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松开(为什么起步离合松完不加油车子不会熄火?)

松开(为什么起步离合松完不加油车子不会熄火?)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为什么起步离合松完不加油车子不会熄火?
  • 2、手刹没有松开会发生什么?
  • 3、请问手动老司机,降挡到底是慢抬离合还是补油快抬离合?
  • 4、离合器完全松开而不踩刹车,会怎样?
  • 5、为什么人生下的时候是攥紧拳头,而死的时候是撒手而去呢?
  • 6、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 正文

    1、为什么起步离合松完不加油车子不会熄火?

    当你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或你驾驶自己的手动挡汽车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车辆起步时,完全松开离合器以后不踩油门汽车却不会熄火。奇怪吗?其实并不奇怪。要说清这一问题,得先弄清三个知识点:第一,要明白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来源是发动机,而发动机是通过燃烧汽油做功的。只要发动机能得到充足的汽油,那么就会连续不断地燃烧做功,为汽车提供动力来源。

    第二,要明白离合器的作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通过“离”与“合”来使车辆停止或行驶。

    第三,要明白汽车怠速状态。当汽车处于空档,离合器完全松开时,发动机处于空转状况,汽车就处于怠速状态。汽车怠速,直白地说就是发动机“出工不出力”。

    在明白前面三点知识以后,我们来解答题主的问题。汽车启动后,汽车的发动机在燃烧汽油做功,从而给汽车提供了动力。当你慢慢抬起离合器的时候,汽车发动机与离合器逐渐结合,发动机的动力就传递到了变速箱。这时,只要变速箱在档位上,那么动力就会传递到轮子上,车子就会移动,不会熄火。 在怠速状态下,没有踩油门并不代表给发动机不供油。当汽车离合器松开以后,汽车就会提供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最小油耗。松离合后相当于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了汽车,所以汽车就会走。长时间怠速是费车而且费油的,而且会导致发动机积碳增多、电子系统损害等一系列的问题,应尽量不要这样操作。 在热车的时候,建议您最好用怠速缓慢移动的方式来热车,这无疑对您的爱车是一种保护。

    2、手刹没有松开会发生什么?

    手刹没放下就继续开车,这种情况出现很正常,尤其是新手很容易忘记。带手刹开车短距离还没什么关系,但是开远了,问题就大了,会造成刹车片的磨损、油耗等等。具体有什么后果,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详细讲一讲。

    1、带着手刹跑,刹车损耗大

    带着手刹开车,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刹车盘加速磨损和刹车片发热后变硬,手刹拉线拉长。这会导致刹车性能下降,有时车主闻到的焦味也是由此而来的,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车尾冒烟的现象。如果长时间拉着手刹开车,还可能导致刹车分泵咬死,刹车油泄漏,制动液温度过高,导致刹车功能完全丧失。了解更多:刹车片多久换一次

    一般来说,带着手刹行驶,车速越快对刹车件的损耗就越大,同时也会对轮胎有一定损坏。

    应急措施:在行驶中如果遇到带着手刹行驶,并且出现了严重的焦糊味和车尾冒烟的情况,车主应立刻减速,刹车,放下手刹。此时不可再继续前进,应将车停靠路边,待车温降下来,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异样。千万不可只是放下手刹,在车还处于高温的情况下继续行驶。了解更多:新手上路开车技巧

    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的驾驶习惯,开车时前先看手刹是否已经松开,同时还要多注意仪表盘,相对来说,仪表盘所显示出的信息最为全面,随时观察仪表盘的信息,注意警告提示灯,就可避免带着手刹行驶的行为。

    2、坡段堵车,切记莫忘拉手刹

    如果平常停车时忘拉手刹,车辆出现后溜时,紧踩脚刹,也许不会有太大危险。但如果在半坡中遇到堵车,车主忘记拉手刹,那就非常危险了。

    此时车主的精力都用在踩油门和松离合的上,而忽视了脚刹,此时车辆就会下滑,加上身后其他车辆在不断按喇叭的警示声,使车主感到更加紧张,慌忙中抬起离合,车就会熄火,然后急速后倒,以至于碰到身后的车辆。

    应急措施:凡是遇到车被堵塞在半坡,出现后溜的现象,车主首先要做的便是镇定,千万不能慌乱,迅速踩住脚刹,让车先停住,然后再轻拉手刹。缓慢松脚刹。此时脚最好不要离开脚刹,确定手刹拉牢后,再将脚刹松开。

