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说(“你没看过凭什么说不好看”是强盗逻辑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你没看过凭什么说不好看”是强盗逻辑吗?
当然不是。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是什么。
:“你没看过凭什么说不好看?” 其基础在于评价的出发点是体验。
:"看见一堆大便,难道你还要上去吃一口?”其基础在于评价的出发点是经验。
我们可以将持这两种不同评价体系观点的人,称为体验派和经验派。
体验派和经验派,各有其优势和局限。
体验派的优势在于实证,人是通过感知来了解事物的,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是亲口去尝一尝,但是缺陷在于效率低下,很显然,买二斤梨,不太可能每个都咬一口来保证都甜。
而经验派的优势在于效率,尝过一个梨子,大概就能决定要不要买二斤,但是缺陷在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没有亲身体验,梨是不是好吃,只能碰运气。
在对单一事物的评价上,体验派有着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说一部电影,只有“我看过”,才能保证本人的观点出于实际的感受,也能提取电影中的片段来作为证据,更重要的是,评价有时效性,每一个独立的事物,都从时间上与过去切割开来,虽然烂片导演翻身的例子不是很多,由于商业化的原因,烂片导演很难拿到持续的投资去拍戏,不过很多大导演在成名之前,也有拍摄平庸之作的经历,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进步到能拍出好作品的程度。而大导演拍烂片的事例犹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体验派很容易落入过于主观的陷阱。
而经验派的局限在于,经验是对过去体验的积累和他人评价的传承,而对并无切身体验的事物盲目下断言,缺少实证作为基础,逻辑就无法存在,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逻辑,只能称之为推测或者猜想。
其实不管是体验派还是经验派,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用个人的判断标准去评定客观事物的好坏?这直接指向我们对自身客观局限性的认识,我更同意这样一种观点,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映射,每个人对事物的喜好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很显然在一种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下,不应该再出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相互鄙视,各取所需,各自满足就好,体验派和经验派,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而非彼此攻击。
2、凭什么说DOTA2的平衡远超LOL?
其一:没人说过的重点,dota由于金钱限制,几乎从没有过十人六神装(从来没见过),以及买活机制的存在,即使劣势一方也必须重视经济,不能放任对方打钱。再加上强控制道具存在,经济优势可以明显转化成战斗力,导致劣势方即使在高地防守也要不断思索、寻求机会扳回劣势,战略上的主动性始终存在,买活的存在也使得个人错误导致优势翻车的可能性变得更小,而某一道具赋予某些英雄的质变意义,也保留了劣势方的希望,这使得dota有很多经典的惊天翻盘局。
其二:dota英雄作用分化较清晰。输出的英雄没有控制,控制的没有输出,有控制有输出的没有爆发,有爆发的后期乏力,刷钱快的对线不强,对线强的机动性差,点控制厉害的没有团控,团控的又往往技能冷却很久,什么都有的又超难操作(卡尔)团战技能很不好放……再加上道具对人的克制,使得dota互相之间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
其三:战略战术的搭配。由于英雄特色以及dota高地机制(高地兵营不会复活以及变态的超级兵),dota可以利用不同英雄的特点来打出全球流、速推流、无耻带线流、……等不同于一般打法的流派,甚至有时候没有死几个人,战斗就结束了。再者,由于英雄互相克制的原因,没有哪一种打法流派可以一直保持优势,也造就了打法的多样性。
其四:特殊的英雄特点。dota英雄的特色造就了无数经典的对决。精灵小小全图飞强拆,屠夫和陈的绝命泉水勾(拉进泉水,裸体就能杀六神!)先知幽鬼TK的全球流(满地图随时赶到)以及爆炸输出的技能,在某一时刻一个英雄就可以秒杀对方满血五人(突然跳刀的牛头,洛萨的影魔,神装猛犸或者拿到隐身符),使得任何时候一方都不敢大意,还有很多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对线组合套路,几乎我们听到的精彩都是dota团战的精妙配合,而不是某某英雄的强大无敌,因为他告诉我们:没有最强的英雄,只有无敌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