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就是武汉吗(湖北是一个怎样的省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湖北是一个怎样的省份?
湖北?是一个大熔炉的省份。
一群人自称老乡却说普通话,基本就是湖北人。襄阳地区讲河南话,十堰地区讲陕西话,恩施地区讲四川话,荆州地区讲湖南话,黄石地区讲江西话,黄冈地区甚至就有英山县来自安徽,基本安徽话。湖北有代表性的方言也就是武汉话、黄冈话。
湖北教育很发达,武汉的大学数量应该说仅次于北京、上海,与南京相比毫不逊色,力压西安、成都、杭州、广州等地。但湖北的大学生却留不住,涌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发达地区。湖北的教育名扬全国,问题是湖北优秀师资从大学老师到中学老师都在外流。
湖北四季分明,既是千湖之省也是长江与汉水灌溉之地,农业发达。湖北工业经过晚清民国以来的发展,仅次于几个发达省份,武汉钢铁公司、光谷,也是赫赫有名。
湖北的发展有些郁闷,那就是武汉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省内“高处不胜寒”,没有可堪匹配的其他城市。看到广东的深圳、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苏州、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湖北有啥?
2、湖北有哪些城市属于大城市?
以市区常住人口百万为标准,襄阳和宜昌勉强算,其他的就算了吧。以相邻的湖南湖北两兄弟省份对比,武汉吸血左右太明显,黄冈只有黄州区,鄂州整个没多大还有一个超大的梁子湖,黄石稍大一点但整个地市就三个区划。孝感市区是孝南区,咸宁是咸安区,随州比鄂州区划还少一个梁子湖区,襄阳够大,宜昌够大,隔武汉远吸血吸的少,十堰还是受到了山区地形限制,恩施稍微偏远了,两个荆,荆州稍大,荆门也就两个市辖区。
湖南的长沙吸血作用也明显,但城市地理间隔相对合理,离得近的株洲湘潭反正一同发展了,北边门户岳阳有江口的便利,人口是过百万的,南边的支点衡阳是传统的大城市,市辖区至少是五个,上个世纪常住人口就超过百万。湘西的支点怀化,人口应该不多,勉强百万,益阳和常德应该是超过百万的,算下来比湖北梯次合理一点。
其实如果单论人口,如果放在河南,这一点就不合理,毕竟河南人口太稠密。反过来说,中心城市吸血作用,成都也是一例子,可能比武汉还明显。
武汉坐拥的地理优势太明显,但是解放后布局的国有工业基本发展不行,就算好一点也多是央企与地方利税没太大关联。倒是最近几年,一些大型生产基地进驻,带来一些拉动作用。但品牌的民营企业几乎没有,所以经济倾向于密集型产业,譬如富士康,凡谷,通用,东风制造,联想等等,现在在不遗余力的发展光谷新产业。
正是因为武汉的这种发展模式,对周边的地市形成了强力的资源吸纳,加之周边地市也缺乏特色产业支撑,所以,发展不起来是必然的结果。以咸宁为例,整个市区即是咸安区,依靠温泉盘活地方经济,常住人口预测不超过五十万。
3、湖北除了武汉还有哪个市发展快?
除了武汉,那就是襄阳和宜昌了。
国家城市发展战略决定了在湖北,除了武汉,只能是襄阳和宜昌。从前几天山东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就是要发展大城市,并带动其辐射能力,所以湖北肯定要大力发展武汉的。武汉在湖北一家独大局面将成为常态,能够勉强追在老大哥后面的就只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阳和宜昌了。所以,根据目前城市发展形势来看,除了武汉只能是襄阳和宜昌。从前两天湖北省政府报告可以看出,报告里面除了武汉,主要提及的是襄阳和宜昌,其他市州表述都不多。
襄阳和宜昌有底子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襄阳和宜昌的排名位列第二和第三,GDP超过了数十个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底子还是有一些的,GDP在全国位列五十多位,可以说算是中西部地区耀眼的明星了。襄阳工业已经改变了“一靠军工,二靠东风”的局面,制造业发展迅速。宜昌坐拥三峡和葛洲坝等战略资源,发展旅游业,成绩斐然,在全国的知名度较高,有时候名气甚至超越了拥有丰厚历史底蕴的襄阳。襄阳和宜昌各有各的优势,都凭自己的优势在全国留下一席之地。
襄阳和宜昌应携手共进襄阳和宜昌网友经常互掐,实属不该。同是一个爹一个妈的孩子,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打造出湖北城市发展的金名片。我预测宜昌2018年GDP应该在4000亿以上,襄阳2018年GDP应该在4400亿左右,但是这远远跟不上老大哥武汉的一万五千亿。湖北省的目标是:湖北经济分三份,一份是武汉,一份是襄阳和宜昌,其他市州为一份。襄阳和宜昌必须携手同行,两城GDP总量之和应该与武汉GDP相当才算合格。
最后,祝襄阳和宜昌发展的越来越好!
