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服装(可以简单评价一下ZARA、H&M、UR这三个快时尚品牌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可以简单评价一下ZARA、H&M、UR这三个快时尚品牌吗?
ZARA,H&M,UR这三个服装品牌,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快时尚品牌。以方便,快捷,时尚,综合性流行元素为基地的销售模式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深受喜欢!今天小编就来评价一下这三大品牌的各自时尚特点吧!
LOOK:ZARAZARA的品牌走的是欧美路线风格,从服装款式可以看出这个品牌有着很浓烈的中性欧美风,并且每一季的新品紧跟时尚元素的同时与复古气息融为一体,这也是所以你在ZARA的店里会经常看到很夸张很有个性的单品,ZARA里的裙装,经常会有晚礼服的款式,也是很多明星经常光顾的品牌卖场!对于喜欢个性另类的时尚达人ZARA可以满足你对时尚的好奇心!LOOK:H&MH&M的时尚风格相对于ZARA就清新甜美了许多,可以说更加贴合亚洲人的时尚审美,单品设计时尚简约,百搭休闲,可以让你随心所欲搭配出时下的流行元素。没有ZARA的视觉冲击力强烈,也可以称之为时尚的清新主流风格!喜欢走清新路线的文艺时尚达人可以选择这款品牌,更加接近消费者的审美消费观。LOOK:URUR的品牌设计风格相对ZARA和H&M来讲又清新雅致了不少,更加符合大部分的普通审美消费观,为什么这么讲呢?从以下款式风格上就可以看出,设计理念温和清新,没有很鲜明的个性元素,路线有点优衣库的风格,所以也是一些文艺时尚达人的首选,风格时尚清新,简约休闲,比较好搭配容易接受!那么从ZARA,H&M和UR的消费价格上看,ZARA略微高一些,如果是新品上市,三者之间价位是不差上下的。当然要看款式的设计,还有面料,都有不相同的地方,所以价格不能统一作出准确的定位比较。其次,三大品牌都有打折季,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单品,也算是赚到了,所以喜欢这三大品牌的时尚达人可以在打折季的时候去扫货,收获肯定是美美哒!看完ZARA,H&M,UR的三大快时尚品牌,喜欢追时尚风的小可爱们你们喜欢哪一个品牌多一点呢?是什么原应让你喜欢这个品牌呢,分享在评论区里让更多的小伙伴来做参考吧!
【关注】:三也小姐姐,打开我的穿衣搭配,给你最新的时尚理念!
关注越多,收获越美!
文:三也小姐姐(原创首发)
图: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方删除)
2、求推荐少女服饰品牌?
给你推荐的都是快时尚品牌旗下的年轻女性副线品牌,欧美的Monki、Pull&bear、Bershka,日韩的Gu、teenie weenie。对于学生党和初入职场的女性都是不错的选择。
3、想穿品牌服装,兜里的钱又不多该怎么办?
hello,各位小仙女,我是变美酱。想买品牌服装,但是钱又不够怎么办?品牌服装并不全是价格昂贵的,也有很多物美价廉的快时尚品牌,穿上身也很有大牌感!
bershka这是一家我很喜欢逛的品牌服装店,一进她家的店铺就会感觉到满满的高级范。每款单品都很有设计感,款式更新速度快,穿上时尚又高级。价格大都在100到300之间,基本都是可以消费的起的。
pazzopazzo是台湾的一家快时尚品牌店,她家的款式整体来说偏简约日系,很适合学生党们,穿出去甜美可爱又不容易撞衫。价格优惠,100到400之间,不过运费有点小贵。
chuu喜欢韩风??的小姐姐们可以选择这家品牌店铺哦。她家的整体风格偏小清新,充满青春活力范又不失小性感。很多韩国欧尼都是她家的粉丝哦。价格100到400之间,因为是韩国直邮,所以邮费有点小贵。
UR相对比zara,hm和优衣库,我更喜欢的还是ur的服装,它会比前三者更有设计感和时尚感,风格十分多元化,款式多多。ur实体店基本在各大商场都会有,价格比较实惠,直接也很不错。
好啦,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小仙女们带来帮助。我是变美酱,每天都会为你们解答穿搭问题!(本文来自于变美酱原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4、我22岁,穿衣风格还停留在初高中,有什么成熟气质的服装或店铺推荐么?
到了22岁,就应该穿一些时尚成熟的衣服了。不应该让人觉得自己还有一点小家子气。但是也可以穿些青春靓丽的衣服。
我也给大家推荐一些成熟气质的衣服。
碎花衬衫➕直筒裤➕小皮这款搭配很适合22岁的女生,尤其是想要换风格走成熟路线的女生。
这款碎花衬衫特别的好看,他的设计亮点在于前面的波浪开口,他的领口也是以波浪形式为主的设计非常的好看。再搭配阔,腿裤非常有青春感。如果想要非常成熟的话,可以搭配一双小皮鞋。
碎花一字肩衬衫➕高腰长裙➕休闲鞋这款套装是以蓝色为主。非常的清新,自然蓝色的碎花一字肩衬衫,不仅能展示自己的好身材,而且而显得特别的成熟。再配上高腰长裙拉升自己的腰线可以完全的显示自己的腰身。
涂鸦短袖➕高腰宽松短裤➕休闲鞋这款搭配真的是我最喜欢的搭配,不仅青春靓丽,而且又不是成熟稳重特别好看。
涂鸦短袖他的设计亮点就在于他的涂鸦。黑色的短袖上搭配涂鸦非常让人眼前一亮。再搭配高腰短裤能够完全拉升自己的腿长,不仅能够显示自己的腿长非常的好看哦。
这就是我的推荐哦?!
