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总统夫人泳装照(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夫人?)
![叙利亚总统夫人泳装照(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夫人?)](img/sswg_4058/58.jpg)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夫人?
叙利亚巴沙尔夫人是阿斯玛·艾尔·阿萨德。
阿斯玛·艾尔·阿萨德,原名阿斯玛·艾尔·阿克拉斯。1975年8月11日生于英国伦敦,叙利亚第一夫人。其家族早年由叙利亚城市霍姆斯移民英国。2000年12月,她与现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完婚。
巴沙尔·阿萨德(阿拉伯语:بشار أسد Baššār ʾAsad,1965年9月11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书记、叙利亚总统、叙利亚武装部队总司令,元帅军衔,是哈菲兹·阿萨德的次子。巴沙尔就任叙利亚总统后,开始进行改革,一度被誉为“大马士革之春” 。
巴沙尔·阿萨德总统有4个兄弟和1个妹妹,他是次子,相貌酷似老阿萨德。 现已婚,有一子一女。夫人阿斯玛·阿赫拉斯 (Asmaa Akhras) 是一名英国出生的叙利亚阿拉伯人,一位心脏外科医生的女儿。阿斯玛是一个在英国伦敦长大的女人,在一所英国大学获得计算机学士学位,精通英语和阿拉伯语。毕业后从事经济和金融分析工作。
与巴沙尔相遇时,她还是摩根银行的一名投资银行家。而在成为叙利亚第一夫人之后,她打破了传统叙利亚夫人周围的所有神秘感,大方地与丈夫一起出现在各种场合,好评如潮。
2008年,有法国报纸还为她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如果你必须以每个国家的第一夫人作为基础,来衡量哪个国家更有资格成为欧盟成员国的话,叙利亚会比土耳其更有机会。”
2、为什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穿着像欧洲人,不像沙特阿拉伯国王那种传统阿拉伯人?
巴沙尔政权是个标准的世俗政权,所以上到总统,下到平民,大家想怎么穿衣服就怎么穿。
巴沙尔的夫人阿斯玛·阿赫拉斯日常的衣着打扮也是非常时尚的,如果光看她的衣着,很多人会误以为她是一个标准的西方人。
中东阿拉伯世界,虽然有大把的国家,男人穿着长袍,女人穿着罩袍,很多人坐在一起,那看上去几乎都穿着一样的衣服,不太好认人。
不过,在中东阿拉伯世界,还是有一些小清新的世俗国家的。
除了叙利亚,还有约旦、伊拉克、黎巴嫩等等,最典型的是约旦国王和伊拉克的总统,日常出行都是一身西装。
约旦哈希姆王室是正儿八经的伊斯兰教创立者,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之前的伊拉克王国王室也是属于这个哈希姆家族,只不过1950年代伊拉克发生了革命,王室被杀了个精光,从此,约旦哈希姆王室就成了唯一的圣裔,也是中东地区最显赫的家族,毕竟,这圣裔的名分,实在是沙特那些小部落酋长出身的土豪君主只能仰望的。
虽然约旦王室是标准的伊斯兰先知的后人,但他们却是中东世界最开放的,且不说约旦王后名闻天下,国王的妹妹哈雅公主即使嫁给迪拜酋长,在迪拜这个女人只能穿罩袍的地方,哈雅公主的打扮依然保持着世俗化和时尚化,经常不戴头巾,迪拜酋长也不说什么。
再回来说说这个叙利亚,像叙利亚这样的世俗化国家,在中东阿拉伯世界其实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从近些年的中东动乱、战争来看,巴沙尔其实已经成了抵挡中东极端宗教势力的主要防线,这几年的叙利亚战争,有大量的极端组织武装被消灭,这样的世俗政权,西方在当初却心心念念要推翻它,美国等国还主动资助各路反对派(包括大量的极端组织)去打巴沙尔,结果,像IS这些当年受到美国扶持的极端组织最后在中东乱局中变成了魔鬼般的存在,当数百万叙利亚难民涌向欧洲的时候,欧洲人终于尝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尤其是那些欧洲圣母们,2011年之初,他们在欧洲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推翻巴沙尔政权,等到难民危机爆发,他们又流着泪为那位3岁的淹死的小难民点起蜡烛,然后强烈要求政府接受难民……
不管怎么样,一个穿西服的巴沙尔总比那些极端组织、那些规定女人连眼睛都要蒙起来的国家政府要好得多。
巴沙尔不光自己穿西服,让老婆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也允许叙利亚的姑娘们可以随便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不用像其他国家的女人们忍受一辈子被黑袍包裹的噩梦,这就是进步。
有人说,穿袍子是伊斯兰的传统,但是,就看看地位最高、最具发言权的约旦国王吧,他是圣裔的后代,标准的先知默罕默德的后代,他和王后穿的是有多时尚就有多时尚,老百姓也是随心搭配,难道圣裔的后人不更有发言权么?
