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械表和机械表的区别(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区别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机械表分为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这是按照手表动力机构划分的,但是很多不了解机械表的朋友经常会问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区别是什么,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哪个好?
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动力来源不同
自动机械表的动力源是震动,表戴在手上,人在动表就免不了会受震动,表上有一个收集、转换震动能为机械旋转能的结构,表戴在手上如果发条没有上紧它受了震动就会自动上紧发条,如果你把表放在没有震动的地方一般24小时之内它就停止走动。
手动机械动力源是“发条”。所以需要经常上发条。主要由于机芯内部弹簧释放后需要再次把弹簧拧紧,会转到手表的表冠部位,上发条的时候会听到啦啦的声音。一般手动机械表每24小时需要上紧发条一次。
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机芯结构不同
自动机械手表的内部机芯部件都是机械零件组成,是以发条为动力的摆轮游丝式手表。
手表机械手表的机芯包括传动系、原动系、上条拨针系、擒纵调速系、指针系,机芯零件是由夹板以螺丝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厚度不同
自动机械机手表是利用机芯底部的自动盘左右摆动而产生的动力来驱动发条产生能源,但相对的手表本身的厚度会较一般的手上发条的手表厚一些。而手表机械表没有这个部件,所以显得更薄!
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哪个好?
有人肯定会问,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哪个好呢?其实这两种机械表各有各的优略,自动机械表不用手动上弦,是靠手臂摆动为机芯提供动力。因此每天必须保证佩戴八小时以上才能保证走时的精准。所以自动机械表并不适合运动量较少的人群,如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或老人。这类人群则更适合手动机械表。
机械表使用注意事项
无论是自动机械表还是手动机械表,我们在日常使用时都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震动
现在很多机械手表都防震,但在外界的冲击力较强时易使摆轴尖或轮系轴颈折断,亦可使快慢针震动影响走时。
2、手表防水
尽量不要带手表去游泳,洗衣服,一但下雨淋湿或沾水后,不可以在这个时候拔出表把调校手表,而要马上擦干。海水更是碰不得。即便是防水表也不要大意,有时防水手表经过一段时间,手表防水圈会老化或松动。因此最好还是不让手表沾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更换防水圈!
3、防止磁化
手表虽然采用了不易磁化的非磁性材料制作,但走时受磁场影响大,如,电视机,收音机喇叭旁,背包或皮包上的磁扣等。
4、手表保养
机械表最好3-5年做一次专业的保养,这和手表的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关系。手表的保养做的越好,手表工作情况越稳定,寿命也就越长。在做专业保养的时候,请大家到正规的手表维修店或者专柜。以免为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区别是什么,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哪个好。两者间其实并不适合以谁好谁坏做比较。只能说佩带着更适合自动机械表还是手动机械表,只有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自动机械表与手动机械表的区别?
手动机械表是靠手动上紧发条来驱动的手表,手动机械表通常经由转动表冠/龙头,来上紧表内的发条,藉发条系统释放出动能来启动手表的计时功能。所有的这些过程都由机械原理和构造来完成。上满的发条通常可以使手表行走约30多小时,最长的甚至可达八天或八天以上(由2组发条提供动力)。如要手表不停运作,通常建议一天上满一次发条,但上发条时切勿过紧,否则会使发条盒损坏,而不同的时间温度对发条也会有所影响。
自动机械表是手动机械表的一种改良,在表里加入了一个摆陀;当在配戴时,表内的摆陀可因手腕的活动而旋转,而达到上发条的效果。一般的自动机械表仍保留手动上发条的功能,换言之仍可以转动表冠来上发条,只有一些较为便宜的自动机械机芯,才会省略此功能。而且由於手腕的活动会为手表持续上发条,因此自动机械表都有防止发条过紧的功能,以避免发条损坏。但自动机械表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手动机械表,只是现在自动机械表的产品较手动机械表为多。
3、手动机械表还是自动机械表好?
自动机械表和手动机械表的主要区别就是一个自动陀的区别,对于热爱运动的年轻人来说当然是自动机械表比较合适了,在你每天的日常佩戴时手表机芯背面的自动陀就会源源不断的为手表提供动力,省去了手动上链的麻烦。 但是对于不怎么运动的老年人和经常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来说还是手动机械表更合适一些,手动机械表因为少了一个自动陀可以做到更薄更有质感,机芯打磨也更漂亮。选择手动机械表还是自动机械表主要还是看你的实际需求,现在机械表中的主流还是自动机械表。
4、自动上链机械手表和手动上链机械手表有什么区别,该怎么选择?
关于手表你肯定知道的是手动机械表和自动机械表,但是要来是说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怕是能完整讲出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呢,要了解手表还是要从手动上弦入手,至少它比较简单,而且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他确实是比较经典的。以下内容会清楚的告诉你什么自动上链和手动上链,看完一定秒懂。
我们先科普下什么是手动机械表?
