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小麦一亩地大概有多少个麦穗,如何计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小麦一亩地大概有多少个麦穗,如何计算?
一亩地的小麦麦穗多少要根据基本苗而定,一般小麦亩基本苗35--40万,超过40万群体过大,容易倒伏和产生小穗。
至于计算方法有多种,一,根据播种量估算基本苗是最靠谱的一种,二,测算,一垅正常的小麦在某个地方量一米长度,数这一长度中的基本苗,然后换算成一亩地的基本苗。
这样的方法对估产量是很准确的。
2、北方农村老人说麦子熟了之后,会有一种在麦子上游弋的麦稍蛇,这是什么蛇呢?
蛇是一种软体动物,大多数人都惧怕蛇,提到蛇内心都不由自主的打个寒颤,而蛇的种类众多,有剧毒的,有无毒的,各种蛇体型相差巨大,一般北方平原居多,大多蛇都无毒,北方老人说麦子成熟后,有一种在麦子上游弋的蛇,人称麦稍蛇,这又是什么蛇呢?
在我们淮北地区麦子成熟时,的确有蛇出没,可是都是在地上爬行的花斑蛇或青蛇,还有一种爬行动物叫蛇粒子,我割麦子几十年也没见过在麦穗上游走的蛇,不过曾听人说过有这种蛇,此蛇身细如戏线,行动敏捷,在麦穗上快如闪电,有剧毒,以田间动物为食,遇到人类或牲畜会主动攻击,让人不寒而栗。
有一次坐火车,与邻座聊着聊着说到麦稍蛇,谁知他说真有此蛇,又名‘’草上飞‘’、‘’风稍‘’,身子细长,有条白线贯穿全身,行动迅速,微毒,大多蛇都是晚上觅食,它却白天出洞,尤其小麦成熟后,有鸟雀啄食,它便跃上麦头,以极快的速度捕捉,让鸟雀成为口中美食,而且这种蛇不怕人,见到人还会主动攻击,所以很难捕捉到它们。好像山东与沂蒙山区有这种蛇,有兴趣的可以去考察下。
总之,大千世界,无所不有,蛇有千万种,麦稍蛇听过没见过,有知道的朋友不妨说下到底长什么样子?
3、农民说,麦子成熟时麦稍上会有一种会飞的蛇,而且会咬人,真的吗?
咱们农村老家的麦子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该收割了,今年你回老家收麦子吗,在收麦子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新奇的事物,比如像问题当中提到麦梢上会飞的“蛇”这个是确确实实是真实而存在的。
除了这种会飞的“蛇”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比如小野兔,野鸡,但是今天咱们着重讲一下麦子即将成熟时一种会飞的蛇。
麦稍上的飞蛇说它是蛇其实它并没有蛇那么长,这种飞蛇特别细小,但是长相却和蛇很相似,由于其体型细小,喜欢在即将成熟的麦穗上飞奔,因此得名为飞蛇。
这种蛇一旦脱离了麦芒就成了不会飞蛇了,这个时候它就只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如果人类不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因此农民朋友在收割麦子时候,这些栖居在麦芒上的飞蛇就像发疯了一样朝着人飞去,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咬,不过大家不要担心,飞蛇咬上一口感觉就像蚂蚁钉一下一样。
不过这些年却少了很多,我分析主要是因为现在收麦子不再是人在地里拿着镰刀收割了,现在都是大型的机械一会儿就可以收完,因此飞蛇在这种大型机械面前直接也被收了进去,所以就少了很多,甚至现在几乎就见不到了。
听老农讲述会飞的蛇如果会飞的蛇在咬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往路上跑,因为刚才我们说到这种蛇只会在麦芒上飞奔,一旦离开麦芒就不会跑了。
综上所述:麦芒飞蛇确实存在,也是真实的,只是这几年不常见了,因此咱们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小动物,这样以后的以后还能再见到它们。
4、田沟里的麦穗鱼是怎样的一种鱼?有什么经济价值?