再者,所谓的衣着、生活规范不过是沙特等君主国的王公贵族们用来控制老百姓而已,就比如喝酒吧,在沙特,严禁喝酒,被抓到了后果会很严重(据说要鞭笞80下),但是无数的王子王孙们,不照样花天酒地、嗜酒成瘾,沙特政府管得了吗?
3、为什么叙利亚第一夫人阿斯玛被誉为“东方的戴安娜王妃”?
叙利亚第一夫人阿斯玛·艾尔·阿萨德,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妻子,天生丽质、打扮时尚,被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赞誉为“东方的戴安娜王妃”、“阿拉伯世界的美丽轴心”。时装杂志《世界时装之苑》将她推为全球政界最有品味的女性,名头甚至超过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和法国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奥巴马时期)。
阿斯玛1975年8月1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其父亲来自叙利亚颇有名望的阿克拉斯家族。阿斯玛在伦敦长大,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因此作风比较西化,喜爱打扮,穿着入时,而不像其他穆斯林女人那样保守,戴着包头布。1992年,清纯的大学生阿斯玛在一场鸡尾酒会上认识了同在英国求学的巴沙尔,两人陷入热恋。1996年巴沙尔回国,两人则通过网络飞鸿传情,互诉衷肠。
2000年,阿斯玛辞职回到叙利亚,与巴沙尔完婚。阿萨德家族属于阿维拉派,阿斯玛父母则属于逊尼派,教派的不同,使得两人悄悄举行了婚礼,2001年1月才对外公布结婚的消息。阿斯玛成为叙利亚第一夫人后,经常落落大方地与丈夫出现在各类公共场合,以其美丽的容貌和时尚的穿着赚足了眼球,一改阿拉伯女人保守的形象,非常符合欧美人的口味,获得了大量的赞誉。
除此之外,阿斯玛还非常亲民和热衷于社会活动,成为巴沙尔重要的支柱。在非正式场合,阿斯玛穿着很随意,经常穿着休闲装牛仔裤就去参观学校,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她经常不带保镖和随从逛街,喜欢与好友上咖啡馆休闲,如同普通市民一样。阿斯玛还是电脑高手,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以色列情报机关发现阿斯玛上网后欣喜若狂,企图破解她的邮箱来截取情报,哪知早就被阿斯玛发现,将计就计故意透露一些假情报让以色列上当。
阿斯玛非常关心国民的生活,创建了叙利亚第一个非政府组织,旨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她经常穿着牛仔裤背着背包到叙利亚各地微服私访,以体察民情。阿斯玛还经常援助大马士革的基督教慈幼会修女院的孤儿,送去食物书籍等物品,与他们做游戏。
阿斯玛的时尚做派,使得阿拉伯世界很多“新女性”将她视为偶像,在阿斯玛的影响下,很多阿拉伯女性尝试走出屋子投入工作。
4、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为什么不愿意放弃总统权力?