江诗丹顿传承系列81180/000R-9159腕表(手动)
机械表主要是靠机芯内的发条来提供动力,同构发条的工作来带动机芯内的齿轮转动并推动表针运动,使得表能够计时和显示时间。而手动机械表就是指通过手动的方式来上紧发条来使得手表正常工作。
那自动机械表又有什么不同呢?
卡地亚中国红限定款(自动)
自动机械表其实就是手动机械表的一种改良或者是进化版本的产品,其内部结构基础与手动机械表相同,只是在表内部加入了一个摆陀,而在佩戴上自动机械表后,表内部的摆陀因为手腕的活动而摆动,进而为手表上紧发条,从而实现了手表的自动化工作。
而玩表的人肯定会说,手动上弦的机械表最经典,可以保证不会被淘汰。
但是事实上,自动上弦比手动上弦的出现要早约半个世纪,而现在自动化这么发达的时代之所以还会选择手动机械表,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超薄、技术限制、厚度限制。
接下来我们会较详细说下这几点,先说技术限制吧!
你知道吗,自动上弦比手动上弦的出现要早约半个世纪,有了自动的为什么还有手动呢?在1770年Abraham-Louis Perrelet(也就是宝玑之父,宝玑的创始人)发明了自动上链的怀表,解决了每天手动上链的麻烦。
百达翡丽 Cal.240 LU CL C自动机械机芯
位于机芯背面的自动陀可以360°旋转,以源源不断地给发条补充动力。这一设计和今天的自动上链手表非常相似,但是那时候还没出现手表这个东西。
自动上链的怀表解决了每天手动上链的麻烦,但是并不好用,因为当时的人们佩戴怀表的方式普遍是放在衣服上,360°旋转的自动舵根本无法持续上链。
所以,Abraham-Louis Breguet在Perrelet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将自动陀的运动方式由360°旋转改成了围绕支点做上下摆动。虽然做了改进,但是由于怀表还是放置在人体的上半身,所以上链效率还是低下。再加上结构复杂,容易损坏,所以自动上链怀表并没有成为主流,绝大多数的怀表都是手动上链的设计。
而到了手表的年代,佩戴的位置变成了活动量更大的手腕,自动上链的设计才火爆了起来。
超薄和厚度限制,超薄这个概念在什么时候、哪个领域都是那么受人们喜爱的。
相同型号的手动机械表和自动机械表相比较,你会很容易发现手动机械表更薄,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动上链的机芯由于需要添加巨大的自动陀。有了自动陀腕表的重量和厚度还会遮挡住一半的机芯,从视觉上来说机芯的表现力就降低了。
爱宝时超薄手动机械男表
而手动上链的机芯不需要巨大的自动陀,有更多的空间去展示机芯的打磨和做工,所以更多表友会选择所以不少人会选择更“开阔”的手动上链机芯。这里顺便说一下,因为手动上链的机械表可以做到更薄,所以很多正装表都喜欢采用手动上链机芯。
朗格1815系列233.026的手动机械机芯Cal.L051.1
特别是对于超复杂手表来说,背透“炫机芯”,各大顶级品牌火拼的阵地之一,怎么能放过这种展示自己设计和技术的点呢?
最后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手动机械表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上紧一次发条,自动机械表则不需要,所以嫌麻烦人就比较适合使用自动机械表。
5、自动机械表和机械表有什么区别?
机械表就是通过机械运动产生动力使表针走动的表,通常可分为手动上链和自动上链两种。这两款机械的动力来源皆是靠机芯内的发条为动力,带动齿轮进而推动表针,只是动力来源的方式有异。手动上链的机械表是依靠手动拧动发条作动力,机芯的厚度比一般自动上发条的表薄一些,相对来说手表的重量就比较轻。而自动上链的手表,比如说卡迈的全自动机械表,就是利用机芯底部的自动旋转盘左右摆动产生动力来驱动发条产生能源的,但相对来讲手动上链手表的厚度要比自动上链的大一些。
6、如何区分劳力士自动机械表与手动机械表?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高难度的问题,但实际上没有那么难。因为劳力士近20年的产品中几乎没有手动机械表,特别是占劳力士产品95%以上的蚝式腕表都是自动机械表。劳力士蚝式腕表的表盘上会写蚝式恒动(Oyster Perpetual)字样,这就是自动机械表的意思。换言之,只要劳力士表盘的LOGO下面出现蚝式恒动(Oyster Perpetual)字样,该表款就是自动机械表。
另外,劳力士主流自动机械机芯如Cal.31353155318522353130等及其小改款衍生机芯,自动机构都采用套管式润滑,所以甩动腕表你根本感受不到自动陀的惯性,这是有别于绝大部分其他品牌自动机械表的地方。近年劳力士全面升级机芯,新一代机芯如Cal.32353255等均改用轴承润滑,甩动时应该能感受到自动陀惯性。
不过劳力士确实推出过非常非常少量的手动机械表,比如2006年推出的四种材质的长方形透底切利尼型医生表,就是手动机械表。只要记住它们就好了,其他的你能遇到的劳力士99.99%都是自动机械表。
7、自动机械表和机械表的区别是什么?
