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怎么理解?)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怎么理解?
谢谢邀请。诗与远方是指理想生活与意境,出自高晓松的歌词。2016年,高晓松也凭此句发行了自己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红遍网络。因为这句诗引起了中、青、少年的广泛认同,因此,一夜之间火遍网络,广泛传唱,成为中、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此句话只所以能火,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其主要原因隐仕认为:中、靑、少三个阶段的人群,属于生活在各有时代特色的时期。都对生活、工作、家庭、事业、婚姻、爱情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特别对于60、70,80后这个特殊的人群,毕业时赶上不再计划内分配,工作了又赶上下岗,后代养育又赶上计划生育,生活可以说给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重重磨难。同时,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父母、爷爷奶奶要赡养,下有子女要抚养,或者有孙子孙女要照顾,其工作、生活各种压力可想而知。高晓松这句话出现,迎合了广大网友的需求与心灵解脱,也是对人心灵与身体的放纵,读来让人浮想翩翩,心往神驰。
本身来讲,诗和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语有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诗和远方相衬,犹如海市蜃楼的仙境浮现,都会给人美的感受!
2、现在还有江湖吗?
谢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3、有多少人还在种植水稻?
还有多少人种植水稻?
据我所知,种植水稻的农户还是相当多,因为相比较旱田来说,水稻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产量很稳定,同时销路不成问题,基本上每年的收购价格都在每市斤1.60到1:90之间。
种植水稻很辛苦,尤其是育苗和插秧之间,几乎整天待在地里,打药,扬肥,搙草,打池埂子,那活儿是没完没了,种水稻的没有一个身体好的,不是腰酸就是腿疼。
我这里就是水稻产区,米质很好,大多是河水灌溉,焖出的米饭吃着口感好,每年都会有大车来收购。
4、现在中学课本怎么又叫“数学”了,记得我上中学时叫“代数”啊?
回答: 你问的关于《数学》和《代数》的名字问题,其实是关系到学校课程设置和改革的问题,它不只是《数学》一科,而涉及到若干门课程,它的历史沿革可从上世纪40年代追索到现在。 I949年,人民政府接收了国民政府的各级各类中、小学后,其课程设置上是取消了《童军》和《公民》两门课,增加了一门《政治》课。其余的课程均未变动,即: 现在的《数学》是分为三门课程《代数》、《几何》、《三角》; 《生物》是分为两门课程《动物》、《植物》。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后,便把《代数》《几何》《三角》3门课程合为一门《数学》; 把《动物》《植物》两门课程合为一门《生物》,把高中的《语文》分为《语文》、《文学》两门课 (所採用的教科书如附图所示)。这些是主要的变动情况,如果要说完整,可能要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我便兼职在一所中学讲授过一门呌《工业基礎》的课程,据校方的布置,说是用此课程来代替《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程的,不久之后又把此课程取消,恢复成《数学》和《物理》两门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