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曾仕强讲易经(看了很多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演讲的视频,他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看了很多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演讲的视频,他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吗?
绝对的、全部的正确不是某个人随便评论的。其观点正确与否跟判断人的立场、角度和目的有关。
但是,其很多观点对人类长久发展有利、对人类和谐相处有利、对树立正气有利,其倡导人们走正道、倡导人们崇德向善、倡导人们修己安人,这些导向无疑是正气人们赞扬的。
2、曾士强真的是《易经》大师吗?对此你怎么看?
易经预测的精髄是中庸,五行排列组合,生克制化以平衡为佳。曾仕强却认为越旺越好,岂不知太旺会生禍,旺到无救便有生命危险。连这点基本常识都不懂,怎称大师?他只能骗不懂易经的人,是凡学过易经的人,都曉得他是一个伪易学者,靠名气骗人。
3、《易经》哪个老师讲的最好?
要说易经讲得好,就只有曾仕强了。不过,其他几个也有他的长出,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因为,他们用易经结合的功件不一样。不过,强烈推荐曾仕强。呵呵
易经谁讲的比较好?
李发海 潘树深 张述任 刘玉圣
陶思潮 张宝祥 桂海杰 谢腾
张雷雷 潘长军 倪春辉 郑富国
林道明 周森 东方跃明 黄国洞
何子文 郭骐榕 商易道长 李东秀
付易昌 王瑞民 任东升 赵学哲
鲍磊 王晓鹤 玄贞子 陈品元
中国讲《易经》最好的学者是哪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
哪个讲师讲易经讲的好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香港预测师绍伟中,深圳连山易国学堂会长博尔朵,他讲的七星阵非常简单实用,还完整
易经谁讲的好
个人认为:要说讲的通俗易懂,只有曾仕强先生讲得好了。央视网十频道百家讲坛有视频。
周易谁讲的好
莫亚讲的四柱预测深入浅出,容易听懂。
中国哪个讲易经讲得好一些
张延生教授曾兼职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还是炎黄道家文化研究会会长…他是改革开放后较早讲易经奥秘的人……
讲易经,谁讲的好
个人认为:要说讲的通俗易懂,只有曾仕强先生讲得好了。央视网十频道百家讲坛有视频。
讲周易的哪本最好?
黄寿祺、张善文师徒合作的《周易译注》,这里面集合了很多大家的观点,是我知道的最全面权威的,适合入门。
曾仕强这丹一家之言,对已经入门的人可兹参考。
4、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智慧》是不是同类书中最佳的?
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了20集易经的智慧,这对普及我们传统文化易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以前不懂易经的人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后来又推出《泰学·易经的智慧》非常系统的讲易经六十四卦以及《易传》做了讲解。
《易经的智慧》这部书说老实话我没看过,但是他的视频讲座我是一集没落全看完,讲得非常通俗易懂,确实是易经入门级别教材中的佼佼者,我同时也看过台湾傅佩荣老师解读易经的视频教材,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没有比较就发现不了差别,这二人都是学者。
如果就易经入门级别的书籍中,《易经的智慧》我觉的算的上数一数二的。但不可以精读,看他一系列的视频教材,后我掌握了易经的很多基础知识,但是在应用上我们还的好好参考其他易学著作。
5、为什么易经大师曾仕强要反复强调“三季人”的概念?
「三季人」这故事,不知出自哪里。但这无非是《庄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以及「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意思。
当然,我们在这里完全抛开庄子,也能有很多有意思的角度。
一、无知与普遍性并不是无知就是三季人。无知且隔绝自我,才是三季人。
没有人知识是完备的,也没有人能代表终极真理。每个人都有有无知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因为别人在某些知识上的欠缺,言论出现某些错误就说人家是三季人。
他虽然有知识上的欠缺,虽然某些言论出现了错误,但他接受别人的不同观念,反思自己的观念。他不隔绝自我,能随时修正自己的知识、言论和观念。这种人怎么会是三季人呢。
我们判定别人为「三季人」,因为那人蔽己知,不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把自己固有的观念视为天然正当,实际上也就是把自己固有的观念当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原理。这种普遍性是排他的。
我向来都觉得如何如何,没有别的可能,我也不会反省自身,我就是正确。这种自我的隔绝状态,才是三季人的特征。
你拿自己的一套观念来规限世界,规限所有人,坚守自己的普遍性原理,没有反思的精神。这就是三季人的特征。
同样的。你拿自己的观念来规限世界,规限所有人,没有反思的精神,隔绝自我,凡是和你不一样的人都被你安上「三季人」的帽子,这就是典型的「三季人」特点。
并不是你说别人「三季人」,你自己就不是三季人了。有时候你以为别人「夏虫不可以语冰」,实际上你自己才是夏虫而不自知。这也是常有的事。
鲁迅先生就曾说,「世道浇漓,人心日下」这类话,「不但针砭世人,还可以从『日下』之中,除去自己……连杀人放火嫖妓骗钱以及一切鬼混的人,也都乘作恶余暇,摇着头说:『他们人心日下了。』」
二、普遍与相对人们用起「三季人」这个词,也不过是说别人是那不知晦朔的朝菌,是不知春秋的蟪蛄,是不可语冰的夏虫,是不可语海的井蛙。
你是「三季人」,所以我不理会你说什么。这自然是很好用的法则。从这个角度上也可以阐发出很多道理来。都很好。
但这实际上和说「你是傻逼,我不理你」是一样的。「不要理会傻逼」,话很糙,没什么意义。「不要理会三季人」,话看上去高级了,可这和「不要理会傻逼」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多余的意义呢?
「三季人」和「傻逼」一样,成了一种流通社会的普遍性概念。而这种普遍流通的概念的问题就在于,它总会造成纷杂的相对性。
我们都知道「三季人」,都知道不必理会三季人,但对于什么样的才是「三季人」,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结果就往往是,我看你是三季人,你看我是三季人。正所谓我看众人皆傻逼,料众人看我亦如是。
任何普遍性的原理和概念,总会造成万殊的相对性。「物极必反」是一个普遍原理,可人们对「极」的界定却是千差万别的。「不用理会三季人」,是人们新学到的知识,可是对「三季人」的界定又是千差万别的。
三、经验、理性与神在平常的语境中,「三季人」意味着低级、愚昧,「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就无知嘛。
可是,三季人根据他的切实经验而言,这经验对他而言是真实的。所以,三季人说只有三季,实际上是一种建诸经验和理性的说法。这样的态度似乎没什么值得鄙夷的吧。
一个理性的人,我们会说,这世界上没有神。有神论者就说,这世界上是有神的。你说没有,因为你是三季人,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凡人不可以语于神。你无知嘛,感受不到嘛,你就说没有。所有非有神论者都是三季人。
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应该相信什么以及如何相信。显然,经验、理性和逻辑是这些问题的核心。
三季人根据他的经验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一年只有三季,正如很多人根据他的理性判断,这世上没有神存在。这不是同一种思维方式么?这是值得嘲笑鄙夷的思维方式么?
四、以上所言,是对「三季人」这种故事的旁支引申,引申到一些有意思的角度而已。我当然也承认三季人的惯常理解也是有道理的,并且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用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