开弓便没有回头箭,很多东西不是说愿意放弃就能放弃的。再说了为什么要放弃呢?作为一个铁血男人遇到这种关乎生死存亡的状况就是一句话“尔要战,便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叙利亚沦为了法国委任统治地,在此之前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1946年叙利亚获得了独立,1963年起由现任总统巴沙尔所在的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巴沙尔·阿萨德是叙利亚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的次子,本来与总统之位是无缘的,年轻时他也没有多大的政治抱负,后来在英国伦敦也是攻读的医学硕士学位,是一名出色的眼科医生。但在1994年,叙利亚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培养的接班人长子巴西勒不幸因车祸身亡。其次子巴沙尔不得已弃医从政,成为了接班人,2000年,其父去世后,时年35岁的他成为了总统。巴沙尔为人朴素谦和,并无豪门子弟的作风。
年轻时就没有多大政治抱负的巴沙尔为什么不愿意放弃总统权力呢?第一,从个人角度来讲,利比亚的卡扎菲和伊拉克的萨达姆就是前车之鉴,卡扎菲死于乱兵之中,萨达姆被美军逮捕后死于绞刑。这恐怕不是主要原因,他可以选择流亡海外,即使其他国家不接纳,笔者认为作为盟友的俄罗斯应该是能接纳的,那样的话,他的人身安全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第二,从国内角度来看,叙利亚80%以上是阿拉伯人,其次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等。叙利亚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在伊斯兰教中,逊尼派约占80%,什叶派约占20%。叙利亚政府的主要支持力量和叙利亚政府军的主要构成人员是约占该国总人口约11%的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巴沙尔可以选择流亡,但是作为叙利亚人口的少数派阿拉维派那200多万人口总不能集体流亡吧,一旦其他派别掌权,其他别的不说,恐怕没有现在活的舒服吧。
第三,从国际角度上来看,从1963年阿萨德家族开始执政时起,叙利亚就开始与前苏联关系亲密,1971年,两国签署条约,前苏联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修建海军基地,1980年叙利亚与前苏联结盟,1991年苏联解体后,叙利亚与俄罗斯继续保持密切关系,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海军继续驻扎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现在在中东地区,除了伊朗可以称为俄罗斯的朋友外,叙利亚可以说是俄罗斯在中东唯一的盟友和战略支撑点。对此,欲独霸中东的美国对此应该恨的咬牙切齿吧。2011年,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组织间的冲突爆发,其实巴沙尔也并非不能放弃总统权力,2012年叙利亚政府公布新的宪法,允许反对派组织存在并可参加选举,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此并不买账,美国加紧对反对派武装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等的支持力度,誓要推翻巴沙尔政权。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俄罗斯处处进行战略压制,对于这个中东最可靠的盟友,俄罗斯也断然不肯再轻易失去,2015年,俄罗斯正式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而叙利亚政府军也越战越勇。对于巴沙尔政权和其盟友来讲,就是一句话“尔要战,便战”。只是苦了叙利亚的百姓,从2011年至今的叙利亚内战已使得这个国家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5、如何评价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如果说别的熊孩子坑爹的话,巴沙尔其实是一个被爹坑的熊孩子。曾励志成为一名医生的巴沙尔最终逃不过宿命,踏上了他父亲的总统之路。而巴沙尔的命运从此改变,权力的滋味使得他开始从谦和走向冷酷。
