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之死(尤二姐之死,都是凤姐的错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尤二姐之死,都是凤姐的错吗?
尤二姐之死,只能说是有凤姐的错,但绝不能完全都怪凤姐。
凤姐把尤二姐接回贾府,为的是好看住尤二姐,再慢慢地找机会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凤姐的最初计划,是把尤二姐退回给她的原先订过亲的张华,然而并没有成功。恰好赶上贾赦又把秋桐赏给了贾琏,于是才顺水推舟,借刀杀人,最终导致了尤二姐的死亡。
可是我认为,导致尤二姐之死的主要原因,却是尤二姐的不自重。
在尤二姐和贾琏结合之前,尤二姐的所作所为暂且不提,可是她后来就连给贾琏作妾,都不是名正言顺的,是被贾琏偷娶在外面的,只是贾琏的一个外宅而已。
古人娶妾,也是得要经过官方备案认可的,不能自己说娶就娶,说不要就又不要的。而当时正值国孝家孝时期,贾琏是不可以纳妾的。
这就导致了尤二姐进了贾府后,连她的小丫鬟都看不起她,而她也没有底气为自己辩护,再加上本身就性格懦弱,怎么能不受气呢。
对于尤二姐之死,贾琏也是有责任的。
在二人的蜜月期,俩人倒是挺好,可时间一长,贾琏再看尤二姐,也不过是“马棚风”一般了,再加上新到手的秋桐,贾琏更是冷落了尤二姐。
尤二姐死后,贾琏虽然十分悲痛,但那一方面是可惜那个被打下来的男胎,另一方面,不过是发现死了的尤二姐,比活着的时候更漂亮了而已。
2、《红楼梦》中尤二姐究竟是怎么被逼死的,我没看懂,求教?
《红楼梦》里,尤二姐是被凤姐逼死的,具体章回在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原文写得挺明白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对照看看。
简单描述,大体这样:
贾琏勾搭了尤二姐后,王熙凤得知了去找尤二姐,然后带她去见贾母,许了个名分,之后尤二姐便和王熙凤住在一起。
这时贾赦又赏了秋桐给贾琏为妾,也带到了一起。王熙凤很懂人心,又会做戏,表面上和尤二姐"和美非常,更比亲姊亲妹还胜十倍。"暗地里却使坏,结果"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 指桑说槐,暗相讥刺。"而泼妇秋桐更是张口骂尤二姐是"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妇,也来要我的强。"
天天如此,"尤二姐听了暗愧暗怒暗气""淌眼抹泪,又不敢抱怨。"
而渣男贾琏此时和秋桐"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投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的开。那贾琏在二姐身上之心也渐渐淡了,只有秋桐一人是命。"
这时心机婊凤姐的计谋基本定下来,"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自己且抽头, 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
然后泼妇秋桐在贾母王夫人那里说坏话,然后"众人见贾母不喜,不免又往下踏践起来, 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
接着怀胎的尤二姐自然病了,然后就是想保胎的胡太医胡乱开药打了胎。此后,凤姐一边做戏又是祷告,又是送汤水给尤二姐,另一边又继续挑拨秋桐惹是生非,终日开骂。
天生软弱的尤二姐哪里受得了,贾琏心思又不在,她心下自思:"病已成势,日无所养,反有所伤,料定必不能好。况胎已打下, 无可悬心,何必受这些零气,不如一死,倒还干净.常听见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又干净. "
然后,吞金而死。
尤二姐为何会被逼死,已经有很多人分析过了,这里不再详述。只是可惜的是这么一位绝色美女,就这么没了。尤二姐的美,恐怕是红楼里都可以排进前五的,小说借胡太医形容其美,"胡君荣一见, 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
红颜薄命,实在可叹!
(我是六甲番人,闲暇时读读书,写写文章,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3、《红楼梦》中的凤姐害过几条人命?
谢谢邀请!
