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果敢是什么意思(果敢是什么意思?)

果敢是什么意思(果敢是什么意思?)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果敢是什么意思?
  • 2、果敢是什么意思?
  • 3、缅甸果敢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4、你是如何看待缅甸果敢的?提起果敢你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是什么?
  • 5、果敢是汉族后裔吗?
  • 6、果敢的汉人是怎么来的?
  • 7、果敢人究竟从何而来呢?
  • 正文

    1、果敢是什么意思?

    果敢拼音:guǒgǎn含义一、:当机立断,敢作敢为英文:[courageous and resolute] 例句:毛主席指挥全军,以机动果敢的行动,迅速回师桐梓,摆脱敌人。——《遵义会议的光芒》

    2、果敢是什么意思?

    果敢,当机立断、敢作敢为的意思。 【拼音】guǒ gǎn 【出处】先秦·佚名《逸周书·谥法》:“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 白话释义:意志坚毅又行为果敢的谥号“刚”,追补以往过失的谥号“刚”。 【例句】 1、她已经长大了,在战争的烈火中长大了,处处英勇果敢,意志坚强。 2、古部长带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走了过来,瘦瘦的,高高的,容貌英俊、果敢。

    3、缅甸果敢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1.如果从大元朝的标准,整个缅甸都是自古以来的领土。大明和大清时期,果敢也不归缅甸管辖,更多的像独立王国,称臣纳贡就行了。现在果敢地区的人有很多来源于南明永历帝带来的官兵和民众,还有常凯申的败逃士兵,也有裤脚兵的后代,历史和现实纷繁复杂,但详细分辨也不大可能了。

    2.因为人员的来源跟母国相关,此地很多人就说汉语,再加之经济联系比较方便,水电都用的是母国的,路牌街道也都是汉语的。

    彭家声号称果敢王,长期担任果敢领导人,但2008年缅甸政府军突然进攻果敢,拿下了所有地区。

    3.在2009年的探亲战争中,彭家声短暂的拿下了果敢首府老街,在2015年再次发动了反攻战争,但实力有限,果敢同盟军目前只能龟缩在边境线的红岩地区。

    不过,果敢毕竟是缅甸的一部分,历史已经过去,需要畅想未来,希望缅甸政府能尽早与果敢民族武装实现和平。缅甸的果敢自治区其实就是一个国中国,是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一种延伸,如果没有中国对果敢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支持,果敢早就被缅甸政府军吞并了。

    1.果敢,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在缅甸和中国云南省的中间,果敢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以及人民币。

    2.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和联通,座机也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

    3.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汉族大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向中国效忠。

    4.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5.可以说现在缅甸的果敢地区已经完全在中国势力的控制之下。缅甸政府非常希望消灭果敢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只不过惧怕中国的反对,所以缅甸政府军才没有歼灭果敢地区的华人武装。

    6.没有强大的中国,就没有缅甸果敢地区华人的安定生活和民族自治权,中国也一直关注着缅甸的华人群体。中国绝对不会让损害华人利益的事情在果敢地区发生。

    果敢地区虽然世代居住的都是汉族人,但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已经承认了中缅边界线。并且,这也是符合当时我国利益的。现在有些人说中国控制该地区,其实都是错误了,果敢地区是缅甸的一个邦,一个特区。这是中国政府以及世界所公认的。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与缅甸睦邻友好,是绝对不会干涉缅甸内政的。

    虽然,果敢地区的汉族人一直把自己当中国人,但是,中国政府却是无法承认他们的。只是,我们是同一个民族,又是友邦国人,所以,中国尽可能给他们最大的帮助。

    在果敢,电力,通讯,教育,经济全方位由中国提供支持。并且,也有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做生意。

    当地的缅甸人,也就是缅甸华族,自称果敢族,讲的是中国西南官话,和云南汉人一样方言。教育也完全按照中国的小学教育来教,甚至连教科书都是采用的中国教科书。

    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武装力量。他们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服缅甸政府统治,只是他们需要缅甸政府给予他们更好的,更自由独立的权力。

    之所以有冲突,是缅甸政府想更彻底,更完全的治理果敢地区。而果敢人却不想这样,所以扛枪为自己的自由斗争。当然,果敢地区有乱,就会影响中缅边界安全,这样,中国政府不得不管。战火烧到家门口,总会有火苗烧过来,所以,中国从中发挥影响力也是为了保障我国边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收留难民,是尽自己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另外说一下果敢地区,曾经是金山角产毒品的重要地区,由于毒品也危害我国,于是在中缅双方的合作下,果敢地区不再种植毒品植物,而改种甘蔗香蕉等经济作物,这对于果敢人来说,是对中国的最大让步,因为,种甘蔗赚的钱远不及当初。所以,我国也在经济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看待问题是必须乐观理性看待,在国家面前,以国家为重。在国家之外,以民族为重。在国家与民族面前,还是以国家为重。

