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小蝙蝠的图片(蝙蝠体型小,心跳每分钟达1000次,为什么寿命有30年之久?)

小蝙蝠的图片(蝙蝠体型小,心跳每分钟达1000次,为什么寿命有30年之久?)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蝙蝠体型小,心跳每分钟达1000次,为什么寿命有30年之久?
  • 2、蝙蝠飞行时体温达到四十多度为何没有烧坏蝙蝠的脑细胞?
  • 3、可以全民消灭蝙蝠,让蝙蝠灭绝吗?
  • 4、小蝙蝠是什么样子?
  • 5、蝙蝠这种动物,对人的危害大不大?
  • 6、蝙蝠起源历史是什么?真的是老鼠演变过来的吗?
  • 7、蝙蝠看不见东西吗?那为什么还要长眼睛呢?
  • 8、窗户上有一只小蝙蝠,我应不应该赶走呢?
  • 9、小蝙蝠可以吃什么?怎么养?活跪求方法?
  • 10、农村常见的蝙蝠能食用吗?为什么?
  • 正文

    1、蝙蝠体型小,心跳每分钟达1000次,为什么寿命有30年之久?

    虽然没有研究过蝙蝠寿命,如果心跳正常1000次每分钟,寿命最多三五年,不可能30年。因为地球上人类心跳总次数最多,记得二十亿次。其他哺乳动物奇迹般,心跳次数都是一个定值,记得五亿次,就像造物主设计好了一样。心跳只要到了这个心跳次数必须死。纪录片里有种生活在地下的老鼠,心跳就是一千次,结果寿命二年,时间到了刚才还说活蹦乱跳,转眼就蹬腿

    2、蝙蝠飞行时体温达到四十多度为何没有烧坏蝙蝠的脑细胞?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唯一可以自由飞行的一个种类,在远古时期,蝙蝠作为和灵长类祖先共同生活的哺乳动物,为了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捕食大量在空中的昆虫类生物,从真兽类动物中逐渐脱颖而出,进化出了由翼膜构成的“翅膀”,圆了哺乳动物会飞的梦想。

    作为哺乳动物,蝙蝠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及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除了进化出翼膜之外,其体温恒定且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因为体型越小的哺乳动物,其散热也会非常快,这就需要它们的体温要维持在比其它大型哺乳动物更高的水平。在静止状态时,其体温也在38度以上,而在飞行状态时,它们能量的消耗速率更快,体温可以达到40度以上。

    但是,在这么高的体温下,蝙蝠身体却没有被烧坏,主要在于它特殊的散热模式以及极快的新陈代谢速率。蝙蝠浑身没有羽毛覆盖,而且非常薄,皮肤直接与空气接触,使得它们的散热效率也非常高,在这点上,猎豹的体温调节能力就赶不上蝙蝠,猎豹在奔跑起来追逐猎物时的体温也是迅速升高的,但猎豹的皮肤散热效率就不高,使得它在奔跑两三分钟后就必须停下来休息,蝙蝠却不需要。

    蝙蝠的新陈代谢水平也比较高,比如在飞行时,它们的心跳每分钟可以达到几百次,新陈代谢水平是静止时的10多倍,一方面可以维持较高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在散热效率高的加持下,可以对身体携带的病毒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使得它们能够携带大量病毒,但不至于过度积累引发身体疾病。

    因此,蝙蝠飞行时体温之所以能够升那么高,是由于它们可以维持散热和产热的平衡,而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对身体的危害,是一箭双雕自然选择进化的必然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可以全民消灭蝙蝠,让蝙蝠灭绝吗?

    蝙蝠,不能灭绝,因为有用。

    可怕的蝙蝠

    从小老师、家长就教我们,蝙蝠很“脏”,它携带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但是那时候并不知道它的可怕之处。2003年非典,人们一度认为其源头是果子狸,但最终确定的传播源是蝙蝠,果子狸只是个“中间宿主”,也就是说果子狸被蝙蝠传染了病毒,随后又传染给了人类。不仅仅是非典,多种全球爆发的病毒都与蝙蝠有关,蝙蝠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病毒库。

    非典(SARS)——蝙蝠→果子狸→人

    埃博拉——蝙蝠→多种宿主→人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蝙蝠→骆驼→人

    尼帕病毒——蝙蝠→猪→人

    可以看到,虽然这些病毒都源自蝙蝠,但都是某个中间宿主先被感染,这些中间宿主有的是接触了蝙蝠未消化的食物,有的是接触了蝙蝠的排泄物,有的则是遭到了蝙蝠的叮咬。人类与中间宿主密切接触(主要是食用)后感染了病毒。