《红楼梦》中,作者描写了好几条命葬送在王熙凤手中,不过,我还是很想就那些葬送在王熙凤手中的性命作一个分析归类,有哪些是王熙凤刻意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有哪些王熙凤并不想死,却最终导致了对方死亡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法庭在量刑的时候差别非常大。
一、王熙凤执意要置对方于死地的只有尤二姐。贾琏偷娶尤二姐,对王熙是致命性的打击,远远超过前面她生日的时候贾琏私会鲍二家的。当王熙凤听了兴儿把前后经过一通汇报后,她回头瞅着平儿道:“咱们都是死人哪。你听听!”短短十个字,我们听出了凤姐的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下人们偷偷议论新二奶奶长得俊,脾气又比二奶奶好,贾琏又做得那么一丝不漏,下人们被拎过去干活她也没有发现,连平时一直求着凤姐的贾蓉也是帮手,瞒着凤姐不说,还帮着贾琏张罗,这让凤姐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她强烈想要知道那位新二奶奶究竟是什么样,是什么样的人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根基,而这样的威胁,哪怕有一点点存在的嫌疑,她都要把她彻底消灭。
所以,当貌美无脑的尤二姐遇到一心想置她于死地的王熙凤,毫无疑问就是死路一条。如果王熙凤用此法不成,相信她一定还会用别的办法,一定会跟对方干到底。
二、其他人的死与凤姐关系轻重各不同。张金哥死于凤姐爱财又爱面子。王熙凤操办秦可卿葬礼,住在了铁槛寺,铁槛寺的老尼净虚求她办事。王熙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这句一出来我们就知道,王熙凤以前应该也干过类似的事的,如果她要等银子使的话。我们看净虚是怎么激她的:“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象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王熙凤骨子里有男儿的性格,给净虚这么一激,豪气上来了。插手一办,结果张金哥和守备家儿子双手自杀。
或许,在王熙凤眼里不就是退个婚吗,不是马上就会攀上更好的枝儿了,为什么居然会自杀呢?这是凤姐没有想到的,至少,这样的事若发生在凤姐身上,她是不会自杀的。所以,她自然想象不到这样的后果。她只是喜欢钱,又好个面子,净虚一激将她就办了。谁知道竟害了两条人命。
贾瑞死于自己无法抑制的欲望。如果说张金哥之事凤姐还是有着比较大的责任的话,那么,贾瑞之死真的怨不得凤姐。
首先,自始至终,这件事是贾瑞先主动,凤姐没有主动撩他。贾瑞总是忍不住往凤姐屋子跑。多次没有遇上凤姐,可是他还是停不下自己的脚步。
其次,凤姐的第一次爽约,其实是对贾瑞的警告。那么冷的晚上,冻了一夜,把自己冻得要死,如果不是执迷,理当醒悟,可是,贾瑞这样有着执念的人,他醒悟不了。所以又有了第二次,又冻了一夜,再加上浇粪,贾瑞还是没有醒司。
第三次,跛足道人给他风月宝鉴,这是再一次想要救他,然而,终究不行。作者或许是想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沉沦在自己的欲望中无法自拨的时候,可能任何人都救不了他。
脂砚斋在评凤姐第一回捉弄贾瑞的时候,用到了“慈悲”二字,这“慈悲”就是希望通过这们的做法让他醒悟,可是他醒悟不了。
所以,贾瑞的死真心不能怪凤姐。至少凤姐没有想杀他,而是想救他。
鲍二家的上吊应该贾琏负主责。凤姐生日,贾母唤众人凑份子给她过生日,本来应该是欢欢喜喜的事,谁料贾琏却乘此机会跟鲍二家的偷情,而且是直接将鲍二家的带回了自己的屋子。凤姐酒喝至一半,内心的敏感度上升,回屋一查,果然坐实了贾琏偷情的事实。一通大闹,逼得贾琏不得不向她道歉,而鲍二家的最终以上吊自杀结束。
这件事怪凤姐吗?怪,如果她不闹,鲍二家的就不会死。可是,我们凡事都要讲个道理,任何事情都要追根求源,鲍二家的死责任主要还是在贾琏身上,如果贾琏不是那么花心,没有在凤姐的好日子里偷情,这出悲剧就不会发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凤姐也是受害者。她还不知道找谁诉苦去呢。
三、凤姐刻意想谋害张华成了未解之谜。凤姐前面因为要害尤二姐,让旺儿找到尤二姐已经退了聘的前未婚夫张华那儿,让他们出面告贾琏。可是,事后,凤姐又后悔又害怕,怕自己做的这龌龊事曝露出去成为麻烦,所以就命旺儿去把张华给消灭了,免得给自己留下祸害。
旺儿答应着去了,也回来复命了,但是,说得含糊,据推测应该是没有下手,这事儿就这样含混过去了,也让凤姐少作了些孽。
总结:凤姐手下所涉人命确实不少,但是,只有尤二姐是她刻意要置对方于死地的,其他人,凤姐都没有主观愿望想要害死他们,尤其是贾瑞,说是凤姐害死的是冤枉。凤姐虽然主观上想害死张华,最终也没有成事。我是苏小妮,跟你一起读红楼,聊一聊读红楼的感受。4、《红楼梦》中王熙凤死后,为何被用破席卷身扔到了乱葬岗?