    果敢不再是以前的果敢,已经被缅甸政府军控制。本人虽然没有进入果敢,但曾经到南伞国门打望。在当地居住半年就可以获得出境证。当地居民即便没有出境证,也有很多小道可以来往,做生意,通婚。在果敢自治的时代,曾经只要50元就可以往返。在打仗后,现在要翻了三倍,如果被缅甸政府军抓住,另外罚款一百。

    果敢经济主要靠博彩,其他经济比较落后,有甘蔗等农业。那里的女人偏瘦小,与普通云南人黑度相当,说话基本属于普通话。但是她们普遍很胆小,也没有到内地的证件,因此不会到离边境远的地方,准确说不会离开镇康县城,因为出城就有边防站。如果有人想交果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总之,果敢人是明朝遗民的后代,是正统汉族人。但是近年被缅族政府控制。虽然果敢军队仍然在丛林里抗争,但是城区已经恢复和平。据说当年炮弹落入国境,高层领导才发现那里如此偏远,没有机场,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才决定要大力发展那里的交通。现在,高速公路和铁路都在修建之中。

    果敢是彭家声89年3月11曰脱离缅共,与缅当局达成协议,成立第一特区,原先果敢有近万平方公里,一特区时面积只有4400平方公里,后副司令杨茂良,杨茂贤,杨茂安三兄弟起事,老彭出走,老缅乘机侵入,占领了附近军事要点,还丢失了萨尔温江以西地区,只剩2700平方公里,几年后老彭在四特区主席女婿林明贤的帮助下翻盘,赶走了杨茂良,(果敢县长杨茂贤因败毒罪被大陆枪毙),重新执政,到了08年老缅以查办制造军火为名,又进入果敢,老彭再次出走,这次又是特区副主席白所成一伙干的,特区变自治区,开始缅化。15年老彭带同盟军再次杀回来,开始进展顺利,因兵员太少,被老缅反扑,现形势对同盟军很不利

    果敢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又称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今为缅甸联邦6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位于缅甸东北部,毗邻中国云南省,是一个以果敢族(汉族)为主体的自治区,1897年前为中国领土,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首府老街市。

    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及人民币。学校教的是简体中文,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

    缅甸果敢族华人是缅甸华人华侨中的重要一支,偏居中缅边境地区,现有人口约20多万,是旅缅华侨华人中族群意识最为强烈、社会影响最为突出的华人族群,也是缅甸法律正式承认的缅甸华人少数民族。

    生活在缅甸掸邦北部果敢地区,毗邻中国云南。果敢地区在唐代属于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领土。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汉族。他们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和受满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迁移至此,世代居住于果敢地区。18世纪,一支中国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满清政权把果敢割让给英属缅甸,果敢人于是从汉族的一部分变成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也开始了百年的罂粟种植历史。

    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1]。现今的果敢县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近年来,果敢华人一直受到缅甸政府的压迫,不时发生缅甸军队攻击果敢族的事件。

    果敢地区是缅甸的第一自治区,这里的果敢人也就是国内的汉族人!当年吴三桂率领清军入关后,剿灭了李自成的起义军,也灭了明朝。当时明朝皇帝逃到了现在的缅甸果敢地区,缅甸国王在大清帝国的压力下把明末皇帝交给了吴三桂,最后吴三桂勒死了明末皇帝!但是逃过去的其他人,就一直就在那里和当地人通婚,交流繁衍至今!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缅甸国王要求各族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所以各个民族拿起武器与日本人作战。日本战败后有于英国人作战,英国战败后缅甸全国统一,但是要求各族人民放下武器,但是有些民族不远放下武器,这就包括果敢地区。

    随明皇帝逃难的后裔,在果敢地区成立一个新民族叫”果敢族”既果断,勇敢之意!果敢族讲中文,电力,通信,快递等都使用中国的!

    最近几年果敢战事不断,主要是缅甸政府军与民地武的战争。

    别拿爱国主义说果敢问题,虽然它与中国有渊源,但是它不属于中国。它向中国示好,但是它不会想合并到中国,它只是依托中国和缅甸讲条件。一旦中国出兵收复它,它立马又去缅甸找靠山。说白了它就是想独立,这样它谁也不听了,地区领导变成国家领导。所以不要被它骗了,什么时候它公开想归属中国,大家再支持它不迟!

