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如何评价《小鞋子》这部电影?)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如何评价《小鞋子》这部电影?
第一名是什么?那是老师赞许的眼光,同学们崇拜的眼神,邻居家小孩羡慕的对象;也是学校发的荣誉,父母给的奖励以及自我认同的满足感。
第一名是什么?它是代表优秀的,富有能量的,有着向上的力量的神奇存在。要争就争第一,老师说,世界第一高峰大家都知道是珠穆朗玛峰,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世界第二峰,更不用说第三第四。
没有人不喜欢第一名,就像没有人不喜欢富有无忧的生活一样。如果有,敢肯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强大到无所不能的爱。为了父母,为了爱人,为了子女,还有为了妹妹,他就是《小鞋子》中的阿里。
一,贫穷是原罪
伊朗的一个贫困家庭中有孩子三个,最大的是哥哥阿里,最小的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父亲是一个公司小职员,母亲身体不好全职主妇,父亲挣的钱除了生活基本开销连房租都交不起。
漏屋偏逢连绵雨,一次阿里去修鞋铺把妹妹的鞋子拿回来,然后去菜店挑土豆的空档把鞋子放门口被收垃圾的人给当成垃圾收走了。要知道,虽是烂鞋,却是妹妹唯一的能穿出去上学的鞋。
穷人家的孩子总是过早地懂事,吃过生活的苦的人也更能体谅他人的难处。兄妹俩都是这样的人。虽然刚开始听到鞋子被丢的时候,妹妹脸上闪现出的是错愕,生气然后是悲伤。
而实际上最最难过的人还是阿里,他太了解家里的情况了,他知道就算告诉了父母,挨打倒不怕,更怕的是看到他们一筹莫展的表情,不想让本来买最便宜的土豆都要赊账的父母再低声下气地去借钱。
最后,在阿里的乞求下,妹妹答应了不告诉父母,第二天开始穿哥哥的球鞋去学校,放学之后再跑回来跟他换。
兄妹原本是天上的雪花,飘下人间之后就会融为一体,结成冰化成水,谁也离不开谁了。穿同一双球鞋,保守同一个秘密,这种情意,在往后的人生中也将熠熠生辉。
二,天堂里的孩子,总是能让善良开出花儿来
妹妹每次一放学就奋力跑回来,跟在胡同里焦急等候的哥哥阿里换鞋,虽然已经跑的够快了,可经常还是不能及时回来。后来,还有多久下课以及怎样才能尽可能早点回去就成了妹妹最关心的事。
但是鞋子大了,走路就容易掉,更不用说跑了。跑不快就算了,不幸的是,在一次奔跑中,跨过一条水流湍急的水沟时,鞋子掉进水里了。鞋子顺着水流向前快速奔走,妹妹一边顺着水流方向跑,一边尝试几次想抓住鞋子,都没有成功,好在最后鞋子被一位好心的大叔给捞了上来。
在一次课间集合的时候,妹妹无意间发现了自己丢的那双鞋子被另外一个女同学穿在了脚上。没有质问也没有大声喧哗,原本是带着哥哥阿里一起想去女孩子家要回鞋子的,可当看到那个女同学的父亲是个盲人的时候还是于心不忍。
不凑巧,在一次下课奋力奔回家的途中,妹妹把哥哥阿里送给她的那只漂亮的金色自动铅笔给掉了而不自知,这次是被那个穿了她鞋子的小女孩捡到了。喊她的时候她已经飞速跑开没有听见。虽然都知道自动铅笔更好用也更漂亮,小女孩依旧选择归还。
一群生性纯良的人,哪怕生活不曾善待过他们,却依旧不能改变她们的本性,就像兄妹俩洗球鞋时吹出的泡泡,轻盈透亮,纯净美好。
三,以爱之名去奔跑
生活的贫寒以及生存的重压并没有将父亲变成暴戾无理,在家中要享受一等功臣待遇的人。相反,他很爱护妻子,对孩子的管教虽然严厉却很正面。最重要的是他勤劳,上进,至少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想要让家人过的更好一点。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父子俩上城里找园丁的活儿,经历过被当成坏人被骂被赶,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但上天就是这样爱同人开玩笑,在父子俩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得不偿失。
鞋子是买不成了,梦想眼看又要幻灭了。学校有一个赛跑项目的几个名额,以为看到季军奖品中包含一双球鞋,在跟体育老师保证能拿奖的情况下阿里报上了名。
瘦小的身子在这声势浩大的比赛中并不占优势,大滴的汗从他浓密的头发顺着黝黑的脸颊流下,蓝色的运动衫随着跑步的姿势飘摆,越到后面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也越来越沉重,眼看着被其他人赶超,但心里想到妹妹的球鞋,强大的意志力最终支撑他跑到终点。而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得到季军了吗?
