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婴幼儿学步鞋(宝宝的第一双学步鞋,应该怎么选?)

婴幼儿学步鞋(宝宝的第一双学步鞋,应该怎么选?)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宝宝的第一双学步鞋,应该怎么选?
  • 2、宝宝11个月了学步鞋怎么选好?
  • 正文

    1、宝宝的第一双学步鞋,应该怎么选?

    宝贝的脚不是成人脚的缩小版。宝贝的小脚细嫩柔软,为他们挑双合适的学步鞋可是大有讲究。

    一双符合儿童脚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机能特点的鞋可以很好地保护宝贝的脚部,对宝贝的身体发育和行走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给宝贝选学步鞋4要点

    婴幼儿的鞋有特定的款式、质地、结构等要求。除了美观、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婴幼儿脚部的健康发育——

    1.款式

    0-5岁的幼儿应以穿高过踝部的靴式鞋为主。好处是可以根据脚的肥瘦、宽窄适当地调节围度,使鞋既不压脚面,又可轻托足弓,是比较好的选择。

    2.质地

    鞋面——以天然皮革,尤以软牛皮、羊皮最为适宜,好处是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及吸汗功能,同时,皮革的可塑性能自动补偿不同脚型造成的差异,又能保持鞋的形状。

    鞋里衬——尽量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性好、舒适柔软的棉织品。宝贝活动量大,脚又易出汗,里衬好的鞋可以保持鞋内干燥透气的状态,不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

    让脚臭、脚气、脚癣等皮肤病远离宝贝。若里衬的质地不佳,脚长期处于湿热环境中,会造成足弓强度减弱,韧带松弛,更严重的将引起扁平足。

    鞋底——防震效果是选购童鞋的重要因素。最好是选择回弹性好、减震性高、防滑和耐磨性能优良的材料,它能吸收地面对跟骨及大脑的震荡,保持稳定。

    3.结构

    鞋头——要硬一些和稍微宽厚些,可以减少外部硬物对脚趾的冲击。

    鞋面——直接影响脚的疲劳程度,它应柔软、易弯折。

    鞋身——左右两侧宽窄要适中,要自然贴附于脚部。适宜的鞋的长度应比脚多5mm,留给脚趾保持运动中的稳定性。

    儿童鞋的后帮部位很重要,必须硬挺、包脚,减少脚在鞋内的活动空间,否则易使处于发育期的关节、韧带扭伤。

    同时,还可能养成不佳的走路姿势。所以,幼童以穿靴为宜,稍高的鞋筒可以有效地保护踝关节,减少扭伤。

    鞋后跟——要相对硬挺些的,若太软,不能支撑脚踝,使脚失去稳定性,很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会养成不佳的走路姿势。鞋底厚度应为5-10mm。

    鞋跟——要有适当的高度, 6-15mm的高度是比较适宜的,它可起到保护足弓、维护平衡的作用。

    4.有带或无带

    宝贝还是适合穿有带鞋,包括系带鞋、带搭粘扣、按扣的鞋等。有带鞋可起到帮助固定的作用,不会因为婴幼儿的鞋相对宽松而轻易掉落。

    选无带鞋时,要注意鞋口的松紧,向里扣得过紧,宝贝穿着不舒适,若过于宽松,鞋又爱脱落。

    2、宝宝11个月了学步鞋怎么选好?

    宝宝11个月,开始学习走路了,看到孩子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爸爸妈妈除了满满的幸福感,很多父母开始考虑要不要给孩子准备学步鞋。对于小婴儿来说,给婴儿准备学步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孩子学习走路是否需要;

    第二,学步鞋的选择是否合适;

    宝宝学步期究竟要不要穿学步鞋?

    宝宝学步期并不建议穿学步鞋,很多妈妈在婴儿学步期一看孩子开始走路,开始急迫的想要给宝宝穿上鞋子,觉得这样既保护了宝宝的脚丫子,也让宝宝看起来很整齐。

    但是事实上,婴儿学步期并不建议给宝宝穿上学步鞋,尤其是在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过早的穿上学步鞋对于婴儿来说不是一种保护,相反这是一种“累赘”,甚至会阻碍婴儿的学步。

    过早给学步期的宝宝穿上鞋子并不利于婴儿学习走路:

    不利于婴儿学步期的抓地。孩子刚刚开始学习走路,脚步着地不够平稳,每一步都在学会正确的用力,过早的穿上学步鞋,会阻碍婴儿脚步地面面抓力的感受,反而会影响宝宝的平衡性。不利于婴儿脚步的感官刺激。光着脚走路,充分的刺激宝宝脚的底部,有利于丰富宝宝脚部的感觉,这有利于刺激宝宝脚步的神经发育。不利于婴儿快速学习走路。穿上学步鞋的宝宝,学会走路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因为学习走路的宝宝不但要掌握脚步力量,还要学会掌控鞋子,尤其是鞋子选择不合适的时候。

    所以在学步期,并不建议给婴儿穿上鞋子练习,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如果是在室内,建议最好光着脚让孩子学习走路。

    婴儿什么时候需要穿学步鞋?最好是孩子已经可以独立行走,并且可以走出一段距离,这个时候在室外的时候可以考虑给宝宝穿上学步鞋。

    婴儿学步鞋如何来挑选?

    婴儿鞋子鞋头要宽大

    成人的脚脚后跟和脚掌的宽度差别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婴儿的脚不一样,孩子的脚后跟比较窄,脚掌反而比较宽,所以给婴儿选鞋子一定要鞋头比较宽。因为婴儿的脚控制力并不是很好,在孩子脚部抓力的时候,脚部会呈扇形去抓我,这是孩子在感知抓我的力量。

    所以要选宽头鞋,不能选择尖头鞋。鞋头流出5-10mm空间,有利于宝宝抓我地面,更适合宝宝脚部长得快的特点。

    鞋头要有防踢撞保护

    学步期的宝宝鞋子一定要选择鞋头有防踢撞保护的。鞋头比较偏硬,且保护端在脚指头上方,这样的鞋子可以避免宝宝走路或者摔倒撞伤脚指头。

    宝宝鞋子要在鞋底三分之一处弯折

    成人走路脚后跟先着地,然后是脚掌。

    但是婴儿是不一样的,婴儿的脚步是没有足弓的,走起路来脚后跟和脚掌是一起着地的,孩子走路需要向企鹅一样通过小碎步来获取平衡,这种姿势非常不稳,而且容易给脚步带来疲劳感。

    所以给宝宝选择鞋子的时候,鞋子弯折位置与脚掌弯折部位是否相吻合就成了鞋子舒服与否的关键因素了。在前1/3处弯折的鞋子会比较贴脚,走起路来也更舒服,还能引导宝宝正确的行走姿势。

    如果鞋子弯折的地方没有在足弓处,就容易出现对足弓的支撑力不足,不能有效保护脚掌。

    如果鞋底的弯折处过硬,也不利于刚刚学步期的宝宝,会给孩子的脚步带来更多束缚。

    鞋底要偏薄一些

    宝宝的鞋子鞋底越薄越好,学步期的鞋子鞋底厚度最好控制在5-10mm。

    因为学步期的宝宝平衡性和感知力都会比较差,鞋底薄更有利于宝宝掌握脚步的抓控力。

    鞋底过厚,影宝宝学步期对脚步神经的刺激,反倒不利于练习走路。

    除此以外,对于婴儿学步期的鞋子,妈妈们还好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尽量不要去买皮革类的鞋子。婴儿脚步容易出汗,滋生细菌,如果鞋子透气性不好,会加剧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