    研究显示,蝙蝠携带的病毒多达近百种,但是蝙蝠自身并没有感染,这是它不能被消灭殆尽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另外3个原因让蝙蝠不能被人为地消灭。

    有用的蝙蝠

    蝙蝠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800万年,是能够飞的哺乳动物,它们夜晚出没,既有吃肉的蝙蝠,也有吃素的蝙蝠。全世界除了南北两极和一些大洋洲岛屿外,处处都有蝙蝠,可以说蝙蝠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粉授粉:蜜蜂、蝴蝶授粉的行为我们很熟悉,其实对于某些植物来说,必须要靠蝙蝠来授粉。比如有些植物晚上开花,还有一些中南美洲的藤蔓植物,都会吸引食蜜蝙蝠为其授粉。

    捕食害虫:蝙蝠是夜行动物,它们能够捕食一些同在夜晚活动的害虫,比如对农作物威胁极大的夜蛾、金龟子,蚊子也是蝙蝠的食物之一,一只蝙蝠一晚可捕食大约3000只害虫。

    生物肥料:蝙蝠的排泄物富含氮,是有机肥料。

    有待研究:蝙蝠携带着病毒,但是它们并没有受这些病毒的感染,科学研究尚未完全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蝙蝠的数量随着环境的变化已经处在下降中,面对病毒,人要做的并不是让蝙蝠灭绝,而是自我反省。最后要说,拒绝野味,人人有责。

    4、小蝙蝠是什么样子?

    蝙蝠是仅有的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大约有925种,都属于翼手目动物。翼手目又分成两个亚目:大翼手亚目,包括飞狐类和旧大陆果蝙;小翼手亚目,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的。第一个指头(拇指)短,末端有爪,其余各指极度伸长,有一片飞膜从前臂、上臂向下与体侧相连,直达下肢的踝部。 多数蝙蝠的两腿之前还有一片两层的膜,由裸露的深色皮肤构成,蝙蝠的颈部非常短,胸部和肩部则很宽大,胸肌发达,髋和腿部细长。除翼膜外,蝙蝠全身都长着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颜色较浅。栖息于空旷地带的蝙蝠,皮毛上常有斑点或杂色斑块,颜色也有差别。

    5、蝙蝠这种动物,对人的危害大不大?

    蝙蝠有毒吗 蝙蝠没有毒,但蝙蝠身上确实至少带有14种可传染人类或动物的病毒,包括狂犬病、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尤其是尼帕病毒,感染上的人50%以上都会死亡。蝙蝠身上带有病毒,近年已证实至少爆发过两次突发性传染病,一次是在澳大利亚,亨德拉病毒先由蝙蝠传给马,再传给人。另一次是在马来西亚,尼帕病毒由蝙蝠传给猪,再传给人。 蝙蝠吃什么 蝙蝠的食性相当广泛,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有些种类喜爱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有些种类吸食动物血液,有些种类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蝙蝠有害吗 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虫,对人有益,理应得到保护。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对人类有益。而且,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同时,经过加工的蝙蝠粪是中药的一种,被称为“夜明砂”。

    6、蝙蝠起源历史是什么?真的是老鼠演变过来的吗?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关于蝙蝠的起源,很多人都认为是老鼠变的,有些地方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老鼠吃了盐就会变成蝙蝠。

    当然,这些只是民间传说,老鼠是杂食性动物,特别是生活在人类周围的老鼠,很容易就可以吃到带盐的食物,但这些老鼠并没有变成蝙蝠。为什么大家会把蝙蝠和老鼠联系起来呢?下面给大家看两张图片:

    以上两张图片看起来是不是很像?我小时候喜欢捉蝙蝠,有时候在夏天的傍晚,只要拿一根长长的扁竹子,站在空地上往天空打几下,就有很大的机率把上面飞的蝙蝠给打下来。每次看着落地的蝙蝠,我都不敢用手去捉,因为实在是太丑了!

    这些蝙蝠细看之下确实与老鼠长得非常像,就是多了一双翅膀,因此大家才会觉得蝙蝠的祖先是老鼠。其实从生物进化和考古研究分析,这两种动物并不属于一类,老鼠是啮齿类动物,这一类动物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老鼠、松鼠、水豚、河狸等等。但是蝙蝠属于翼手目动物,这一类别的动物只有蝙蝠,虽然蝙蝠的种类也有很多,但他们相似程度还是很高的。

    蝙蝠除了像老鼠,还有一些种类的蝙蝠长得有些可爱,比如洪都拉斯白蝙蝠,长得像小猪一般,样子还挺萌的。

    蝙蝠的起源

    从现在出土的一些蝙蝠化石可以发现,早在五千多万年前,蝙蝠的飞翼就和现在的蝙蝠很相似,只是那时候的蝙蝠个体比较大。因此如果要追溯蝙蝠的祖先,应该是最早的从食虫目动物进化的时候,蝙蝠就自成一派,然后几千万年来除了体型上有变化,基本上变化也不大。