    正确方法:在日常行驶时,最好与其他车保持一定车距,一旦出现车后溜时,应立即采取踩脚刹、拉手刹等一系列弥补措施。同时,长时间停车的情况下,依旧要保 持警惕,一定要记住拉手刹,这样不仅可以让脚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同时也不用担心因为分心而松开脚刹,从而导致发生溜车的现象。

    3、高速行驶,手刹不能代脚刹

    很多车主都认为,在高速行驶中或者急转弯时,遇到突发危机可直接拉手刹来减速,在紧急时刻,手刹可以替代脚刹,让车立刻停止前进。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并且很危险。

    手刹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后轮的速度。但在快速行驶中,手刹的制动力作用是很小的。如果车主在高速行驶时拉动手刹,那么会很容易使后轮抱死,拉线被拉断, 此时将会发生车辆侧滑,甚至翻车等现象。同时在急转弯或者雨天、冰雪地中行驶,也不要急速使用手刹,否则ABS系统就会失效,后轮完全没有转速信号,容易发生跑偏和甩尾现象。

    应急措施:在高速行驶中,要紧急停车,而脚刹又出现问题不起作用时,首先要做的是,松开油门,通过降挡来减速,在车速稍微平稳、车速明显降下来时,再拉手刹将车子刹停。

    正确方法:一般情况下,在高速行驶中应当尽量使用点刹来让车辆停止,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最好不要在高速行驶中用手刹的方式让强行让车辆停止,这样做会非常危险。

    3、请问手动老司机,降挡到底是慢抬离合还是补油快抬离合?

    手动挡的魅力其实就在于、降挡时的那一脚补油,不补一脚油、过去没有同步器的车子就降不下来(因为转速不匹配);而如今乘用车所配备的手动箱可以说全部拥有同步器,所以只要不是剧烈驾驶、或者急加速,其实都没必要补油;日常温和驾驶中降挡、缓抬离合,对于限制车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离合怎么用、是否需要补油往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

    其次就是在讨论快抬、慢抬离合踏板之前,请要清楚一点、也就是硬件水平、对驾驶者技巧产生的影响;简单点说离合器踏板可不是想抬快、就能抬快的,有些买菜车、为了满足日常代步时的平顺,所以离合踏板设定就比较的平缓,这类离合踏板的移动速度、是跟不上驾驶者左脚移动速度的;也就是驾驶者一瞬间左脚完全抬起、可离合器踏板并未完全松开,这实际上就等于硬件水平、限制了驾驶者技巧的发挥!

    比如某买菜车离合踏板弹起的速度、就不如斯巴鲁sti来的快,那么快抬离合器踏板的好处是什么?如上图所示,离合踏板三个不同的行程导致离合器出现三种不同的状态;无效、可以理解为离合器压片完全分离,半联动可以理解为半摩擦、半传动状态,全联动、则理解为压盘已经压紧,实现硬咬合;可能这么说不容易看到差异,那么我们按照传动效率大小来进行一下比对。。。

    离合器踏板踩到底: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片起完全分离,发动机动力不能传递到驱动桥、全部损耗,此时传动效率为0;

    离合器踏板踩一半:假设此时离合器从无用区间、进入到半联动区间,此时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片相接触,但没有完全压紧;此时的状态就是一边转、一边滑(摩擦),有一部分动力可以传递到驱动桥、另一部分动力被摩擦消耗掉了,此时传动效率50%(大概、不精确,请别较真);

    离合器踏板全松开:此时离合器的压片完全压紧,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片实现硬连接(静摩擦),发动机动力可以完全传递到驱动桥,传动效率可达95%左右(机械效率目前所能达到的范围,动能损失是避免不了的)!

    写到这其实各位就比较容易看懂了,离合器的三种状态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的传动效率,分别为0%、50%、95.0%,只有在离合器踏板完全松开时、才能达到95%的最高传动效率,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点结论就是:离合器踏板抬的越慢,离合器在无用、半联动区间持续的时间就越长,传动效率处于低位的周期就长!那么直接造成发动机大量的动能白白损耗,动能被大量消耗、车子提速还能快么?咱们开手动又是降挡、又是补油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降挡后获得超强的加速能力么,离合器踏板如果抬慢了、就等于离合器在无用或低效区间呆的时间长,自然车子就开不快了!

    降挡、以及补油的意义

    其实降挡、补油,与抬离合快慢是两种领域的事,离合踏板抬快、抬慢牵扯的是动能损耗的大小,而降挡、补油则是体现转速与变速器的实际匹配、以及发动机特性;先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加速为什么要降挡?其实不降、或者升挡也能提速,只不过那样效果差!降挡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发动机转速憋上来、转速越高输出功率就越高提速就越猛,因为挡位越低、齿轮比就越大,相同车速下对应发动机转速越高;所以降挡可以提高发动机转速!