田沟里的麦穗鱼是怎样的一种鱼?有什么经济价值?这个鱼在农村的小河小沟里非常常见,也非常受大家的喜欢,因为其口感非常好,特别是野生的。
小编老家这边把麦穗鱼叫"青麻嫩”,是一种小型的杂食鱼类,主要生活在田里、沟里,个头很小,特别是你钓鱼时,特别爱闹钩,然后你又钓它不上来,经常气的钓鱼人摔鱼杆。一般要抓这个鱼,主要以干水沟或放鱼筝为主,但是其个头小,要抓很多才够吃一顿。但是其味道还是非常鲜美的,各地都会将其加工成特色的菜肴,供人们享用。
麦穗鱼的经济价值?这个主要是销售食用。像小编这边人工养殖的麦穗鱼在20元一斤,野生的30元一斤,加工成我们当地特色的火焙鱼干,人工养殖的100元一斤,野生的120元一斤,在我们当地算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菜肴,正宗干的火焙小鱼是送礼、待客的佳品,并且在我们当地市场上非常旺销。
总之,麦穗鱼就是一种非常美味的小河鲜,近些年由于农药、化肥的大批量使用,使其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加上其味道鲜美,人们过渡捕捞,其种群数量已经急剧减少了,以前那种随处可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了。
5、近期河南某农民将小麦晒干“上色”当饰品卖,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河南村民小麦收完不当粮食、“上色,当饰品卖”老师的这篇文章我看了。作为女生,当时我就感觉挺惊艳的。也为河南农民的脑洞大开心生敬佩。过去的老人们常说,糟蹋粮食的人是要下地狱的,父辈们教会我们从小就爱惜粮食,因为粮食来之不易。而现在人的思想观念截然不同了,吃饭不是为了单纯的吃饱而是为了吃好!感觉缺吃少喝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是抓经济的时候,拼的是谁的日子过得富裕,钱多!所以当河南农民把麦子做成饰品的时候在网上引起了种多网友的热议!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正,反两方都各执其词!其实大家也不必这么焦虑。放眼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当餐桌上不会再缺那点粮食的时候,农民创新找路子赚钱,这样无可厚非,国家现在不就是提倡让农民如何创新致富吗?
在我们内蒙古地区有大片的土地,农民靠土地来生活,而河南,四川,河北等人多地少的地方,农民单纯的靠卖粮食生活显然不实际。除了让年轻力壮的出去打工以外,让想回家创业的,我们也给予理解与支持。把小麦做成干花不也是一种新路子吗,只要农民能赚钱,生活的富裕一些。我举双手赞同。但是一些网友认为这样做是浪费粮食怕粮食不够吃,这点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小麦做饰品的比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太大的市场。
设想,各地各家如果都去照样子!做出来的干花饰品卖给谁?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真正产粮大户还是要靠卖粮食为生的!对河南农民把小麦染色当饰品卖,我是赞成的,而且现在这种小麦饰品已经随处可见!就连我这个内蒙古当地的农民,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也看到过真真实实的小麦干花,当时我还上去摸了摸,感觉是真的!
查资料后,还有通过“农耕子”老师的文章才知道真像,我为河南这位农民点赞,随着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农村旅游业的开发。更随着人们生活们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田园情节、城市旅游大军也慢慢进军农村的农家乐、休闲园、生态园等,农作物的干花装饰肯定要成为一种时尚,下一步我希望能把葵花秸秆,玉米芯,麋黍,稻谷都能利用起来,卖出个好价钱,让农民创收致富。农民的日子过好了,这才是我最想看到的。(三农领域创作者金秋麦穗儿)
6、嫩麦穗你吃过吗?生吃好还是燎麦好吃?
嫩麦穗你吃过吗?生吃好还是燎麦好吃?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在孩提时代一般都吃过嫩麦穗,但究竟是直接用手揉搓生吃,还是用火烧过之后再吃,一方面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另一方面与人的懒和勤快程度有关。
一、为啥嫩麦穗会有人吃嫩麦穗多指成熟度大概在六成左右的小麦,其与完全成熟的麦穗相比,往往具有不一样的清香气息和滑嫩口感,吃起来也完全感受不到面粉的味道,同时它还有麦绿色、类胡萝卜素等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营养成分,这也是为什么受当前人们喜欢的原因。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不管是直接生吃还是燎麦来吃,都是为了在无过多零食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自己零食库,有点类似于小时候上山摘酸枣、溜柿子。
二、嫩麦穗究竟有几种吃法其实对于孩提时代来说,嫩麦穗无非是直接生吃和用火燎着吃两种吃法,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嫩麦穗的价值被逐步发现,也开始走上城里人的餐桌,比如用嫩麦子来熬粥、炒菜。当然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嫩麦子的系列产品,比如青麦仁饮料、青麦仁粽子等。
以上是“果农益友”针对此问题的个人看法,如有任何不当之处,欢迎您及时指正批评,谢谢!7、麦穗什么季节成熟?
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种植,它的成熟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秋季播种的话成熟期是在来年的6、7月份,春季播种的小麦多在7、8月份生长成熟。它的成熟时间和地区也有关系,南方成熟的就比较早一些,而北方地区就会成熟很晚,如黑龙江地区最晚是在9月份成熟。
8、描写麦穗的优美句子?
1、成熟的麦子随风摇摆,像金色的波浪!
2、秋天到了,麦子穿上了金黄的衣裳,真好看!
3、成熟的小麦象潮水般随风起伏。
4、在秋天的田野中,金灿灿的小麦像那数不清的黄宝石,在秋风中展示自己的伟大成果。
5、正是麦子拔节、抽穗、扬花、结籽的时节,万倾麦海.泛着绿油油的波浪。走近麦田,只见长长的麦穗挺着浓密的锋芒,锋芒根部开出一朵朵小小的白花。一些不知名儿的小蜂在麦穗前绕来绕去.花大姐也在穗子上,叶子上爬来爬去的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