    果敢虽然说是缅甸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都跟缅甸政府军势不量力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到最后也没见到谁打赢谁主要是果敢人大大的狡猾一旦有战争他想依赖中国而一旦有好处就指望缅甸政府,其根本就是贫生怕死这样的民族成不了气候的。

    缅甸果敢地区经济主要是靠博彩业,旅游,农业甘蔗,象校,茶叶,玉米,由于这几年过来内乱造成损失效大百姓生活比较困难、现各界人士,各组织,政府的关怀下正在恢复期,社会治安比较好!

    4、你是如何看待缅甸果敢的?提起果敢你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是什么?

    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们内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国内的朋友不要老是觉得他们是需要拯救的华侨,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呀。1994年夏我曾经在罗星汉部队的怒江新村(又叫党伦村)教了半年的书,和那里的人建立了友谊,现在还和他们保持联系。印象最深的就是年轻人和我说话直接是:你们中国人;而年纪较大的则比较含蓄,一般把中国人叫着"内地的"或跟随台湾叫"大陆人",也就是认可是"一家人"。但是实际生活他们肯定是觉得自己是缅甸人,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不管缅甸这个国家是穷是富,那也是他们的国家,要改变果敢人在缅甸的地位,也是在缅甸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就算老果敢地区的彭家势力用武力解决也是和缅甸其他民族一起行动,也就是缅甸的内部斗争。已经和祖籍国----中国没有关系了。中国政府也是实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只会帮助他们实现和平,不可能公开支持果敢这个汉族特区闹什么名堂。所以大家不要让缅甸人误会,给国家添乱。

    5、果敢是汉族后裔吗?

    果敢是名复其实汉族,有什证据呢?因为果敢里至今保留家谱而且记载着从什么时间迁到果敢的,从明末有大量的汉族因为与满族军队战败南逃的汉人在果敢长期定居下并在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再加上果敢从古代都是属中国领土,因为逃到这山高皇帝远比较好防守,可进可退居各中国一些番属国!所以选择果敢!果敢是一个地名,之前没有果敢族这称呼,是缅甸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呼果敢人!(其实就是汉族人)

    不过果敢也有近代定居的如抗日战争的中国远征军,因为甸缅公路是当时最重要连接与西方物资补给线所以战略很重要,当年在这与日军多次激烈战斗,所以就留下驻守!也有国民党战败的一些国民党将军在这生存了下来!所以说果敢就是汉族但不要加个后裔,

    6、果敢的汉人是怎么来的?

    如果要去果敢游玩,从云南入境是最好的选择。先到达昆明,再转机或者长途汽车到临沧市,再转到镇康县南伞镇。

    这个时候,镇上的“摩的”就会问你去不去果敢老街游玩。

    “果敢”又名麻粟坝,位于缅甸与云南之间的掸邦高原,全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首府是“老街”,那里的人95%以上的血统来自于中国汉族。

    现在在“果敢”经商的基本是中国人,如果有幸到此,你会发现果敢跟中国的二线城市没有什么区别,社会人文都是以汉族为主。

    果敢的汉族人到底是怎么来的?

    其实是他们的先祖保护明朝最后一位皇帝逃难到此,便一代一代的生存了下来。

    三百多年之后的今天,老街人仍然对外统称他们的祖籍来自“南京府”。

    明末抗清战事多有激烈,但其内部制度确实是衰败不堪,再加上有吴三桂这个带路党的存在,南明已经是大势已去。

    (永历帝)

    就这样,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在李定国、白文选等大将的护卫下,败逃到昆明,建立“滇都”。

    清顺治十六年(1659),吴三桂正式向满清政权递交“投名状”的最后一状,他亲自统领大军数十万人,兵逼昆明。

    永历帝带着1500余人被迫西逃,进入当时的属国缅甸,得到了当时缅王的友好相待,便置留于缅甸北部地区。

    1661年,缅甸老王驾崩,新王即位。

    新王改变了之前老王对待南明的友好态度,他派兵偷袭了这一帮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

    同年底,永历帝被押回昆明。

    康熙元年(1662年)4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彻底覆灭。

    (吴三桂剧照)

    而永历帝身后的遗兵上千人,就是现在果敢族的先祖,他们把当地的原住民赶到到周边高山居住,便占据了资源富饶的掸邦高原地区。

    由于他们的凶猛和团结一致对外,那些原住民就把他们所住的地方称为“麻粟坝”,用傣语来说就是 “最野蛮地方”的意思。

    “麻粟坝”的汉人遗民就此生存了下来,清政府采取了跟西南少数民族一样的“土司”管理制度,使“麻粟坝”这一块地方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归属于中国。

