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阿塞拜疆军队为何接受停战而不是一鼓作气拿下整个纳卡地区?)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阿塞拜疆军队为何接受停战而不是一鼓作气拿下整个纳卡地区?
根本就是利益与实力问题,首先是利益方面但,从战略利益上讲阿塞拜疆虽然没有完全占领纳卡地区,但从战术上讲已经占领大部分地区,比之前已经赚足了无论国土经济还是政治上的利益。
其次从实力上说,阿塞拜疆无论国土还是人口都是亚美尼亚的三倍,再加上阿塞拜疆是石油产国,国内有大量石油储备,近年来通过卖石油也赚了不少钱。反观亚美尼亚既没有资源,人口又是敌国的三分之一,地处高原,就是穷,虽然士兵意志可以,但还是打不过阿塞拜疆。但无论阿塞拜疆还是亚美尼亚在国际上都是弹丸小国,四周大国环绕,根本说不上话,假如阿塞拜疆继续打下去,受国际压力,土鸡国退出或俄罗斯的加入,恐怕连现在的既得利益都会失去,所以阿塞拜疆也只能看好眼前,流着口水放弃一部分。
2、俄大军接管纳卡,亚美尼亚群众“起义”,亲美政府会下台吗?
从阿亚之战的历史渊源看,亚美尼亚人是最早的原驻民。其曾经的国土包括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一部分。也是最早确立基督教为国教的古国。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欧洲帝国争斗中,数次被征服并成为附属国。致使其国力、人口和国土面积大幅委缩。
最早的阿塞拜疆人,是突厥游牧部落。他们信奉伊斯兰教。由于当时由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帝国的统治,使得他们得以驻足。按时间推算,他们应该是因被汉武帝军队击败而西迁的突厥人的后代。西迁的突厥人的驻扎地域,也包括了现在的土耳其领土。因此,现在的部分土耳其人也声称是突厥人的后代。也因此才有了土耳其支阿打亚的现实场景。
由于在历史、宗教和领土观念的不同,亚阿两国争斗不断,原因复杂。阿塞拜疆声称的争议地被亚美尼亚横切;亚美尼亚声索的争议地在阿塞拜疆境內。
小国争斗的背后有大国博亦的背景。美国现时正是总统竞选的关健时刻,根本无瑕它顾。土耳其愚蠢的击落了俄罗斯直升机,送给了俄罗斯出兵纳卡难得的借口和机会。
俄罗斯与土耳其,人种和信仰都不同,一个是曾经的沙皇帝国,一个曾经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做为邻国皆出现过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倒如,不久以前,土耳其击落了一架俄罗斯战机,并致飞行员死亡。以强硬、剽悍著称的俄罗斯人,就在全世界都在为土耳耳捏一把汗的时候,居然独自咽下了这枚苦果,未对土耳其进行军事报复。非常令人意外。
因此,俄罗斯出兵占领纳卡后,会力促现仼亲美政府下台,并扶植亲俄政府,将亚美尼亚作为纳卡基地的后勤保障国。而俄罗斯在纳卡的驻军,绝对是直抵土耳其总统后腰间的一把力刃。
3、在纳卡地区战败后,亚美尼亚的未来会如何?
在单方面的理论上,纳卡是个“独立”国家,亚美尼亚在纳卡战败,亚美尼亚只能在俄罗斯保护下战略收缩至纳卡本土,其他地区则丢给纳卡当局方面。可以预测,阿塞拜疆不依靠战争,基本上无望获得亚美尼亚总理签协议允诺归还30年前的领土。
经过纳卡战争的失败,亚美尼亚将彻底沦为“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俄罗斯的保护国,海关、边界、国防等只能依靠俄罗斯保护。尤其纳卡地区,只能转手由俄罗斯来保护。
这次纳卡战争的停战,纳卡事实上被三方瓜分了,阿塞拜疆成功收复纳卡南部和北部并推进至纳卡“首都”郊外的舒沙,亚美尼亚战败又放弃纳卡西部大片领土。这样,原有万余平方公里的纳卡只剩下约2000平方公里领土。但是,没有人甘心接受这样的屈辱,除非没有大腿可抱。如今,俄罗斯维和部队来了,纳卡只会寻求俄罗斯保护。
国小力弱的亚美尼亚实在没有多少实力讨价还价,因为战争的惨败,在国内亚美尼亚执政当局议长被示威者打得重伤昏迷,签停战协定的总理下落不明,协议答应给阿塞拜疆的领土实已成一纸空文。
亚美尼亚的未来在俄罗斯手中,纳卡的前途也在俄罗斯手中,阿塞拜疆应该见好就收,事实上(指收复了大片领土)和文字上(指文字上得到纳卡西部领土)的胜利它都有了,再用武力解决,就看俄罗斯答不答应了。
4、亚美尼亚割地了,到底割让了哪里?发个地图看看?
