没有那么小,也没有那么尖。裹脚这种现象在元明清三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在明末裹脚之风开始盛行,对裹脚的审美也达到极致,不仅要求脚小,还要小到三寸,而且还要有弓,还要有形状,可以说从小脚到三寸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裹脚是一步步完成的,分为试裹,试紧,裹尖,裹瘦,裹弯几个步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煎熬的过程,是一个被摧残的过程,一双好好地脚愣是被弄成了畸形,你说这得有多遭罪!!

    据说睡觉的时候,两脚痛得抽痉,或一夜频频痛醒,饮食无味。解开裹布,往往溃烂的部位和裹布紧紧粘着,勉强撕下来,便是一片血肉模糊,差不多得用六个月的时间,强忍痛苦挨到脚趾头都抄到脚内侧边,由脚内缘能摸到脚趾头,这样才算是瘦到家。溃烂的伤口,处理不当往往愈来愈严重,到最后甚至会导致小趾腐烂脱落形成慢性骨髓炎,多年不愈。

    那么为什么古代妇女要裹脚呢,要遭受这份活人罪呢?

    一个原因是上层社会的示范带动效用。 裹脚最开始也只是在宫廷小范围内流行,后来传到民间富贵人家,最后才来到民间普通人家。我觉得这就是跟风行为,上面的人觉得漂亮,下面的人也就似乎觉得漂亮,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就这么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来,后来再加上统治者的一些别有用心,一种习俗成为了明文规定,你再去想改那已经是不可能了。

    本身女孩子都有爱美之心,觉得别人裹出来的脚漂亮,那自己也要这样做,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审美。 比如在满人入关之后建立清朝, 之初清人统治者顺治和康熙极力反对汉人的这种缠足风俗,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裹脚这种陋习却在清朝时期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也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

    再一个原因就是文人骚客们的推波助澜。 文人们喜欢通过提笔杆子写文章来品头论足 ,几个骚人闲来无事聚在一起,喝点小酒弄弄小脚,觉得人生不亦乐乎。 比如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来赞美小脚。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还有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渔 ,他把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等,弄得无比享受这小脚乐趣的样子,玩玩小脚丫也能搞出很多情趣来,厉害吧?!

    当我在回答这个题目,翻看一些裹脚图片的时候感觉真是瘆的慌,真没有觉得这有多美,就是一块肉疙瘩,本来四个脚丫子是往前长的,你非得给弄到脚下面去,这是多么的痛苦。

    嗯~,其实我们也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或者审美标准来评判古人缠足的这种习俗,可能有的女人就很喜欢,很愿意,很享受这种小脚的感觉,有的可能是不喜欢但是没有办法,大家都在做,你不去裹脚那就是另类,甚至嫁不出去。 这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中一些人留着另类的发型,穿着不一样的服饰如杀马特之类的,说不定多少年之后这也将成为一种习俗。

    没有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阿金大哥,一个爱好文史的油腻大叔。

    欢迎关注,留言、点赞。

    5、女孩子有一双小脚是什么样的体验?

    不知道题主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是问别人对自己的感受,还是问别人欣赏小脚女生的感受呢?

    如果题主是问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话,那么不必担心,各种好恶都是因人而异的,毕竟这是一种主观上的认识啊。

    我个人非常喜欢娇小的女生,那么娇小的女生有一双小脚肯定是非常可爱的。

    我认为,只要一个人打扮得体、举止合理,不一样的身材自然能体现出不一样的风貌。但即便你长的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不见得会让所有的人欣赏你。

    另外,女孩子都希望别人看着自己显年轻,那么有一双小脚丫,看上去像小朋友一样,当然更显年轻,更可爱了。

    总之我个人还是喜欢小脚女生的,相信和我相同感觉的人不在少数。[赞]

    6、中国古代女性裹小脚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为什么会全面普及?

    裹小脚的习俗在旧时中国可谓是毒害妇女的一颗毒瘤,现在看来简直骇人听闻,难以想象古人的审美观为何如此变态。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裹小脚这样的习俗?