    大自然很神奇,也很深奥,从整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来看,人类对大自然的研究也非常有限。生物进化论现在也被一些人质疑,有人认为现在有很多生物用进化论解释不通的。不过我认为,不管进化论是否成立,但大自然法则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物择天竞,适者生存”。

    蝙蝠成为现在的样子,是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变而来,它们昼伏夜出,深居缝隙,只为求得一线生机。至于蝙蝠这一演变过程是进化还是退化,我们很难给出答案,或许在远古时期,蝙蝠的天敌不多,它们不需要生活在黑暗中,是天敌的威胁让它们变成现在这样。

    大自然的进化有时候不一定是按照生物自己的意愿来发展,它们会被其他因素所干扰。我们以大象为例,根据大象自己的标准是公大象必须是身材强壮,象牙挺拔,这样的大象在求偶的时候很容易胜出,然后生下来的小象也一样优秀。但是人类对象牙的大量采取,导致有着挺拔象牙的公象急剧减少,反而短小象牙甚至是没长象牙的公象活了下来,这样下去,大象传下来的后代也一样是短象牙,甚至是没象牙!这样的演变是进化还是退化呢?

    结束语

    蝙蝠在几千万年的过程里并没有变成猛兽,它们躲在黑暗中寻求生存,因此它们的体内也成了很多病毒聚集的场所。人类对于这些野生动物,不应该去打扰它们,让它们在这大自然中留有一席生存的地方。

    7、蝙蝠看不见东西吗?那为什么还要长眼睛呢?

    蝙蝠的眼睛并不是摆设,相反有些蝙蝠的视觉很好,虽然超声波定位能替代眼睛部分功能,刺瞎双眼的蝙蝠依然可以捕食,但它们仍需要靠眼睛感知光线来区别夜晚和白天。

    蝙蝠是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主要在夜晚活动或者在黑暗的洞穴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昆虫为食物的,它们的眼睛通常比较小,跟个黑豆子似的,也有比较好的视力,但是在黑暗的夜里,蝙蝠的小眼睛是个劣势,且主食小昆虫,靠视觉定位的话会比较受限,所以蝙蝠进化出了发出超声波的能力,频率高于2万赫兹,反射性很强,方向性更好,即便是小昆虫也会反射超声,加上蝙蝠不同于鸟类的飞行方式,在空中可以进行高难度的急转弯,于是就能很好地捕食昆虫;食虫蝠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益兽,蚊子等夜间活动的昆虫就是它们的主要食物种类。

    另一类以水果花蕊为食物,也就是果蝠,是体型最大的蝙蝠,眼睛通常比较大,而且这了蝙蝠的体型也大一些,水果又不会动,不需要果蝠靠超声定位,只需要定位树木然后爬到果子边啃食,所以果蝠中有不少不能回声定位,没有相应的生理结构,主要在黎明等外界自然光仍较弱的时候活动。果蝠的活动对于树木有一定的危害,因为它们会用爪子抓破树皮,但是也有不少植物需要靠果蝠啃食,经过消化后种子才能更好地萌发。不管是吃虫的蝙蝠还是果蝠,起飞都需要在空中释放自己的身体,若是不小心落在地面上就不容易飞起来了,需要找个树或者墙壁,先爬上去再起飞。

    科学家曾经做过试验,将拥有回声定位器官的蝙蝠双眼刺瞎之后,发现蝙蝠还能够捕食,说明种类蝙蝠并不十分依赖视力,但是视觉对于蝙蝠来说仍然是必须的。在进化的历程中,蝙蝠的祖先就是些住在树上或其他地方的小兽,最初是不会飞的,所以这种小兽就主要夜间活动,避开了很多天敌,慢慢地有了滑翔的能力,最终长出了翅膀,但是由于食物等关系,它们仍然是夜间活动,而且需要从自己的庇护所中外出觅食,这时视觉的作用就显现了,蝙蝠不需要看到什么东西,但是视觉却可以捕捉光线的变化,用于判断时间的变化。

    这种小动物的战斗力并不强,飞行速度也不是也特别快,若是光明正大地在白天活动,自然会增加被捕食的几率,尤其是果蝠,因为体型大本身飞行就比较艰难了,落在树上啃果子的时候最容易被捕捉。蝙蝠的夜间活动是漫长的自然选择的结果,而夜晚光线弱,眼睛的作用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多数蝙蝠都进化来以超声定位的能力。视觉系统可以将光学信息传递到松果体这个结构中,而松果体也具有感光作用,但因为哺乳动物的松果体处于脑子中央,有着层层结构的包裹当然不能直接感光,需要视觉系统的反馈,这个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促进生物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感知到周围光线的变化蝙蝠才能在合适的时机飞出山洞树洞觅食。