亚美尼亚确实“割地”了,因为刚刚签署的停战协议,亚美尼亚向阿塞拜疆队移交了克尔巴加区、阿格达姆区和拉钦区。持继了一个多月的纳卡冲突,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结。
战败赔地赔款,这样的事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较常见,在21世纪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今天亚美尼亚却令世人再一次震惊。
这次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战争伤亡惨重,亚美尼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损伤了人员,还要割地,他们从1989到1994年血战六年,终于占据了克尔巴加区、阿格达姆区和拉钦区。如今这些地区要眼睁睁送回阿塞拜疆的手中。
一、割让的土地亚美尼亚将要丢掉一半的纳卡地区。这一个多月来,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等国家的强力支持下,一直处于攻势地位,他们夺取了不少纳卡地区的土地,在这次签署的条约当中,并没有让阿塞拜疆把夺到的那些地区的土地让出来,言外之意,就是将这块地盘让给了阿塞拜疆。
这个地区包括阿格达姆和加沙赫地区,还有克尔巴加区和拉钦区,以及阿塞拜疆所占领的哈萨克地区的土地。这些地区加起来大约是卡纳地区的一半。原先控制的是下图橙色圈里的地区,现在只剩下紫色部分这一地区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不算战败赔地,因为在1992到1994的卡纳冲突中,阿塞拜疆也曾失去了大约13%的领土,这一次的战斗,不过是风水轮流转,双方的胜负易位罢了。不过是美尼亚归还了之前占据了阿塞拜疆的土地罢了。
二、无奈的决择这次签署的和平协议,亚美尼亚方面是十分痛苦的,但是评估了当前的军事形势,亚美尼亚不得不签下这份协议。因为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如果持续战斗下去,亚美尼亚恐怕会失去更多的土地。
再打下去,恐怕要失去了整个纳卡地区,现在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至少保留了纳卡的首都以及极为重要的宽达数公里的拉钦走廊。
亚美尼亚只是一个三百万人口的小国,无力支撑高昂的军事费用。这次纳卡冲突的停火,是因为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强势介入,亚美尼亚仅有的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大炮在冲突中被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摧毁了。
面对强大的对手,亚美尼亚很无奈,所以为了免得遭受更大的损失,他们的总理只好无奈地签下了这份条约。
战败后,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同时派出维和部队进入纳卡地区,他们很痛恨土耳其,如今却要看土耳其派出的军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活动,亚美尼亚人民十分愤怒,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即使前线部队心有不甘,号召亚美尼亚人民的支持,可是阿塞拜疆的军队有土耳其的扶持和训练,他们无论如何是很难反抗成功。
结语:这个世界依然改变不了那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战败就要割地赔款。无论是200多年前还是21世纪,这个真理一直不变。
对于我们国人来说,看他国的战争要反思自身的情况,强国必定要先强军!
5、怎么看待亚美尼亚在纳卡战争中失去了部分土地呢?