34岁之前的巴沙尔,是谦和的,温顺的。如同大多数孩子一样,老老实实的考大学,老老实实的读书,老老实实的交女朋友。从1988年大学毕业后,巴沙尔被安排到英国去学习眼科,他在伦敦的眼科老师舒伦博格在回忆当时的阿萨德时说:“他安静,从不装腔作势,他在病床边对病人的态度无可挑剔。”,而在1994年由于兄弟的去世,作为唯一接班人的巴沙尔才被老阿萨德召回从政。而2000年老阿萨德突然去世,使得年纪轻轻的巴沙尔一下子成为一国之主。
过早的成为一国领袖势必要历经阵痛,34岁的阿萨德毫无征兆的成为了叙利亚总统之后,他的执政之路磕磕绊绊。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他,在维护统治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提出“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一揽子方案,释放政治犯,放开言论,打击贪腐,吸引外资,改善民生。还被西方政府称为“大马士革之春”。但叙利亚既得利益集团根深蒂固,巴沙尔的改革成果很多都被他们夺走了,而并没有轮到应该获得利益的广大人民手中,人民的愤怒外加中东政治格局变化所以才导致了阿拉伯之春。
在内战一开始,其实巴沙尔是服软的,开放党禁,裁撤强力部门,进行更深改革等等。但很快巴沙尔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西方已经不像2000年那样友好了,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打破中东秩序,老牌中东国家利比亚、埃及、摩洛哥等国都被推到重建,更何况小小的叙利亚。所以巴沙尔抛弃了幻想,从温和走向冷酷,以集权对待反对派。并且历经5年的生死厮杀,走向成为中东政治强人的道路上。
巴沙尔可谓生不逢时,如果在七八十年代,留学西方的他绝对成为西方的宠儿,但如今的政治格局西方已经不容许中东拥有强权政府存在,所以巴沙尔会一直成为西方的眼中钉,并继续下去。
6、怎么看待俄罗斯发现叙利亚一长30公里,宽25米地道的武器库呢?
叙利亚内战都打了八年了,全国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因此发现反政府武装所挖掘的地道,用来隐藏反政府武装以及武器弹药,就一点了不稀奇了,深挖洞,广积粮,是武装斗争之需要。
前段时间,俄罗斯人在叙利亚境内大马士革附近发现了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长度达到了30多公里,从东古塔地区延伸到大马士革的市中心。
此条地道肯定是叛军在某些国家的帮助下建造,据网上未经证实的报道称,巴萨尔总统知道这一地道之后,惊出一身冷汗,要求立即将地道炸毁。
但俄罗斯方面表示,这条地道另有用处,因此只选择在几个关键的节点进行了爆破,切断了大马士革与东古塔地区的联系。
事实上,这条地道日后可作防空洞使用,当然,在叙利亚战后重建以后,也可开发成旅游观光的项目。
从地道深入地下25米,宽达25米,长度足有30公里的规模来看,显然一般的反政府武装没有这个能力来挖掘和建造,没有先进的土工设备,是极难完成如此工程浩大的项目,或许可以视作某大国介入叙内战的一个佐证。
当然,在俄军发现这个地道时,里面堆满了美式枪械、迫击炮、火箭筒、反坦克导弹包括枪弹、炮弹、手榴弹等各类作战物资,且生活实施也比较齐全,可视作反政府武装将和政府军作长期军事斗争而精心准备的。
目前,在俄军的大力支撑下,叙利亚政府军已经收复了全国90%以上的国土,反政府武装仅盘琚在伊德利卜省,有待俄叙联军的彻底收复,灾难深重的叙利亚民众,才能最终赢得战争,开始战后重建工作。
7、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为什么没有像萨达姆、卡扎菲那样被送上断头台?他有什么大智慧?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大水牛,无授权禁转!