4、有武汉网友及湖北网友吗,能不能说说您那现在的情况?
首先谢友关心。总体情况是森严壁磊,但也按步就班。森严壁磊是防此遗漏,按步就班吃喝无忧。中央的重视,地方政府的决心,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武汉人民也是有觉悟的,积极配合。感谢大家的关心,谢谢大家!
5、湖北的省会一直都是武汉吗?你认为武汉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安徽、河北以及河南都是曾经更换过省会的省份。省会的变迁,一方面是新省会交通地位的上升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也是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河北原来的省会是保定,从1669年开始,保定一直是清代直隶总督的驻地,也就是省会所在地,民国时期,虽然军阀混战,但是保定依旧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新中国建立后,河北省的省会几度变迁,先是保定,后又迁到天津,随后又迁回保定,最后于1968年,正式迁往石家庄,保定结束了近300年的省会历史。河北保定
失去省会之后的保定,应该说发展多少还是受了很大的影响,虽然靠近京津地区,但是并没有因此就享受到京、津地区的繁荣。GDP总量在河北处于中等水平,而增速则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保定为何失去省会的地位?在很多外人看来,石家庄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也是一个火车拉来的省会。诚然,石家庄能够在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确实和铁路交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必须也要看到的是,保定在近代历史上,铁路修建并不落后于石家庄,保定的交通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要说石家庄为什么兴起,当然与交通有关,但是要说为什么能取代保定成为省会,单纯用交通来解释,就不那么合理了。
相对于其他的省份,河北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由于地处京、津地区,河北省的行政区域相对分散,似乎省会放在任何一个位置,都难以辐射全省。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城市环绕着京津地区,如果设置省会,那么其他的地区显然是偏远了。若设置在秦皇岛,那么更多的地方都远离省会,设置在邯郸、邢台、衡水等地,北部又远离省会。石家庄被设置成为省会,虽然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是也是唯一相对合理的选择。对于保定来说,失去省会带来的影响确实还是不小的,不过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雄安新区的设置,必然会给保定未来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安徽省也是一个更换过省会的省份,最早的省会(安徽布政使司)设置在江苏南京,因为当时安徽的官员赖在江宁不肯走,一赖竟然赖了近100年的时间,直到1760年,布政使司才从江宁迁往安庆府,安庆成为安徽省省会的驻地。安庆能够成为安徽的省会所在地,一方面是因为安庆是沿江城市,在水运为主的时代里,任何陆上的城市交通地位都不足以与沿江城市相比。另一方面安庆相对远离南京,也让安庆设置为省会具有现实的意义。清代的安徽,虽然经济上整体不如江苏,但是总体上还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是大清朝钱粮赋税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安徽安庆
但是到了近代,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安庆的交通地位逐渐落后,淮河沿岸的蚌埠,因为铁路的通车,迅速成为皖北的工业重镇,靠近南京的芜湖凭借着地理上的优势,以及较早的对外通商,也日益繁荣。安庆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位置,不仅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的交通联系,更换省会也是历史的必然。
安徽合肥
新中国成立后,省会最终还是进行了调整,没有留在安庆并不出乎意料,但是也没有设置在蚌埠,也没有安置在芜湖,而是迁往了皖中地区的县城合肥。实际上,省会迁往合肥的决定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决定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对于安徽这样一个地跨江淮的省份来说,省会放在淮河流域就糟蹋了长江,放在沿江,又不利于北方的发展。只有设置在合肥,才是对安徽最有利的安排。
但是安徽今天发展的怎么样,这个不同的城市,恐怕意见就差异很大了。在笔者看来,优先集中发展某个城市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毕竟安徽和很多中西部的省份不一样,位置比较特殊,东边是强大的长三角,西边是中部的龙头老大武汉,安徽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人才只会不断的流失。所以优先发展自己的省会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年复一年的只发展一个城市,而且发展的最终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全省的老百姓去买房子,去买商铺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今天的安徽,虽然GDP总量差强人意,但是人均产值全国垫底,这恐怕也是众多网民感到不满的最大原因,如何加快发展,某些人确实应该好好思考思考。
湖北省行政图
与河北和安徽相比,湖北省的省会一直都在武汉。武汉自元代设置行省以来,就是地区的行政中心。明清时期,武汉是湖北省省会的所在地,一直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自洋务运动以来,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源地之一,今天的武汉也是目前国内首位度很高的省会之一。说句题外话,每当安徽的网民攻击省会优先发展自己时,维护合肥的网民就会把武汉、成都这样的省会拿出来当挡箭牌。