1.机械表
腕表中最传统的计时方式。分为手动和自动。手动需要按时上发条。自动机械表可以通过自动陀,在使用者日常使用中用重力自动上链。不需要电池,所以理论上给人一种“永动”的感觉。大部分会做背透处理(即背面使用一块玻璃,让使用者可以看到手表的内部结构),但绝大部分潜水表由于防水需要不会做背透处理。误差是几类手表中普遍最高的。约为24小时误差-30~+70秒。稳定性是几类手表中普遍较差的。大部分机械表在剧烈运动,强电磁干扰下会产生各种问题。需要保养。主要是零部件需要上油,更换密封圈等。价格是各类表中普遍最高的。最低端的机械表(国产的海鸥,日本的精工),也需要大约1000元的价格。且手表中大部分贵价表都属于机械表。能提供的附加功能价格不菲。能添加的实用功能一般有。单日历,双日历,能量显示,月相,计时,GMT两地时间。除了单日历,双日历两种功能属于标配以外,有其他附加功能的机械表,往往意味着价格非常不友好。厚度普遍较厚。8MM,10,mm秒针一般为扫描。技术门槛高。机芯基本分为某些高端品牌的自产机芯(劳力士,积家等等),瑞士ETA机芯(大多数中低端瑞士手表的机芯),日本机芯(主要是精工),国产机芯(海鸥的仿瑞士手表的机芯)。石英表(这里指的是指针式石英表)
起源较短。第一支技术成熟的石英表于1969年由精工推出。需要使用电池。一枚电池的使用周期约为3年左右。绝大部分不会做背透处理。因为背透没有美感。误差较机械表有较大提升。每24小时误差-0.5~+0.5秒稳定性较机械表来说较高。每5—7年进行一次整机的维修。价格是几类手表中平均较低的。国产的和许多国外产的石英表价格在500元以下。即使是一些所谓的大牌爆款时装表(我说的是DW和CK)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当然,一些传统的腕表品牌的石英款会高于这个价格。能提供的复杂功能。。。怎么说呢。。。大多数石英表会加上星期日历。然后再进一步加上的复杂功能就是计时。再其他的复杂功能就加的少了。这和石英表,亲民,实用的定位有关。即使加上这些实用的功能,价格也不会变得过分不亲民。厚度较机械表会较薄。8mm以下的石英表款非常之多。秒针为跳秒。技术门槛。。。其实石英机芯的技术门槛也不低。但是石英表的机芯价格都是很便宜的,而且石英机心基本上质量都很稳定。国内产的石英表一般会购买日本的机芯,然后重新设计表壳。所以可以把价格降到很低。大多数时装表都是石英表。一是时尚达人会更关注手表的搭配功能。二是他们大多也不会为了一只手表花费太多,毕竟时尚主要还是衣服搭配嘛。石英表占据了女表的统治地位。因为石英表可以做得很薄很轻,对女性用户来说佩戴更加舒适。电子手表(液晶显示)
(不是我讨论的重点,我简单点介绍)
事实上,所有的电子表都是卡西欧的各种变化款。以我的审美,液晶显示吧。。。不是很好看。尤其不是很喜欢G-SHOCK的款式,感觉太小孩子气了一点。(当然很多人不这样想啦)能提供的复杂功能相对就很多了啦。需要更换电池。价格相对也很便宜啦。误差可忽略。智能手表
其实就是电子手表的进阶版。一般不会一直显示时间。大部分时候是一块大黑屏。只有抬手的时候回会显示时间(有数字显示的也有指针显示的)。(这一点我不是很喜欢)功能相对最多。主打当然是运动监测,支付什么的。更高端的手表会有各种APP。但是也好像没有很有突破的功能。续航较差。需要日常充电。价格一度很贵,然而小米手环横空出世,把价格压成了白菜价。能买到的最好的智能手表也就是IWATCH.价格约2500。这个也就是一块入门机械表的价格。没有所谓的误差概念。光动能手表
石英手表的进阶款。
选择余地不大。西铁城在该方面几乎占垄断地位。光动能电池寿命在15年左右。复杂功能主要是双历,计时,世界时,电波对时等等。无背透可以说是完美的计时仪器。价格不高不低。普遍在1到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