自从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把总统阿萨德.巴沙尔当成主角。他不是网友口中的“医生”那么简单,也不是西方评论家口中的暴君形象。
出身贵胄
(巴沙尔更像一位学者,而不是中东政客。主要是他受到的是西方教育,青年人的思想理念和老一代人完全不同)
1965年巴沙尔出生于大马士革。他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完全是一个学者的气质。他的家族属于一个少数人口的派别,他和其父叙利亚前总统老阿萨德气质迥异。
尽管是官二代,巴沙尔没有“衙内”的习气。他在大马士革行医期间就是一名普通医生的样子。就任总统以后他仍然以普通家庭形象带着家人出现在街头,让长期处于威权统治下的叙利亚民众感觉新颖,很多青年人崇拜他。
(夫人阿斯玛,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人,她深入民心深受国内民众喜爱)
巴沙尔妻子阿斯玛,气质高雅。她拥有高学历,有英国和叙利亚双重国籍。属于另外一个宗教派别。阿斯玛和巴沙尔的结合成为国内两个宗教派别团结和解的象征。
巴沙尔的亲民举动主要和他从小接受的西式教育和留学有关。中东的威权统治手段已经和世界潮流不合拍。选择亲民作风也是顺应时代潮流。
从医人到治国
(前总统老阿萨德,他信奉的是武人和强权政治,和儿子巴沙尔从理念到个人气质完全不同)
尽管出身政治家族,巴沙尔起初对政治毫无兴趣,他的理想是做医生。父亲老阿萨德也是予以大力支持。早期他曾在国内学医,后来又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他的命运随着一场车祸而彻底改变。
1994年,巴沙尔的哥哥巴西勒车祸身亡,他是老阿萨德培养的接班人。由于巴沙尔的弟弟年幼,父亲要求他回国参政。相对兄长的丰富资历,巴沙尔可谓是一张白纸。这难不倒天才的老爸阿萨德,他精心为儿子准备好了一切。先是入伍,中尉军衔,在装甲部队任职,一年后变成上尉。接着去军校学坦克指挥,毕业以后是少校。1996年又去深造,提拔为中校。不久,又去学飞行,升为上校。
(巴沙尔长兄巴西勒,因为他车祸身亡,巴沙尔的命运从此改变)
为了政治资历增加经验,1995年30岁的阿萨德就开始从政。先是出现在国际外交舞台,接着在国内做个人形象宣传,逐步建立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此外,在父亲的支持下,他以反腐为机会除掉几个高官,增加了个人威望。
2000年,老阿萨德突然去世。为了稳定政权的交接,叙政府紧急修宪,将总统任职最低年龄从40岁改为34岁,为巴沙尔扫清法律障碍。复兴社会党将巴沙尔提议为总统唯一候选人。副总统将他的军衔从上校提升为大将,任命他为武装力量总司令,军方也开始宣誓效忠。此后巴沙尔竞选为党魁。2000年7月作为唯一的候选人,巴沙尔成为总统。至此,国内所有权利被他一人掌握。2007年和2014年又高票连任,成为西方媒体口中的“独裁者”。
(马希尔阿萨德,当初过于年轻,所以才让二兄巴沙尔执政,)
圆滑的政治
如果说老阿萨德铸就和稳定了叙利亚的国际地位和国内形势。那么今日面对欧美的紧逼和国内矛盾的局面,巴沙尔的灵活让叙政府屡屡柳暗花明。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巴沙尔就在国际上呼吁制止美国,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指责叙利亚暗中支持武装分子从边境进入伊拉克作战。面对美军的指责,巴沙尔迅速关闭边境,化解了危机。2005年黎巴嫩汽车炸弹事件让叙政府面对国际指责,巴沙尔从黎巴嫩撤军又逃过一劫。2011年国内街头出现反对示威的民众,巴沙尔没有镇压,反而让步迎合反对派的要求。2013年,欧美以化武事件为借口企图动武,巴沙尔极力配合核查,还把境内的化学武器送到境外,再次让美国扑空。
这些措施都让现政权延缓了生命,哪怕不是永久性的。
(“洗衣粉”危机那次,就是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了,避免了入侵)
不是唯一的掌门
就任总统以后,巴沙尔就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试图改革。
比如不准神化领导人,鼓励媒体自由性,民众的游行权利放开等等。
经济上大搞信息业和旅游业,允许私人开银行引入市场机制。
(巴沙尔在民众中有一定的支持率)
但是原有的官僚体制毫无所动,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一批权钱交易的新权贵。贫富分化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级的财富开始缩水。2011年前后,叙利亚的1/3人口每天的收入不到2美元。政治改革也遭遇失败,很多人被捕或者流亡国外。2012年,巴沙尔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时很无奈地说:“改革成效取决于你是否是这一艘船上唯一的船长,我不是。”这句话暗示了巴沙尔和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改革斗争无力局面。