    如上图所示假设某车以三挡、2000转行驶,如果此时降入二挡、那么对应发动机转速则改变为3200转左右(具体计算省略了),但此时发动机实际转速只有2000转,所以如果变速器没有同步器、那么挂不进二挡,所以需要补一脚油、把发动机转速拉高1200转左右(此时处于离合踏板到底状态),这样转速同步、就能挂上二挡了;这就是降挡补油的意义,如今的车子变速器都有同步器了、所以补油的意义对比过去产生了一定的削弱;即便存在转速差,但有同步器在中间一搅合,拖高发动机转速、拖低离合器转速,二者差异不大时一接驳、就算是完成换挡了!

    只不过同步器再好、也是利用了摩擦,一旦产生摩擦就是动能转换热能的过程,而动能是发动机用于加速的、被摩擦浪费掉自然削弱了车辆的提速能力;所以高手、或一些喜欢玩车的朋友,依然喜欢在降挡时、补脚油,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动能被同步器摩擦损耗掉、维持较高的传动效率(为了提速更快),其次减少同步器的工作频次、可以延长同步器寿命,可谓是一举两得!看到了么?补充点,不补油直接降挡也能做到,因为有同步器嘛,但动能被同步器损耗一部分、又没有补油,降挡后就如同进入了发动机制动,动作稍微衔接慢点、就有种车辆被向后拽的感觉,而一气呵成的降挡补油、挡杆入位后车子有被弹出去的感觉!

    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即便是1.5L的自吸车、来一次4降2,补油、发动机转速瞬间就能突破5000转以上,推背感依然很强、这就是手动挡目前唯一的魅力;咱们又是降挡、又是补油的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减少发动机的动能损耗,如此操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么,对吧?结果您离合抬慢了,就使得离合器在无用、半联动区间持续的时间过长,那么之前为提速做的准备就白做了,所以既然选择了降挡、补油,那么在一气呵成后就要速度松开离合器踏板、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全联动状态,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提速效果,不过弊端就是如果不娴熟、或油补的不够,挡入位后就会出现顿挫、向后拽的感觉,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剧烈驾驶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对舒适的影响!

    4、离合器完全松开而不踩刹车,会怎样?

    手动挡车,离合完全松开不踩刹车很正常。

    首先看你档位,其次看你当时的车速,然后再看发动机转速。

    一档,起步档,车辆起步后完全放开离合,不加油,车辆会以怠速前行。一般在掉头路段这样用。

    二档,加速档,一般是在车辆转弯时,放开离合,不加油,脚放刹车上,车辆以低于25码的速度转弯。

    三档,正常行驶档,放开离合不加油,不踩刹车,多为下坡路段速度快了,利用发动机牵引降速。

    四五档,正常行驶档,放开离合放开油门不踩刹车的意图应该是正常行驶过程中前方需要降速处理,而自己车辆离得稍远而进行带档滑行。

    一般行车过程中,不踩油门的时候还是建议将脚轻放在刹车踏板上,安全第一不是用来说的,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中的。为什么那么多将油门当刹车的例子?就是脚放错地方了……

    5、为什么人生下的时候是攥紧拳头,而死的时候是撒手而去呢?

    人这一辈子,原本就不知是为什么来,因此也就生也无知,死也未知!

    出生时,闭眼睛,攥看拳头,这应该是惊恐无辜之状啊。

    因为无法预料会掉进什么深渊里,所以惊恐万分,不得已,只有以粉身碎骨之势,在急哭中坠坠而下!

    当睁开眼睛,怯怯的望着这个世界之时,手心里原本攥着的使命和记忆,都化着神秘的掌纹符号后,就遗忘的再也无法解开了!

    童年的成长充满好奇,所以快乐;青年的成长充满认知,所以美好;中年时才感到艰辛,所以不惑;老年时已知一切皆为虚枉,所以丢下;

    人这一生,一世只能住抓吃下去的;精神里也只留下了伤心、病痛和遗憾;

    临死.要走,连皮肉毛发也得留在土里。什么是自已的?什么也不是自已的!!!从那里来,还得回那里去。来的时候一无所有,去时同样也是一无所有,攥着何用啊!所以撒手而去就是为了干干净净!

    6、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地雷是什么?

