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起(战国双起的命运都是怎样的?)
![双起(战国双起的命运都是怎样的?)](img/diy_4175/175.jpg)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战国双起的命运都是怎样的?
战国双起一个是吴起,一个是白起。吴起是变法家兼军事家,白起是战国最出色的军事家。两人的命运都是十分的坎坷,悲惨。
吴起,从一介平民,凭借自身的能力,成为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白起在鲁国时打过一场胜仗,之后由于鲁国君主的猜忌逃到魏国。逃到魏国的吴起,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吴起在任期间整顿军纪,吃穿和士兵相同,对士兵非常和睦,威望甚高,创建了战国时期的第一支特种军魏武卒,曾以5万兵马大破50万秦军,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让秦国颜面尽失。之后由于魏国君主封相时,不封功高的吴起为相,而是封功绩薄弱的田文为相,引起吴起不满,之后逃出魏国来到楚国。
来到楚国的吴起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直接封吴起为令尹(相邦)。吴起在任期间,对贵族大动干戈,凡是对国家无用的贵族都断绝俸禄,为国家节省了许多开支。而且还把一些无用的贵族迁往蛮荒之地,开垦良田,使国家粮库充足。吴起除了变法之外,还带领楚军南平百越,吞并陈、蔡两国,迫使三晋服软,威压秦国不敢动弹。楚悼王去世之后,吴起由于触碰到了全部贵族的利益,被贵族射杀在楚悼王的葬礼上。
白起原本只是秦军中的一个秦兵,后来受到穰侯魏冉的提拔,成为左更。第一战伊阙之战,直接成名,之后历经70余战,战战皆胜。长平之战,更是白起军事生涯中最为出色的一战,以和赵军差不多的兵马包围赵军,坑杀赵军40万。
戎马一生的白起,由于秦昭襄王,不下令趁着长平之战灭亡赵国,一直不满。等到秦昭襄王回过头来想灭亡赵国时,白起认为时机不对,一直不愿意领兵出战。而前线的秦军屡屡战败,秦昭襄王心急如焚,而白起不动于衷。引起秦昭襄王不满。连续降白起官职,一直降为士兵,迁往阴密。在迁往阴密的途中,秦昭襄王受到应侯范睢的挑拨,下令命白起自尽。堂堂一代战神,最后死在主子手里,可惜!可惜!
2、战国名将双起:吴起、白起,均无败绩,谁更胜一筹?
吴起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初期,白起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晚期,虽然同处战国时期,但是吴起的活动时间比白起早了一百多年,两人所面对的战国形势是不同的。作为一个人才,想要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基本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平台,而人才所能取得成绩的大小,就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平台的支持度。
吴起是卫国人,一生服务过三个国家,分别是鲁国、魏国与楚国,作为一个有着雄心斗志,不惜杀妻换取功名,并极度渴望成功的吴起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强力支持自己成功的平台,纵观吴起一生,他也只不过只找到了半个支持他的平台,并非吴起不忠心,而是吴起这匹千里马只遇到过个半个常识他的伯乐。
吴起侍奉鲁国,帮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仅仅打一场胜仗而已,就因为受到小人谗言而受到鲁国国君的猜忌被免去官职,吴起被迫离开鲁国来到魏国,吴起明明是将相之才,却被魏文侯作为地方官镇守河西,这是魏文侯没有重用吴起,即便如此,吴起仍然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魏武卒,把秦国人打得落花流水,几十年不敢东进,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即位,吴起更加得不到重用,反而再次受到猜忌而逃离魏国。
吴起来到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被封为楚国最高官职令尹,相当于国相,这才是吴起梦寐以求的平台,之后吴起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变法强楚,可惜的是变法仅仅维持了5年,就因为楚悼王的去世,导致吴起被心怀怨恨的楚国贵族射杀,一代英才吴才命丧楚国,算起来吴起的三个东家,能被称为伯乐的,仅仅只有楚国算半个。
吴起的一生是不得志的一生,因为缺乏平台的支持和伯乐的赏识,但吴起的一生,处处印证了一句俗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吴起的厉害就在于:你把他放在哪里,他都能战无不胜,都能成功,并且同时是军事、政治、改革方面不可多得的奇才,而且在历史上,仅此一人。