(内战爆发以后,整个国家都毁了,面临分裂的危险)
在外界看来,巴沙尔的举动很矛盾,一方面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又恢复其父亲的威权统治模式。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他不仅是那个西方教育下的青年人,更是叙利亚国内现有官僚体系的代表。目前他只能选择稳定政治局面,这就是宿命。
底线
如果说巴沙尔会在国际政治上做一些让步,但他不会一直妥协。
内战爆发以后,欧美和一些阿拉伯国家都要求巴沙尔下台,虽然他曾声称如果能挽救叙利亚,他就辞职。但是巴沙尔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会放弃,让权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后台有人要求继续维持统治。其次,即使下台,流亡国外,叙利亚也回不到和平。
海牙监狱中死去的米洛索维奇,被绞死的萨达姆,特别是被殴打致死的卡大佐,都告诉巴沙尔,向西方妥协投降不会得到善终。所以,面对外界压力,巴沙尔选择了坚守底线。
(巴沙尔和叙利亚政要合影,他是重要的利益集团代表人)
前途未明
2015年,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叙政府军又开始满血复活反攻。巴黎的袭击平民事件又让西方政界看到可以利用叙政府打击极端武装分子反恐的作用,于是松动了立场暂缓了对巴沙尔的攻势。
(和普京合影,获得俄罗斯的支持是续命的关键)
多年的内战让叙利亚国内四分五裂也失去了一部分民心,支持巴沙尔的派别才占全国总人口的12%。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IS极端武装分子需要被西方打击,这件事转移了大部分巴沙尔的压力(现在大部分武装分子被消灭了)。但是2018年土耳其开始越境武力介入,国内反对派武装分子又有人支持继续作战。战局再次走向不明。由于巴沙尔背后有伊朗和俄罗斯的支持,使其被武力下台的可能性很小,渐进式和平交权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他还会统治叙利亚一段时间,但可能不会像其父一样老死在总统宝座上。参考资料:《多面雄狮巴沙尔》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8、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两个妹妹为何身亡?凶手是谁呢?
12月16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家族发生了一起枪杀案,在这起枪杀案中,有两个女性被枪杀身亡,两个都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侄女,是巴沙尔堂妹萨巴蒂的女儿,一个是24岁的希巴,一个是14岁的努尔,还有一个在枪杀案中受伤的哥哥!
巴沙尔家族出现这样的枪杀案,和叙利亚的战争没有关系,不是叛军的报复,不是恐怖袭击,也不是来自北约国家的“斩首行动”,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婚姻事件”!巴沙尔24岁的侄女希巴有男朋友,而已有婚约在身,然而希巴和男朋友的感情破裂,希巴不愿意再嫁给未婚夫萨尤德,计划和萨尤德解除婚姻!
希巴怎么也没有想到,未婚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恼羞成怒,直接朝24的未婚妻希巴开枪,然后在杀死希巴14岁的妹妹,并打伤了希巴的哥哥。叙利亚是阿萨德家族的天下,萨尤德如果继续留在叙利亚,下场可想而知,不是被终身监禁,就是被处死。萨尤德非常害怕,准备逃往邻国土耳其避难!
萨尤德的选择是对的,土耳其野心勃勃,公然土叙边境建立安全区,瓜分叙利亚的领土,在叙利亚建立军事观察点,支持伊德利卜最强大的叛军“叙利亚自由军”,萨尤德一旦逃到土耳其,土耳其不会把萨尤德交出来,萨尤德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萨尤德想逃,阿萨德家族却不给萨尤德机会,杀人要偿命,萨尤德杀死了阿萨德家族的两个人,欠了两条人命。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为了伸张正义,亲自下令缉拿凶手萨尤德。在前线作战的老虎师又立一功,在萨尤德逃亡的过程中,老虎师亲自在前线将其抓捕,然后送往首都大马士革!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萨尤德犯了错,杀了人,现在又被逮捕入狱,审判之后,阿萨德家族一定会给死去的希巴和努尔一个交代!萨尤德是一名军官,杀人之后试图逃走,又多了一项叛国罪!