而当被兴奋的体育老师告知是冠军的时候,阿里沮丧极了,冠军意味着奖品里没有球鞋,他哭了,那种纯真夹带着哀伤的哭泣,以及回家后看到妹妹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令无数观者动容。
对不起,我只得了第一名,而不是有球鞋奖励的那个第三名。这种纯洁无私执着的手足情,想必能温暖彼此往后余生。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要二胎,生二胎三胎不是因为有钱,也不是因为一定要男孩或女孩,而是,在这个充满竞争、人情冷漠、充满功利的年代,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留下银子和房子,而是给他留下一个亲人。
说起这种只有兄弟姐妹才能感受到的情意,很多网友也纷纷说出了自己与兄弟姐妹之间暖化人心的故事:
借用一位书友的话:生活用黑色幽默戏弄了我们,然而,爱终于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结局。
2、伊朗电影《小鞋子》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成长好像是人必经的溃烂,纯粹和简单仿佛被硬生生的挤出了门外。
于是我们才如此的怀念。
我已经记不清了,欲望什么时候开始像个充足了气的气球一样无限膨胀。
那个气球是大独裁者手中的玩物,漂在空中像捉摸不定的浮云,落在地上砸成难填的欲望之壑。
那是一对贫穷兄妹,他们的大眼睛,干净的熠熠闪光;妹妹的笑,纯洁的可以映照天堂。
这是一部干净,通透,纯粹,乐观,坚强,贫穷而又美好得一塌糊涂的电影。
9岁,这是一个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阿里本该是和电影中富人区的孩子一般,在蓝天下荡着秋千,在有心仪玩具陪伴下度过自己的童年。
来自贫民窟的阿里没有,他没有拥有那些对他来说灿烂而遥远的东西,家庭的拮据和病重的母亲,都让他过早的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明白了爱与责任。
也让我们看到了爱与责任。
由于阿里不小心遗失了妹妹的鞋子,也因为阿里只有一双鞋,所以兄妹只能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换鞋,由于上课时间挨得太近。阿里为此常常迟到,被老师警告责骂,可是他从来没有因为此事与妹妹萨拉争执,他爱惜自己的妹妹,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的压力和痛苦。当主任以迟到过多为由要将他赶出学校,他也无法辩解,也不知道怎么辩解,只是沉默着哭泣。因为这其中的辛酸曲折,他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阿里始终觉得对妹妹有所亏欠,成绩优异的他得到了一支金色的自动铅笔,从阿里对铅笔小心翼翼的爱护便知他也十分喜欢这支铅笔,他把铅笔送给了妹妹萨拉,妹妹开心的笑了,阿里也开心的笑了,电影没有直接煽情的语言,拙于语言表达的阿里只知道傻笑。眼里却写满了妹妹的爱护与温暖,仿佛全世界的温柔都在他的眼里。这种我们常常会忽略的兄妹间的默契感情,在艰难的日子更显得尤其珍贵,阿里爱他的妹妹,他只是希望妹妹能开心些,然后再开心些。
而奔跑,则成了全片的高潮,为了和妹妹的一个约定。借用网友的话说是——以爱的名义,奔跑。
奔跑着,镜头慢了下来,阿里的蓝色运动服在风中一摇一摆,脸部的肌肉因为奔跑而显得有些变形,而脚上的鞋子显得破败不堪。汗水顺着脸颊无意识的滑落。空气中只能听见阿里急促的呼吸声以及脚步落在地上“哒”“哒”“哒”的声音。
快要没有气力时,一些往日的话语开始在他脑中交错回响“我没有鞋怎么上学?”“快点,萨拉,快点。”“我会为你赢得季军,一定会的。
用尽所有气力奔跑,只是想得到季军的奖品,一双球鞋。五千米对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就像马拉松一样,他从未受过任何训练和指导最终却赢得了冠军。是平时困苦的生活造就了他,也是烙印在心里的深层的爱与责任造就了他。
但是,当我看到阿里因为不小心跑了第一名而拿不到第三名的奖品——一双给妹妹的小鞋子——而哭泣的时候,我的心都要碎了。
我真想跳进电影里抱抱他,告诉他,没了那双小鞋子,他和妹妹照样会有个幸福的童年,地球照转,哭过之后,照样是新一天。
阿里的单纯美好到让人心疼。
当初的我们也曾如这般美好,我们也曾有过我们自己的“小鞋子”,即使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是那是我所有的欲望所有,所有的幸福所在。期待着能用自己的努力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得不到纵然是百分之百的失落,得到了却也伴着百分之百的喜悦。痛快、干洌。
而今天长大了的我们,一颗心掏不空又填不满,想要的有那么多,却再也不会为得不到一双童年的小鞋子而哭泣。
而影片最为人称赞的,还有一点——不刻意,不做作,不煽情,甚至于不抒情。
影片平静地讲述了两兄妹怎么想劲一切办法解决鞋子的问题。所有小孩子能想到的办法他们都想到了,都尝试了。导演没有把他们表现得和两个难民一样地乞讨观众的同情,从头到尾,他们都在努力,观众只是无法停止关切之情,迫切地想知道他们的努力是否能够成功,而不是在散场后哭着捐献慈善款。
我们看到的是美好的人儿,在努力的生活着,不卑不亢,不卑微不骄纵,不摇尾乞怜,堂堂正正昂首挺胸的活着,里面没有一丝一毫廉价的同情。不刻意的煽情,不赚取无用的眼泪。在字里行间你就能读出坚硬的东西,那就是尊严。