亚美尼亚只能这样割地:
1,自己的实力有限,打不过。
2,俄的安保承诺只对亚美尼亚本土有效,对纳卡地区无责,俄不会为纳卡牺牲俄方利益。
3,只有这样,还能保住纳卡首府及其连接本土走廊(实际上,这也是俄的功劳)。
4,如果继续打,输的更惨。
5,本来纳卡地区在苏联时期就划给了阿塞拜疆。
6,现状国际政治形势对收服纳卡并不现实。
结论:理性一点,就到这吧!争取下面谈判多争点利益。
6、土耳其白忙一场,俄罗斯为什么能“独占”纳卡地区?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原本是前苏联的加盟国。苏联解体以后各自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由于民族、领土等问题纠缠不休,发展到大动干戈。俄罗斯总统普京静观其变,不动声色。当看到外部势力染指其间,一声令下,三千人的维和部队驻扎其间,双方只有停火,还能咋的?
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妄想火中取栗,雷声大雨点小,也只有将个人已经伸出去的手缩了回来。埃尔多安心里明白,他所领导的这个亚欧大陆分界处的小国家,眼向西方,身在东方,骑在墙上,左顾右盼。怀揣恢复古奥斯曼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梦想。
毕竟现在是二十一世纪,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但其军事实力仍然不可小觑。普京总统手里掌握着仅次于美国的核武库,对于埃尔多安的小九九心知肚明。俄罗斯政府一出手,阿亚之争顿时息火,妄想火中取栗的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国际势力范围,外高加索山脉中的两个小国家发生领土争端,土耳其支持阿赛拜疆去攻打亚美尼亚,染指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俄罗斯以维和名义出兵纳卡地区,这下让埃尔多安明白了,继续骑墙,游走在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好日子也不是好过的。
世界面临百年之大变局,美国特朗普政府四年执政时间,将世界局势给搅的不得安宁。特朗普即将搬出白宫,但人走心不死,还想垂死挣扎卷土重来,挑战拜登的领导地位。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拭目以待,继续保持定力,观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特朗普的表演。(原创于:2020/11/30)
7、怎么看待亚美尼亚,有超过7000人返回纳卡地区呢?
亚美尼亚民族
血气方刚
宁死不屈
一.缺少国际强力援助
由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亲美
俄心存不满
尽管亚俄两囯签定过安全条约
当阿塞拜疆突袭亚美尼亚纳卡地区时
俄以纳卡地区非亚囯固有领土为由
按兵不动
美国内斗风起云涌
无暇顾及亚阿争斗
欧洲诸国实力不济
无力掺合
亚国孤军应战
二.阿塞拜疆实力不俗
阿塞拜疆经济远好于亚国
拿出大笔金钱扩军备战
土耳其??与亚国有世仇
竭尽全力支持阿国
出钱
出装备
出兵员
综合实力吊打亚美尼亚
三.亚美尼亚军事物资奇缺
从俄国新购的四架苏-30战机
仅买入战机
没钱购买弹药
战时派不上用处
成为废物
从俄国进口的旧式防空装备
无力打击犯境的亚国战机与无人机
三哥信口开河
吹嘘其防火炮雷达十分了得
亚美尼亚??信以为真
忍饥挨饿凑齐四仟多万美元交给印度
换回四部雷达
战端开启
这些雷达
胡指乱引
阿囯的射出的炮弹不知所踪
反而己方阵地暴露
遭到亚国炮火横扫
死伤惨重
四.平时军事训练脱节
战时手忙脚乱
指挥失措
战场收集情报有误
明明亚军遭重创
反而误认为亚军大获全胜
陷入盲目的乐观中
最终大败信息传来
当局惊慌失措
担心再遭重创
赶紧签下割地赔款条约
一连串的无脑行动
促成今日之被动局面
亚囯军民悲愤难平
心有不甘
七千多壮士
欲赴前线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故,风啸啸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凌远长著#
8、怎么看待纳卡地区烽烟再起,俄罗斯也没有拦住?
亚阿达成和平协议后
亚方民众并不买帐
自行组织游击分队
袭击阿军
阿军出兵剿杀
手段残忍
俘获的亚方武装分子
几乎全部遭杀害
进一步激起亚民众殊死抵抗
但是实力悬殊
阿方占据上峰
攻势更猛
俄军弹压不住亚方游击队
无法阻止阿军围剿
局势日益不堪
故,俄方一时无万全之策
#凌远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