现在是叙利亚内战的关键时期,伊德利卜的战争结束之后,叙利亚就会再次统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阿萨德家族出现命案,很容易把此事和叙利亚的内战联系在一起,很容易和叙利亚的叛军、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很容易和阿萨德家族的反对派联系在一起!
真相之所以被称之为真相,是因为真相是事实,然而事实证明,阿萨德家族的枪杀案和叙利亚的内战无关,只是一件普通的“因感情导致的枪杀案”!9、叙利亚第一夫人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正接受治疗,这对叙局势有无影响?为什么反响很大?
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当高,但治愈率也是相当高的,早期的话90%以上都能痊愈。
据英国BBC网站8月8日报道,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妻子阿斯玛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官员们周三证实,阿萨德夫人正在接受早期恶性肿瘤的治疗。
现在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的方式,在技术上是相当成熟的,因此阿萨德夫人应该说接受治疗后是不会有大碍的。
就此来看,这一事件对叙局势的影响微乎其微。
10、为什么阿萨德在叙利亚最危难的时候能力挽狂澜,而卡扎菲不行?
为什么阿萨德在叙利亚最危难的时候能够力挽狂澜,而卡扎菲不行?应该说巴沙尔.阿萨德与卡扎菲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素质方面也不同。而且叙利亚与利比亚的朋友圈也完全不同,所以后来两人的处境差别太大。他们相同的是都具有反美立场的中东国家,所以才会在2011年美国策动的中东颜色革命中,被列为颠覆推翻的国家政权对象。八年时间过去了,卡扎菲早已死于非命成为历史,而阿萨德却度过磨难,依然还是叙利亚总统。如何看待阿萨德政权依然存在,不仅仅是运气好,而应该看到阿萨德也有独到之处。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一、早年中东国家的政权都是由政治强人掌握,虽然号称走世俗化民主路线。但都是依靠军队高压统治,专制独裁。卡扎菲也一样军人出身,依靠军事政变上台,在利比亚建立了国王一般的专制政权。卡扎菲1969年军事政变上台执政42年,卡扎菲及其家族几十年垄断了利比亚社会资源,严重忽视民众的呼声和违背人民的利益。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夫人)
可以说利比亚人民早已厌倦了卡扎菲的独裁专制,美国策动反对派起来推翻卡扎菲政权,则是助推了一下。卡扎菲自我膨胀,忘乎所以,对外没有大国朋友,对内完全被民众抛弃。利比亚从2011年2月17日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到发生内战,卡扎菲在反对派武装的攻击下,坚持时间一年都不到在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就被反对派武装抓获并处死。
(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
二、而巴沙尔.阿萨德相比于卡扎菲、萨达姆以及穆巴拉克等老一代中东政治强人,则是新生代的领导人。阿萨德即不是军事将领出身,也不是政治强人。巴沙尔.阿萨德从小受到过西方的高等教育,原来的个人理想是做一名受人尊重的眼科医生。巴沙尔的从政是因为其兄长遭遇车祸,在其父老阿萨德的要求下,不得已才走上政坛的。
(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