    一 说,夏、商时期,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 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 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 由于妲己受宠, 宫中女子便纷纷学 她,把脚裹起来。 当然,这些仅仅

    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 附会成分,不足以成为当时裹脚的 凭证。

    二说, 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 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 一个 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 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 了一把长三寸、 宽一寸的莲瓣小刀, 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 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 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 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 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 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 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 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 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 如何美丽,“裹脚女子一律不选”。 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 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三说,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 这位懦弱无能的皇帝,复国无望,成天在那儿“问 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宫中妃子,争相向皇帝献媚, 其中有一位妃子,别出心裁地把自己的脚用布裹起来, 裹得很紧,一双脚看上去似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一摇三摆,因为疼痛, 又紧皱双眉, 见了皇帝, 勉强笑一 笑,那李煜见了,真是又疼又怜,于 是就特别宠爱这位妃子,后来竟让

    她当了皇后,这事一出,宫中女子, 全都学着她 的样 裹 起 小 脚 来,后来,凡寻找民间美女,均要看脚是不是小的,这样就造成了当时一种

    时尚, 凡大脚 女人就是难看的妇人,全国的女子,不得不裹起小脚来。其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推崇小脚,一 些明主贤相、文人墨

    客亦趋炎附势,撰文赋诗,赞美有加,从而,裹脚之俗流行甚广,经久不绝。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 裹脚 “恶习流传, 历千百岁,害 家 凶 国,莫 此 为 甚”。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裹脚,这一变态的审美意识,扭曲的价值取向,荒唐的世风民俗, 在时代变迁中被人们所唾弃, 受到了广大妇女的

    反对,遭到了有识之士、社会贤达的批判,开始趋于日落西山之势。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三 寸 金 莲”的 光环 在人们的眼目里黯然失色,风靡一时的裹脚习俗开始绝迹于历史舞台。

    7、女人裹小脚是从清朝开始的吗?

      

      女人裹小脚是从清朝开始的吗?

      欢迎关注点赞留言哈。

      很明确,不是从清朝开始的,但清朝是最鼎盛的。

      裹小脚怎么操作?

      据说哈,我没有实践操作过,千万不要模仿!用一条长布条,扭屈关节,把脚上的横弓和纵弓扭到最大的程度,用大力,不要不舍得,因为标准的小脚是三寸,成功的小脚是没有脚掌的,完美的裹脚后的形态被誉为三寸金莲,无论长得怎么样,小脚是上品。——天下人都在裹小脚的时候,大脚是嫁不到好人家的,想想马皇后,因为一双大脚,成了人家的笑料,多可怜,她嫁人时可没想到会成为皇后,朱八八也不是人见人爱风流公子。

      为什么会有这种审美观?据说裹过的小脚,可以训练部分地方的肌肉,解开后,长布条也会有特殊的气味(懒婆娘的裹脚布可以了解一下,就算是再勤快的婆娘,这味道也会特殊),可以引起某些人的特别的爱好。

    其实换个角度讲,风一吹就摇来摆去的羸弱女子,和一个金刚女汉子,文人喜欢哪一个?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柔弱的女子,才能唤醒文人的英雄情:

      李渔的《闲情偶寄》里写道:“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摸……”

     潘金莲一双好脚,引得西门大官人神魂颠倒……

      其他文人也差不多,小脚是最美的存在。俗话说得好“小脚一双,眼泪两缸。”大家都说小脚美,你不裹想怎么滴?任你西施一枚,大脚一伸,妈也,赶紧跑,欣赏某楼的三寸金莲来压压惊。

      这么变态,何时开始的?

      传得最邪乎的就是李煜后妃的事了,说李皇帝有个叫窅娘的嫔妃,美丽多姿,能歌善舞,李后主让她用布缠足,整得脚像新月似的,穿着素袜在莲花台上起舞,美其名曰步步生莲。咱们也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就那畸形的脚,能蹦来跳去步步生莲吗?肯定不行。李皇帝喜欢写词,他写小周后“手提金履,划袜潜来。”这一看就不是喜欢小脚的人嘛。要不然让小姨子兼皇后整一个?可能因为李皇帝太会享受,又是个失败者,什么锅都让他背就得了。

