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我们十五个(当年腾讯的节目的“我们十五个”,后来怎么样了?)

我们十五个(当年腾讯的节目的“我们十五个”,后来怎么样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当年腾讯的节目的“我们十五个”,后来怎么样了?
  • 2、东方卫视“我们15个”简介?
  • 3、平顶之上 《我们十五个》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 4、中日韩等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会对亚太及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 正文

    1、当年腾讯的节目的“我们十五个”,后来怎么样了?

    没有了!这是当时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也希望自己做网络真人节目的尝试。但是当时这类节目不想现在这么火爆!其实最关键的是这类节目离不开卫视的推动。

    看似互联网视频服务商发展不错,其实大银幕(电影)小屏幕(电视)的受众还是最具基础的。现在还没有几个互联网视频节目的时段收视率、广告投放超过电视的。这主要体现了电视固定时间播放导致追剧的集中效应,而互联网的个人收视习惯导致集中效果降低。但互联网的长效比较好!

    而要说明的是真人秀节目和成长养成类节目更适合家庭(多人同时)观看,而互联网观赏时少了家庭同乐的感受!这也是很多互联网视频提供商容易忽略的。所以《奇葩说》这类适合个人性情投入的节目就广受欢迎。包括当年270的各种探险。这类节目适合一个人看,然后一堆人聊。而跑男、极挑、新声音、诗词大会什么的等就适合一家人热闹看边看边聊,哈哈一乐过个愉快的周末!

    2、东方卫视“我们15个”简介?

    大型生活实验节目 《我们15个》第一季平顶之上是一个大型生活实验节目。2015年,15位背景迥异的陌生人,将暂别过往,从零开始,在荒芜的平顶之上共同生活一年,在极其有限苛刻的资源条件下,努力生存乃至实现他们的理想生活方式。

    3、平顶之上 《我们十五个》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我们15个》是腾讯和东方卫视一起做的大型类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的综艺节目中也是开了先河,据说出资巨大,前期工作准备的非常充足,又有腾讯这大亨每天的宣传和东方卫视的播放,按道理来说这个节目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那么节目到如今已经是一盘散沙,被停播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15个》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群体,一群陌生的人在一起创造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五点:

    一、应该有某种程度的群体存在的连续性。(这方面没有问题)

    二、群体的个别成员应该对群体的性质、机构、作用和能力形成某些明确的认识。(这个方面节目组也许宣传到位,但是大家还是各怀目的上的节目,所以人选上面出了问题)

    三、该群体应该和其它类似而且在许多方面与他不同的群体发生相互的作用----也许以竞争的方式。(这个节目组的策划没有做好)

    四、该群体应该具有传统、习俗和习惯、特别是诸如决定它和其它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方面无)

    五、改群体应该有明确的结果---体现在其它成员的作用的专业分工上。(士农工商都有,但是无明确分工和统筹).

    满足了上面的五点就是一个组织化群体的基本条件,没有满足这五点,那么群体就会变成非组织化的群体,一个非常组织化的群体会是不可能长久存在,这是节目失败的第一步棋。还有没有办法挽救?答案是有,如何挽救?就要从群里心理的组建开始,怎么组建呢?要找一个群体领袖,那么群体领袖是老鬼吗?错,领袖就是导演于哲(领袖没有那么好做,怀疑于先生已经在厕所哭晕几次),那么领袖需要必备什么素质?三点:

    一、其个人的素质必须适应群体的需要。(第一条完全没有)

    二、为唤起群体的信仰(信仰不光是阿弥陀佛念念,主啊主天天叫一万遍,乌托邦本身也是一种信仰)他本人必须被强烈信任入迷地支配者。(第二条没有)

    三、他必须拥有强烈并施加于人的意志,该群体---它没有自己的意志---能从他那里接受意志。(开了N次电池房会议,没有前两条的满足,第三条无从谈起,会开死人也没有用)。