    地雷顾名思义是埋在地下的“雷”,埋在水里的叫水雷,甭管什么雷,都是一种爆炸物,军用武器。

    地雷在现代战争中最常见,也是造价最低廉的武器,就它的性质来说是防御性的。

    为什么说低廉呢,一枚地雷就是由触发弹簧和引信、弹片组成,最便宜的地雷造价才1.5美元。

    为什么说它是防御性的呢,因为它一般都是埋在自己的地盘,等待对方陆军部队进攻时还发挥作用的。

    比如我们很多中老年观众最爱看的电影《地雷战》,看完了它之后,我们就会对地雷的成本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原来石头、陶瓷都可以用来制作地雷,成本自然高不了。地雷是针对来进村袭扰的日本兵的,但它是埋在我们自己国土上的,又没有跑去埋在你们日本,来了炸死活该。

    地雷是谁发明的?

    如同万千发明一样,最早的地雷据说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最早的地雷诞生于十二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宋金战争中就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地雷还比较原始,气势很大,杀伤力却有限。

    到了明朝时期,国产的地雷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构造开始变得复杂,杀伤范围也扩大了,但质量仍然不稳定,也容易误触发,伤到自己人,杀伤力仍然有限。

    没办法,就像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后来的提纯技术和配方改进没啥进步,反而被阿拉伯人和西方人一步步弯道超车了。

    大部分时间内,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并不鼓励火器的研发和火药的改进,他们想保持江山的稳定程度,不希望民间百姓倒腾这些技术,不鼓励科学创新,地雷的研究几乎终止。

    现代意义上的地雷是俄国人研制发明的,诞生于20世纪初,主要是用来阻止步兵进攻的。在日俄战争中,日军攻势凶猛,俄兵低挡不住,在日军冲锋的路上埋下了地雷。

    可以想象蜂拥而至、势不可挡的日本兵,踩到地雷的情形。东洋兵一下子就懵逼了,心说这什么玩意,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两腿一下就发软了,进攻的时候,战战兢兢,唯恐再踩上这种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东西。

    新出现的地雷给了日本兵沉重打击,日军的进攻势头一下子就蔫了;可惜当时的地雷还没有大量生产,不然日俄战争的历史就真有可能被改写了。

    地雷由几个部分组成?

    普通地雷首先要有炸药,然后是引发炸药的引信。

    接下来就是触发引信的弹性钢板,或者弹簧。

    最里面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弹片、钢钉、钢珠子或者强度更高的穿甲钢片。

    一组有关地雷的触目惊心的数据。

    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地雷一共有367种,这还是不完全统计。有单发雷、连环雷,跳雷、松发雷,反复触发雷、信号雷和磁性地雷等等,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世界上埋在地下的地雷1.13亿颗。阿富汗地雷最多,都说阿富汗的地雷比人都多,都是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当年埋下的,战后,排雷器材在阿富汗是畅销大单品。

    清除世界范围内的这些地雷需要的费用多达368亿美元。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地雷造成的人类伤亡超过了100万,而其中达半数以上是平民;这个地球上,每年都会因为地雷造成的伤亡有27000人。

    因此,在1997年,联合国通过了《渥太华禁雷公约》,禁止各国生产、储存、使用、转让所有地雷。

    即使这样,全世界每年新埋设的地雷数量还会增加250万枚,每天都会有80人左右死于地雷。

    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说到这种地雷,年龄大一点的朋友都会想起京剧《奇袭白虎团》志愿军英雄严伟才率领大家正在行军,突然停下,告诉大家踩着地雷了,就在大家非常担心的时候,严团长告诉大家,这种地雷是美制的松发地雷,踩上去只要不抬脚地雷不会响,因此从容地排除了那颗地雷,化险为夷。

    什么是松发地雷,它的原理就是引信部分有一个活闩,这部分跟击发杆在一起,上面加了个保险销。因此有人踩上去的时候,它不会立即爆炸,可是当你的脚离开的时候,它就会发生爆炸。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首先是要造成大面积伤亡。

    如果是触发型的,只会伤一个人。而松发地雷不但能杀伤踩雷的人,后面的人也会被杀伤。

    而且这种地雷它的引信高度敏感,哪怕是触动的人稍微一松动,地雷就会爆炸。松发地雷结构最复杂,也是最难拆的,如果工兵去排雷,按照一般模式去操作,手一离开,地雷就会爆炸,增加了排雷难度。

    松发引信可以应用于各种地雷上,主要运用在跳雷和诡雷上,甚至还可以配上一枚手榴弹,这种引信主要目的就是延缓敌方的排雷速度,因为耽误敌方更多的时间,就意味着为己方争取更多时间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