很简单,因为没有人给她收尸,她已经众叛亲离了。
生前作威作福的贾府“女枭雄”王熙凤在死后,结局最为凄惨。在央视版的结局中,她去世后连一具棺材都没有,只是被牢里的狱卒用一张破烂不堪的席子勉强裹住尸体,就给扔到了郊外。
哪怕任凭郊外的财狼虎豹啃食尸体,也没有人安葬她,真可谓是“死无葬身之地”。
首先来说,王熙凤是朝廷的罪人,所以也没有人敢给她收尸。她不幸在破庙里病死了,身边也没有人出钱给她买棺材、置办后事。狱卒们为了图方便省事,只能把她的尸体扔出去了。
狱卒们拿着一张烂草席裹住她的尸体,已经算是对死者特别的“厚待”了。可怜的王熙凤,无论生前何等威风、何等精干,在死后两腿一瞪,居然连一副下葬的棺材都没有。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王家,后来嫁给了贾琏为妻。贾琏是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风流浪荡惯了,家里有了娇妻还不满足,常在外面勾三搭四,而且还偷偷娶了尤二姐养在外面。
王熙凤表面上不动声色,后来竟然用毒计逼死了尤二姐。
不过,王熙凤虽然管不住丈夫的风流生活,但是管理起府里的内务却是井井有条,尤其最受老太太的欣赏。她的性格泼辣,长得又妖艳动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敢出头,所以府里的下人们既怕她,但又敬重她的能力。
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女性人物,最后也难免落得暴尸荒野的下场,这正应了她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出自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王氏,自幼养尊处优,嫁入贾家以后又深得贾母的宠爱,在贾府手握大权,做事泼辣,人称“凤辣子”。
可是,她偏偏身处在四大家族由鼎盛步入衰亡的时代,她自己的命运也和自己家族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王熙凤在书中的结局是病死在贾府之中,此前她已经被自己的丈夫贾琏给休弃了,而她的娘家也自身难保。她用阴谋算计了别人一辈子,害死了不少无辜的性命,到头来自己却落得个孤家寡人、暴毙而亡的下场。
央视版根据判词的含义,特别修改了书中的结局,可能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体现贾家的落败和王熙凤的悲惨结局。在央视版《红楼梦》中,贾府败落以后,王熙凤因为犯有重罪,便与贾府的女眷们被收押在一处破庙之中,由朝廷派的狱卒严加看管。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偌大的贾府被抄了,财产也被皇家没收了。
贾家里的女眷们,有的被罚为奴,有的则被卖入青楼。而那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凤辣子”,最后拖着病体也在破庙里咽了最后一口气。
可是,回想王熙凤当初得势的时候,也是坏事做尽。她用尽了阴谋诡计,害了不少人。平时她克扣下人的薪水,用来发高利贷,从中牟利;
为了3000两银子,害死那对小情侣;自己管不住丈夫,却用毒计害死尤二姐;还有虐待、折磨贾府的下人们,欺负折磨道观的道士……
而她自己却说:“我是从来都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正是因为这句话说得太绝了,而她后面的结局恰恰印证了因果报应。央视为了体现王熙凤的悲惨结局,故意给她设置了一个“暴尸荒野”的下场,比书中的结局凄惨得多。
5、王熙凤究竟是怎么死的?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是在狱中病死的。王熙凤当年生巧姐落下了血崩之症,也没好全,后来怀了孕又小产,府中事务不能亲理,时常卧房休息,病情反反复复,落下病根。贾府被抄后,王熙凤作为贾府人也落在狱中,她放高利贷逼死人等恶行又揭发出来,贾府落败,有交情的富绅高官都不愿意淌浑水,外面无人可求,适逢寒冬腊月,心力交瘁至病。
狱中条件比之贾家极其恶劣,病重死在狱中也是有可能的。
王熙凤牵挂巧姐,刘姥姥来望她时,她跪下求姥姥帮她找回巧姐。刘姥姥也是个有情有意的人,后来变卖房产田地,将巧姐从妓院老鸨手中赎了出来。
她一生争强好胜不肯屈服,却没落个好,临了希望死后尸体送回金陵娘家,却不如愿,而被两个狱卒在大雪天里拖去了荒郊野岭喂了野狗。下场悲惨。不禁想起红楼中的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6、《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被贾琏休掉了呢?还是如书中所说死在了贾府?
如果按照曹雪芹的意愿把书写完,王熙凤是被贾琏休掉了。因为曹雪芹对十二正钗和十二副钗命运归宿都有题词。对王熙凤的题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势更衰。”“凡鸟”即是王熙凤,“末世来”就是说王熙凤生不逢时,她的到来是在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时期。“都知爱慕此生才”是说王熙凤八面玲珑,深得贾府上下特别是贾母的信任。“一从二令三人木”是说王熙凤在贾府里的三个阶段,一是服从,第二是她当了管家婆之后为所欲为,发号施令。第三“人木”即休字。“哭向金陵势更衰”是说王熙凤哭着回她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