2011年美国计划颠覆一些中东国家政权,要改变这些国家的颜色,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也在其中。 2011年自从美国完成了突尼斯、利比亚和及埃及的政权变动,但是受阻于阿萨德政权的叙利亚。 在美国西方的煽动颠覆下,那些不可一世的所谓政治强人,独裁政权,纷纷在很短的时间内都一个个的失去政权,败下阵来。而叙利亚的巴沙尔.阿萨德遇到了国内动乱,但是巴沙尔的命运完全不同于卡扎菲。
阿萨德虽然也遭到了国内反对派的围攻,情况紧急时甚至失去了大片的土地。但是阿萨德的政府机构相对稳定,阿萨德能够坚持下来了,这与巴沙尔的个人能力以及领导风格有关。 自从阿萨德进入政坛,就在叙利亚政府中坚持打击官员中的贪污腐败,受到社会一定的好评。巴沙尔担任叙利亚总统后,除了继承了原来的内外政策。
马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释放政治犯,宽松媒体言论控制,不搞个人崇拜,推行经济发展计划。巴沙尔的这些新政策推行,对于卡扎菲以及萨达姆政权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阿萨德推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尽管在2011年叙利亚发生大规模动乱以及内战,但阿萨德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在50%以上。
二、叙利亚独特的历史和阿萨德政权家族影响。阿萨德政权的民众人口基础并不好。阿萨德所在的什叶派阿拉维人只占全国总人口11%,统治了叙利亚近80%以上的其它教派民众。这种情况,在中东地区国家中是没有的。阿萨德政权能够以这么少的比例,这么多年来统治叙利亚,也是一个奇迹。因为历史上叙利亚属于法国殖民地时,法国殖民者征兵,占叙利亚大多数人口的逊尼派民众因为怕死,不愿意去军营当兵。
就只有贫困山区的什叶派的阿拉维人愿意当兵,所以整个叙利亚的军人大多数都是什叶派阿拉维人,80%的高级军官理所当然的是阿拉维派担任,老阿萨德原来就是一名阿拉维派将领。叙利亚独立以后,与其它的中东国家一样,也都是军人政权。直到2000年老阿萨德去世,小阿萨德上台,叙利亚政权并没有发生变化。叙利亚有2300万人口,其政权掌握在两百多万人口的阿拉维派人的手中。
不过阿萨德政权意识到自己是少数族群,在对待不同教派和族群时,相对比萨达姆的完全依靠残暴镇压稍有不同。阿萨德政权使用怀柔手段对待其它族群,小阿萨德漂亮的妻子就是来自于逊尼派,叙利亚的国防部长贾西姆.弗拉杰也是逊尼派人。阿萨德政权对待库尔德人问题上,相对比较宽厚,没有像萨达姆那样的无情镇压,在中东国家中应该算是比较优待的。叙利亚发生内战,库尔德人首先的是建立武装自保。所以在叙利亚发生内战以来的这些年里,阿萨德政权的保垒相对稳定,没有内部兵变的发生。
三、阿萨德的什叶派政权,在叙利亚国内是少数派别。但是在外面却有一个中东大国什叶派伊朗是盟友,以及在中东地区的强势的什叶派武装势力。阿萨德政权在同为阿拉伯国家中比较孤立,但是能够得到伊朗和什叶派武装势力的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垮台,新伊拉克政权改由什叶派势力控制,给伊朗军事力量进入叙利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正因为阿萨德政权得到了伊朗以及黎巴嫩同为什叶派武装的外部有力支持,能够继续支苦苦撑。 阿萨德政权正因为有伊朗等外部支持,有效的阻击了极端恐怖组织的进攻,以及美国扶持的反政府武装的围攻,能够坚持到2015年9月俄罗斯出兵叙利亚。
综述、之所以阿萨德政权没有像卡扎菲那样不堪一击,在很短的时间内垮台,既有阿萨德本人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什伊朗等叶派势力的有力支持。运气肯定还是有的,谁知道2015年9月,俄罗斯为了转移乌克兰事件的国际视线,普京宣布出兵叙利亚,才使得阿萨德政权全面翻盘。而卡扎菲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在外部,都不具备阿萨德的条件。 如果没有阿萨德的内部核心领导,叙利亚政府在内战中能够溃而不散,等不到外部支援的那一天。如果没有伊朗和俄罗斯的外部军事力量支持,巴沙尔政权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