    这是节目第二个非常非常失败的地方吗,所以15个里面的心理学家都是半吊子,水平跟我一样。说完群体领袖,现在来讲讲如何建立群体的团队,一个团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个体 呢?也必须满足个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四点:

    一、个体之间彼此有某些共同的东西。(这个在团队建造初期人选上出现大问题,选的每个人都很有性格特点,性格鲜明视觉会有看点,但这也是团队建立的大忌)

    二、对某一对象有共同的兴趣。(这方面从搞小团体看来,不统一)

    三、某种情景中相似的情绪倾向或相互影响。(这方面谭阿姨,凡凡,花姨组建有,其他的我保留意见)

    四,心理同质性程度越高,心理群体越容易,并且群里心理的各种表现也就越显著。 (在这点上,刘洛汐进入一个新的,有目标的团队就是一个严重错误,此人行动力强,鼓动性强,报复也强,团队意识完全没有。我们不能说这种性格不好,单打独斗她觉得是行的,但是团队初期的建设这种的人进入会急剧分裂团队,起到无可挽回的效果)。

    上述是一个成功团体的构成的基本要素,那么现在这些要素达到的部分很小,那么平顶现在基本是属于非组织化的群体,非组织化的群体会出现什么情况,相信大家已经看到:情绪,冲动,不一致,缺乏自我管理,容易被人控制、没有责任感等等、如果不是节目组的控制,其实平顶上面出现在完全失去理智,野蛮的行为出现,不是个人素质不高,而是非组织化群体必然出现这些情况。

    4、中日韩等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会对亚太及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大利好。对于印度和台湾省来说,利差。

    这里面有两点利好:

    第一点:中日韩自贸区一直在谈,但是一直没有谈成,这背后可能美国作祟比较多,今年比较走运,由于美国大选一团糟,拜登和特朗普吵的不可开交,特朗普总统宝座都保不住了,那还管得了什么RCEP,这可能是谈成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RCEP签订了,等于变相绕道了中日韩自贸区,且范围还比中日韩自贸区要大。

    日本一直想拉印度来RCEP来制衡中国,但是印度不肯,日本高级谈判代表一度放话说:印度不签,那日本也不签。现在印度不来,中国一家独大,当然很好。

    第二点:中国可以通过RCEP继续推广一带一路,继续影响东南亚,东南亚目前是全世界的一个焦点,各国,各集团都对东南亚虎视眈眈,比如说欧盟就和越南签了自贸协议和投资协议,中国也可以通过东南亚杠杆继续拓展影响力,出口商品。

    且一带一路还可以与RCEP进行对接,进一步拓展中国在一带一路所有参与国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出口商品,技术以及模式。

    RCEP的签订,等于中国拿到了“规则制定权”,这是不可小视的。

    对于印度和台湾省来说,就不太好了。

    首先是印度,印度目前闭关锁国,和所有国家都不签,不但没有加入RCEP,印欧,印美的谈判也不太好,国内经济糟糕,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疫情没有控制好,经济还崩了,两边挨打。

    印度现在限制中国商品进口,但是中国可以通过东南亚转出口到印度,对于中国来说,商品出口自然是好事,对于东南亚来说,收了个过路费,对于印度来说就是两难了:

    要么进口附带了过路费的中国商品。要么禁止一切东南亚国家对印出口。

    很显然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印度闭关锁国对于中国来说倒是好事,希望边境管的严一些,别让印度人随便入镜。

    对于台湾省来说是不小的压力,韩国和台湾在产业链上严重重合,是零和博弈,有韩国就没台湾,RCEP签订后,关税大幅度调低,导致韩国在成本上远低于台湾,台湾在RCEP成员国的投资额占据台湾对外投资额的82.56%,这就逼得台湾企业必须做出一个选择:离开台湾,要么在大陆开厂,到东南亚去开厂,这样会导致台湾经济丧失竞争力,加大其失业率,加大台湾对大陆的依赖度。

    台湾之前制定过什么“新南向计划”,目标就是东南亚,RCEP签订,台湾所有的计划全部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