喜欢的请多多关注!
5、ur是快时尚品牌哪个国家的品牌?
UR (Urban Revivo)其实是本土快时尚品牌,发源于广州。06年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进中国那年UR成立,创始人为服装零售和代理商出身,早前到欧洲等地考察初识Zara品牌模式,并意识到“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空白;于是06年从零售档口到自有品牌,成立之初即以Zara为标杆,主打上新快,款式多,价格低等快速时尚模式,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第一家门店。
之后UR在全国相继开店。记得10年到上海开店,我当时采访了他们品牌创始人还撰写了一篇被各网络媒体广为转载的新闻稿。那时UR上海第一家旗舰店开在淮海中路华狮广场,当时选址很有意思的是在华狮广场与它比邻而居的正是Zara,马路对面思南路口的是H&M,附近还有Me & City,C&A等品牌,所以当时这段淮海中路几乎可以视作 “Fast fashion”品牌们的汇聚地。
当时UR还处于开单体门店和品牌摸索的阶段,主要是通过广泛的货品采购系统和设计师合作提供样板,对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每周内可以有50-100款的更新。另外和法国咨询公司合作,在产品企划和定位方面提升国际化形象。
11年之后开始有资本进入,UR进入快速发展期。在供应链方面,UR以“快时尚”模式为核心,形成男,女,童和配饰的全品类运作,同时以周为开发周期,每周上新,对市场流行快速反应。从开直营店到后面中国特色的加盟店体系,到16年底,10年间开店已达160家。
从16年底开始,UR在新加坡开出第一家海外门店,18年据称要在伦敦开出旗舰店,之后会以全球市场为重,并每年保持一定开店速度。
06年到16年是中国服装市场受到海外快时尚品牌巨大冲击的十年,而UR作为非常难得的本土品牌中的快时尚品牌模式,成功发展并获得规模化的体量,未来值得期待。
6、中国的年轻人都喜欢什么牌子的衣服?
1⃣️平价品牌:Zara、H&M、Uniqlo、Nike、Adidas、Li-Ning、Champion、BM…
2⃣️潮牌:supreme、bape、palace、ripndip、c2h4、clot…
3⃣️奢侈品牌:Gucci、Burberry、LV、Fendi、Givenchy、Off-White、Kenzo、Maison Margiela、Alexander Wang、Comme des Garçon…
7、为什么我觉得优衣库GAP、H&M这些品牌的衣服质量特别差?
没错,你提到的一些品牌衣服质量是相对差,这些品牌有个共同的名称叫“快时尚”。
从06年Zara进入上海南京西路开首店,07年H&M进上海淮海路开首店,10年来这些快时尚品牌在中国随着商业地产和购物中心的高速扩张跑马圈地,构成了我们服装消费的庞大基础部分。而消费者从最初对这些外来品牌的追捧到今天的理性看待,这一模式也慢慢显现出市场的疲态和口碑负面性。
快时尚的核心就是“快”,代表上货时间快,紧随潮流和低价。上货时间快意味着存货周转率、产品开发更接近销售季节,甚至在当季开发。而流行指这些品牌并不创造时尚,只是快速复制时尚。价格低廉的基础是全球供应链的建立,低价劳动力造就更低的价格。
很简单,在你需要的廉价后面,是全球不透明的供应链下的层层分包,代工厂商为了接单只有进一步压缩成本保证自己微薄的利润,而这个环节很容易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郊区萨瓦尔镇的“拉纳购物中心”(Rana Plaza)发生了大楼倒塌事件,事发时正在制衣厂工作的3000多名工人遭遇了灭顶之灾,现场死难者达1100多人,受伤者超过2500人。这场悲剧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大的服装产业灾难。
作为全球品牌代工生产廉价服装的最大出口国之一,这座原本应该是6层楼的商业广场,由业主擅自改造成9层楼的厂房大厦,分租给多家利润微薄的小型服装代工厂。此次事件所牵涉到的,包括Zara的母公司的Inditex、西班牙时装品牌Mango、英国廉价时尚品牌Primark、大众品牌Matalan、沃尔玛、意大利服装零售商Benetton、美国零售商J.C.Penney等等。在消费者对低廉价格的要求背后,就是血汗工厂和甚至不质检的现实。
快时尚品牌也非一概而论,比如Zara的母公司Inditex本身就是快时尚的建构者,其在模式上的竞争力是其他品牌无法抗衡的。我早前参加一个论坛有幸聆听优衣库老板柳井正谈到最初是希望优衣库成为Gap这样的企业,之后优衣库定位于高品质与低价格,以精选的无缺货断货的基本款为中心的商品构成。而中国有着非常好的合作工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相对而言,优衣库的品牌还是属于质量有保证的。至于Gap,算是第一代将休闲服大众化商品作为卖点的自有品牌零售商,近年来产品越来越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变化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