    人类也是一样的,人类晚上容易犯困就是因为夜晚光线弱,脑中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增加,这种激素促进人的困意,若是褪黑素分泌不足或者夜晚周围有比较强的亮光,人就比较难入睡,经常失眠的朋友就需要看看夜晚周围是否太亮了。

    8、窗户上有一只小蝙蝠,我应不应该赶走呢?

    小心点,在有保护的前题下收起,远一点放生吧,蝙蝠是益虫,家居蝙蝠不可能有疫菌。

    9、小蝙蝠可以吃什么?怎么养?活跪求方法?

    你家是哪的啊?大部分蝙蝠都吃昆虫或者瓜果,后者吃的多一些。

    你弄些苹果之类的,切两半,放在它跟前试试。

    你逮的蚊子是死的,蝙蝠是瞎子,蚊子只要不动蝙蝠就不知道蚊子在哪儿。当然喂不成了。所以还是蔬果靠谱一些。昆虫只有逮活体或者等它长大以后自己出去扑捉进食。

    哦,补充一下,吸血蝙蝠的数量极其少,固定的生活地点也就那么几个,体型也更小一些。所以,喂血什么的相当不靠谱。

    10、农村常见的蝙蝠能食用吗?为什么?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当然是可以食用,但是蝙蝠细菌比较多,吃了不卫生,而且这个蝙蝠很多人看见都不能打。

    人们常说“飞禽走兽”,不过蝙蝠却是一种能飞的哺乳动物,其长相丑丽怪异,可是蝙蝠却是古人的吉祥物,如果打蝙蝠被老人家看见,就会找骂,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器具,石刻或古建筑装饰中都会刻着蝙蝠的纹样。为何古人就会这么喜欢编,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蝠谐音“福”,家里绘刻蝙蝠纹样取的是“福”的美好寓意,如果与钱放在一起的图案,寓意“福在眼前";童子捉蝙蝠入花瓶的图案,寓意“平安福“平安五福自天来”图案 气自天来”,因为瓶子寓意平安。两只蝙蝠并在起,就代表着福上加福。

    五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尚书·洪范》中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齐全,被认为是人生功德圆满。

    而蝙蝠除了寓意“福”外,也寓意着“寿”,在道家经典葛洪《抱朴子》中有记载:“千岁蝙蝠,色白如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太平御览》引《水经》中也说蝙蝠“得而服之使人神仙”。这里所说的蝙蝠是一种神奇的白蝙蝠,和常见的黑蝙蝠不同,这种蝙蝠通体雪白,并且能活一千岁。古人认为服用白蝙蝠不仅能长寿,而且能成仙。而古代还有一个经典的“五福捧寿”图案就由此寓意而来,四只蝙蝠均匀排列于四周,而另一只展翅于寿字的正中除了白蝙蝠外,红蝙蝠更是可遇不可求,不仅能驱邪,更是象征着“洪福”。现今北京万寿寺山门内屋顶上就彩绘着百只红蝙蝠飞翔于白云间(云象征着天)的图案,寓意洪福齐天若说古代最爱蝙蝠之人,自然就是和珅了。和珅的宅子恭亲王府可以看作是以福文化为主题的花园。

    据说花园里造型各异的蝙蝠有万只之多,不仅在壁画、窗棂、走廊上可随处见到蝙蝠装饰,而且园子里水池、假山都被建成蝙蝠形状,并且还有“蝠池”“蝠山”和“蝠厅”,因此恭王府也被称为“万福之地”。和珅如此爱蝙蝠,跟他家中藏有康煕皇帝御笔的“福”字碑有关,也与满人对蝙蝠的喜爱有关。据说乾隆皇帝的龙袍上就绣着红色蝙蝠的图案。满人对蝙蝠的这种喜爱据说来自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他在和明军的一次交战中落败,躲在一个影壁后面,差点被明军搜出,幸好一群蝙蝠(另有说法是乌鸦)落在他身上,将其掩盖住,才逃过一劫。清朝建立之后,蝙蝠也就成为清朝的吉祥物。

    西方文化中,蝙蝠总是和吸血鬼联系在一起,而吸血鬼是基督教中邪恶的代名词,所以蝙蝠寓意不祥。但是在中国,蝙蝠却是一个满载福气的小动物,蝙蝠装饰也多带有夸张意味,喜庆而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