它只是静静的记录,偶尔会找一个好角度,在适当的时候用一个俯拍提醒我们,上帝的存在。
他在看,他让生活燃烧,他让生活熄灭,他给生活冰霜,他给生活阳光,他予生活以无常,他也在等一个意料之外的微笑。
影片的最后——阿里回到家里,把满是血泡的脚泡在水池里。水里的鱼纷纷游过来,触碰那一双小脚。这是全片最为宁静的时刻,所有观众在那一刻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滋味,和小男孩分毫不差。没有眼泪,没有叹息,只有一个安静的下午,一池水,一群鱼,和你自己。
3、伊朗电影《小鞋子》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观后感的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3626439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关怀和温情的气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影片中的两个孩子,看起来全无表演的痕迹。哥哥是个总有些忧郁神情的孩子,漆黑的眸子里除了天真灵动以外,好像还有一些小小的心思隐逸其间。
妹妹是个可爱懂事的小女孩,美丽的大眼睛,快乐的时候会有极为纯真可爱的笑容。孩子的世界也许是一生中最美好的,纯真、善良、友爱、积极等在影片里通过丢掉一双缝补好的鞋子为主线平实展现,带给观众的没有丝毫对两小主人公的怜悯与同情,有的只是感动、赞扬和鼓励。
扩展资料
主要剧情:家境贫寒的男孩Ali帮妹妹Zahra取修补好的鞋子时,不慎将鞋子弄丢,为了不被父母责罚,他央求Zahra暂时保密,说两人可以替换着穿他的鞋子上学,并答应一定会帮她买双新鞋子。
Ali原本指望用他和父亲进城打工挣的钱帮Zahra买双新鞋,父亲的意外受伤打消了他的美梦。看到全市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时,Ali决定参加比赛,但是他错过了报名日期。几经哀求,老师破例让实力出众的Ali参加了比赛。比赛场上,Ali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
4、有人看过《小鞋子》这部电影吗?
电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1999年由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伊朗剧情电影,讲述了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影片的基调偏平和冷静且干净,整体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辞和情绪,就像伊朗孩子那双清澈的眼睛。
影片讲述了底层人民清苦的生活,一个有三个小孩的家庭不堪重负,妈妈重病,父亲牢骚不断,但他们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也没有迷失方向。他们就像代表了全世界所有穷苦人家,他们懦弱,善良,隐忍,承受着各种生活的不容易,却也在默默释放着内心坚强的秉性。
这些人的生活不会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崩溃,因为他们知道,反抗和斗争无用,而且也并不是生活的主题。只要还能继续坚持与承受,就绝不爆发。最能忍辱负重的,就是这些生活底层的人民。
但《小鞋子》不止呈现了这些,并不像传统的政治片,只告诉关注造成这样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它是一部献给成人的童话故事,用小孩子的天真与善良,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探讨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
5、影片《小鞋子》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离现在已经六年了,六年前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给我推荐了这部感人的电影,时间虽长,但现在记得犹然一新。这部电影中,妹妹不小心把小鞋子弄丢了,没有钱再买鞋,哥哥不想让父母知道,把自己的鞋给她穿,每天跑来跑去,轮换着穿一双鞋子,生活再苦,但他们还是乐观地笑对人生,这点让我非常感动。哥哥看到赛跑季军有一双鞋,有了希望,为了想要给妹妹赢得一双鞋,为了实现妹妹的许诺,九岁的小男孩,瘦小的身躯,热日炎炎下,还卖了命地跑,跌倒又爬起来,努力跑,无论满脚水泡,也一直跑,最终得了冠军,得不到那双鞋,眼里含着失落的泪水……这点又让我非常感动。仅仅只有九岁的孩子真不容易,内心坚强,乐观地面对任何苦难,我们生活中像他那么小的年龄却这么坚强的孩子们似乎没有了,现在有些九岁的孩子总认为自己永远是小孩,该玩的就玩,该任性的就任性,有的被父母宠溺,召唤父母劳效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能独立面对。我希望九岁的孩子们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肯定会有很大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