湖北省地形图
武汉不同于安徽,安徽皖南虽然多山,但是沿江及以北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平原,各地的条件都是非常不错的。而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地势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的过渡之初,湖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区,条件较差,只有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地理条件比较优越。作为江汉平原的中心,又是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加上南北向的京广铁路穿过武汉,这样的城市不作为省会,还有哪里更适合设置省会呢?
总的来说,省会只是一个省行政中心的驻地而已,本身与下面的兄弟城市并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地方,集中发展也好,均衡发展也罢,必须要根据本省的特点合理选择,而不是单纯的套用。省会一旦选定了位置,就应该团结在省会的周围,搞好当地的经济。省会也应该对本省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头的作用,切切实实的改善民生和生活水平。然而今天很多无知的网民,天天在网上无事生非,地域攻击,开口闭口这个地方好,那个地方垃圾,这个省会好,那个省会垃圾,这样的做法,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6、为什么很多湖北人(即使非武汉人),对武汉充满自豪感?
虽然我们不是武汉人,但武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一的一部分。武汉强证明咱们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者每个省会城市都会是每个省的骄傲,没必要拿这个事来写文章
7、有湖北武汉的朋友们么?可以说说武汉现在的情况吗?
时间:2020.2.14
地点:江岸区后湖大道某小区
人物:一个人
场景:小雨 微冷
在家自我隔离第20天,一切正常。社区刚来过电话询问体温,嘱咐保重。小区内和能看到的马路上没有一个人,一片寂静。仿佛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室内电视开着并没有看,有点声音感觉好一点。关于疫情的信息来源也是手机和电视,自从方舱医院设置后,感觉防控收治的力度逐渐加大了,一定会好起来的,相信祖国和政府,借用朋友圈里的一句话:不想烟花三月下扬州,只想烟花三月能下楼。最后祝大家一切安好,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8、湖北、武汉和意大利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从爆发时间上看,湖北武汉疫情的出现时间最早,意大利疫情在武汉之后,但是这事我们表面上看到的现象。如果要追溯病毒的家族,就要对病毒进行DNA测序,分析其家族传播历史,以代进行划分,这样我们可以从源头上追溯到病毒从何而来。
9、武汉比长沙大吗?
楚天君对武汉更了解一些,如果在城市定位上,你问我武汉算不算“大城市”,楚天君可以自豪地告诉你,武汉已经是超大城市了!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其中提到,要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实现上中下游协调发展。
什么是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是中国官方划分城市规模的分类之一。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到,要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的引领作用,发挥合肥、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大城市对地区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
截至2014年末,中国只有六座超大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这一次武汉位列超大城市,并发挥引领作用,武汉也将因此迎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国务院给武汉的定位是: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所以,我们讲到城市定位的话,看起来武汉似乎更“大”~~~~~~~
但是,武汉和长沙的面积到底谁大?
楚天君查询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武汉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 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6.62万人。
但按行政区域来说,长沙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设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9个省级园区,总面积1.1819万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764.52万。
所以,长沙的总面积看起来更大呢!这也是挺有趣的一个发现!
好,最后再来展示下我们大武汉的“大”~~~
武汉的地图优雅霸气,地处华中腹地,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来张大武汉的美照 ☟
还有我们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人,居全球城市第一
为大武汉点个赞吧!
(编辑 魏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