相对于吴起来说,白起的一生显得一帆风顺,白起是楚国人,在秦国依靠军功爵位制一步一步走上高位,白起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是一个从底层平民依靠军功晋升为高级将领的典范,白起一出场就是二十等军功爵位制中的十级左庶长,天知道白起在拿到十级爵位前付出了多少汗水和鲜血,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秦国,以及商鞅变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白起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显然名不虚传,靠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首级和一件又一件的军功。
白起比吴起的运气好,就在于白起背后站了一个强大的秦国,而且还是全力支持的伯乐,白起依靠秦国的实力和自身的能力,实现了巨大的军功,白起一生在秦国为将30多年,攻下城池70多座,斩杀首级100多万,这个纪录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国实力虽强,但白起的大多数战争取胜靠的不是实力,而是谋略,并且多是以少胜多的战役,白起最擅长的谋略就是:迂回侧后+分割包抄+歼灭伏击,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这话听起来非常熟悉吧,没错,近代的伟人所用战略与白起如出一撤,这是战争取胜最有效果的战略,没有之一。
比如伊阙之战,白起率领十几万秦军,隐藏实力,迂回绕到韩魏联军身后,将24万韩魏联军分割包围,最终一战全歼灭,再比如白起攻楚之战,白起率领20余万秦军攻打楚国都城,白起不仅孤军深入,而且对面数倍于己的楚军,采购迂回侧后,击破楚军,同时利用水淹城池,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几百年来,白起是第一个攻破楚国都城的秦国将领,至于长平之战,更是白起的经典之战,一战歼灭赵国军队主力,让战国军事实力最强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灭亡。
白起的一生是开挂的一生,是不断高歌猛进、战无不胜的一生,秦国在当时的军事实力虽然强于任何一个东方六国,但远远小于六国总和,白起能在秦国的所有对外战争中战无不胜,并不全靠秦国的实力,更多的是个人的能力,尤其是白起在军事上独特的个人能力,白起在军事上获得的战绩同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果把吴起与白起放在一起比较,那么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论战绩,白起战无不胜,吴起从无败绩,但是白起的战争结果显然比吴起辉煌得多,白起胜。
论军事能力,吴起著有《吴子兵法》这本军事著作,又有无数次战争胜利的实例,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强典范,而白起是一个从基层摸爬滚打逐渐成长起来的将领,实际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不足,吴起胜。
论综合能力,白起的所有能力都集中军事,也就是行军打仗,除此之外,白起在其他领域没有建树,在政治上还是非常幼稚的,居然屡次抗命秦昭襄王,最终导致白起被逼死,而吴起不仅仅在军事领域有能力,而且在儒家、法家以及改革和内政方面都有建树,比如开创战国第一特种部队和职业化军队魏武卒,在楚国实行吴起变法等,这都不是白起能比的,吴起胜。
论两人的结局,白起被自己所效忠的秦昭襄王逼死,而吴起则因为楚悼王去世,被楚国贵族射杀,但吴起在临死前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上,楚国贵族射向吴起的箭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最终新即位的楚王诛杀了所有参与此事的贵族,吴起等于是在临死前就为自己报了仇,吴起胜。
所以,综合比较起来,吴起比白起厉害。
3、语文病句中单起双承和双起单承的意思?
单启双承,就是前一句讲一个方面,后一句讲两个方面的意思。例: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人心向背的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决不能动摇。若前一分句讲了两方面,相承的语句只讲一个方面,就成了“双启单承”。例:我们能否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4、双起双落是什么动物?
兔子因为我是从木兰诗中觉得是兔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解释: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所以双起双落是可爱的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