    (汉族遗民)

    到了十八世纪,英帝国凭借着本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在世界上到处跑马圈地。

    1857年,英国殖民部辖下的东印度公司,废掉了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将印度皇帝的皇冠献给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从此,大流氓的魔爪,便开始伸向周边地区。往后数十年,“麻粟坝”就成为了鸦片种植中心。

    1897年,清政府与英帝国签定《中英缅甸续议条约》,“麻粟坝”这一块总面积为5200公里的地方最终被清政府放弃。

    生活在“麻粟坝”的汉族人正式加入了英属缅甸,他们自称为果敢族,汉语称为果语,汉文改称果文。

    (果敢地区商店)

    果敢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时期、缅甸抗日保土战争、再到缅甸内部各个民族的纠葛,一直到现在,这片土地上仍然战火不断,同样是说汉话和使用人民币,果敢族却行走在危险的边缘。

    (果敢女孩)

    近几年来,印度黑手开始尝试进入缅北地区,这阿三真是该打啊!

    (果敢学堂)

    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收回果敢,让流落异乡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来。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7、果敢人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今天的中缅边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具有汉族特色的衣服,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用人民币作为日常交易的货币。在他们生活的土地上,街边也可以看到悬挂毛主席头像的商店,甚至连当地的座机号码都是我国云南澜沧地区的编号开头,这里就是果敢。这片土地上的果敢人给了我们太多的困惑与遐想,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图/果敢的地理位置 永历遗恨南明末年,桂王朱由榔在1646年于广东肇庆继位,改元永历。但是这位末代皇帝面临的是清军已经兵临南岭,随时准备直捣两广的囧境。在经历了数年抗清斗争之后,南明的军事力量在内耗中丧失殆尽,永历皇帝不得已在勇将李定国的护送下进入昆明。然而清军在吴三桂的率领下一路直追,永历皇帝不得不带着眷属与不屈服清朝统治的百姓由云南腾冲进入缅甸。当时的缅王王莽达接纳了这位明朝皇帝,但随即在其弟王莽白的宫变中身首异处,换了新王的缅甸人将永历帝押送给吴三桂,而那些跟随永历帝入缅的明朝移民,则长期滞留在了缅甸边境的山川密林之中。 图/永历皇帝迁徙路线清朝时期,为了统治这一批忠心明朝的遗老遗少,清政府在麻栗坝一带专门设置了新的“木邦宣慰司”(实际明朝的木邦之地已经属缅甸),派遣了一名原云南幕府后代将领担任土司,以管理西南少数民族的方式进行统治。这样一来,这群汉家后裔就被自动归入了清朝的西南羁縻统治政策之中。也正因为如此,这群身居域外的汉族得以依靠萨尔温江(怒江)天险而独立自主的发展起来。 图/清代早期的麻栗坝地区清朝的糊涂账进入19世纪后,缅甸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86年,缅甸国王被英国殖民军俘虏,缅甸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97年,刚刚经历甲午惨败的清政府与英缅政府签署了《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将他们视之为“木邦宣慰司”的蛮夷之地拱手相让。就这样原本属于中国领土的果敢地区就真正成为了化外之地。英国统治期间,这一地区因为汉族聚居的原因而获得一定的自治权。1947年,缅甸正式独立,果敢正式加入缅甸政府。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在东南亚排华的浪潮中,缅甸政府强迫汉族取消汉字与汉语的使用,而当地的汉族人民则以“果敢语、果敢文”的形式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继续传承着中华文化。半个世纪以来,果敢人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自治权利,而是受到了缅甸政府的各种压迫,所以他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反对暴政的斗争,直到今日,战争仍在继续着……….. 图/果敢士兵 图/果敢士兵 果敢地区的汉族人并不只有明朝的遗民,这个“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上时常有来自云贵川的商人与马帮定居于此。上世纪40年代,中国远征军的一部分老兵们也因为战争的原因辗转留在了果敢。建国之后,在大西南剿匪中被我军打败的国民党93师撤退到了果敢,并在当地建立起了“果敢军事学校”,教授黄埔军校的作战技术,为这个域外的汉家之地带来别样的色彩。 图/撤退到缅甸的国民党93师 参考文献:1.《中华血脉 探秘海外古今华裔族群 》 - 杨府,左尚鸿著 2011《2010亚太地区发展报告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评估 》 - 李向阳主编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