      具体什么时候兴起,其实不可知。有说隋朝,有说南唐,有说北宋,更早地,说从商代就开始了,但是这种事情,不能轻信。以隋唐女子的地位来看,隋唐应该不会有。北宋时期可能会有,因为许多文人如苏东坡等人都很欣赏,但也是没有流行,最多官绅阶层有些。南宋以后可能就多了起来,因为程朱理学兴起,对人们的思想禁锢严了起来,男人遵守三纲五常,女人再加个三从四德,裹小脚的就多了起来。

    存天理,灭人欲,变态的贞洁观让女人沦为了生育的工具。很明显,裹了小脚能满足男人的审美,而又限制了她们的行动自由,不自由就不会招蜂引蝶,自然可以维护家庭稳定,最重要的子女的血统也可以得到保证嘛。

      明朝女子大量裹脚,但还没有完成流行,明陵中许多皇后,都是大脚。真正鼎盛是在清朝。满清入关时,他们是反对裹脚的,许多满族姑奶奶就是天足,裹脚这种变态的美是要禁止的。他们打进来,男人的辫子留起来,女人缠脚的习俗也留住了。为了赞美,文人整出了个“男降女不降”的说法,这么一来,裹脚还挺爱国的嘛。世事就是这么搞笑,裹了脚的女人,出外不便,脚底踩个盆的满族女人觉得这挺好,很好看!也有样学样,宫女妃子都跟上了时尚,所以,清陵中许多女人都是小脚。

      满清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拼命裹脚,各种目的不言自明。在这一点上,祸国老妖婆倒还不错,她曾经三令五申要求不能裹脚,可惜没人听。辛亥革命后,一次次地运动,直到解放,这股妖风,才渐渐停了——最初那会儿要求男人剪掉猪尾巴,有些人还如丧考妣了。

      我多嘴几句:裹脚的妖风没了,穿极致的高跟鞋似乎也有点疼,脚尖跳舞的,脚会疼吗?为了美,锉皮削骨疼不疼?(文/宛如清扬 图/网络)

    8、在古人眼里,裹小脚美在哪?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裹小脚并不是小脚本身美,也不是裹着小脚的女人美,而是古代男人的心里有种统治者和控制欲的满足美。

    裹足女人脚太小,支撑身体时不能保持平衡,很难掌握重心,走起路来左摇右摆,密步轻移。可在男人眼里就是婀娜多姿,小鸟依人,满足了古代男人的视觉享受;女人裹着小脚,走不出深宅大院,断灭了接触外界的念想,更谈不上红杏出墙了,这是男人控制欲的最大满足。所以,在古代男人的眼里,裹足的女人全身透着美。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统治阶级的男人三妻四妾或一妻多妾,为妻为妾的女人成群共侍一夫,扮演着性奴的角色。

    嫁给有钱人家的女人不是妻便是妾,妻主家庭内务,管理内眷;妾只需每天涂脂抹粉,取悦男人。妻是明媒正娶,在家庭中有着皇宫中正宫娘娘的地位,管理家政,掌握着内眷们的生杀大权;妾是奴隶主和封建主用钱买来的性奴,是男人的私有财产,是男人可以买卖与赠送的物品。妻也好,妾也罢,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对男人绝对服从,同侍一夫而不可越雷池半步。男人有一妻多妾,还可以四处寻花问柳,女人稍有外心便死无葬身之地。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女人为了取悦男人而不惜摧残身体,一味地投其所好;男人以貌取人却忽略女人的天生丽质,注重女人伤筋动骨的人造美。

    在缠足之风盛行的年代,妈妈们怕女儿嫁不出去,都会精心又残忍的为女儿裹足。为了达到缠足的七个标准:瘦、小、尖、弯、香、软、正,会不惜缠断女儿足底筋骨,变足部正常形状为畸形。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长大后赢得男人的青睐。拼命使女儿小脚能够拥有:形、顶、资、神、肥、软、秀七种美。苏东坡《菩萨蛮》一诗中道“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不难想象宋朝人们对女人裹小脚的认可和赞美。古代男人们看女人,不品头只论足,争相观赏、把玩女人的小脚,赞美小脚为“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男人们却从来都不会理会小脚背后的辛酸和女人们伤筋断骨的疼痛。

    现代的女人们啊,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较古代裹脚女人而言,我们不只是少去了裹足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摆脱了一生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