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包图片(如何评价济南的草包包子?)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如何评价济南的草包包子?
我是在普利街长大的老济南人,70年代中期,草包包子铺下午三点开门,门一打开顾客就蜂蛹而入,都是来买包子的,店里有一个服务员是个瘦老头,他会根据顾客进来的先后顺序收顾客买包子的钱和粮票,问你买多少?然后发你一个顺序牌,所有顾客的钱和粮票收完了,他再拿着所有的钱和粮票去柜上,该找给多少钱多少粮票一点都错不了,回来按顺序找钱和粮票,我真佩服这个老头的脑子,这人可能是解放前跑堂的,而且嗓音洪亮,八十年代初曾经看到这位老先生在经二路邮电局门口看自行车,可能是退休了。包子蒸好后用小车推出来到大厅,他就开始叫号,几号是多少包子他记得可清楚了,绝对错不了,包子都是九个一盘,一两三个包子,用荷叶包好拿走,包子皮上沁着油,那时的草包可好吃了,一包汤,现在的草包包子难吃死了。现在真是给老字号丢人。
2、三国最有名的草包将军是谁,几乎没打过胜仗,为何还能得到重用?
谢邀~写这个之前也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首先,我觉得应该先审好题,三国 最有名 草包将军 没打过胜仗 重用。逻辑关系是 先没打过胜仗 后来还被重用 的 草包将军。并且这个“三国”是正史还是小说,也没确定,因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名将的表现,史书和演义还是有差距的。那我们就以小说为基础吧,毕竟普及率广些。
说实话,我还真没想出来谁最草包,就拿出大家的答案分析一下。其一,夏侯惇,盲夏侯算不得草包吧?好歹其拔矢啖睛,胆略过人,重伤之下还刺死敌将,而且在其他场合也有斩将立功的表现,不能算草包。其二,于禁,于禁的失误就是水淹七军被关羽所擒,其跪地乞降的行为为人诟病,但他之前治军严谨还收到过曹操嘉奖,也不能算草包。其三,夏侯楙,这倒是个实打实的草包,不过他是先被重用,而后失败,与逻辑不符。其四,曹真,这是被演义小说耽误了的名将,把很多他的功劳写到了司马懿的头上。其五,我想过一个人,曹洪,但也不对,曹子廉两次救曹操与危难,并且乱刀砍死袁谭,也算不得。其六,还有说鲁肃的,我不表态了,让他自己糊涂吧。剩下,邢道荣、潘凤等出场时间太短,不应该在考虑范围。
忽然想到,有没有人想到过 糜芳?还有那个说黄祖我觉得也靠谱。
3、历史上的袁绍真的是草包吗?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比身高,普通成人和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就会显得很高大;若和姚明在同框,我们多数人就又会感觉矮了一头。
评价历史人物也如是。
袁绍是不是“草包”,得看他跟谁比。刚出道时,袁绍意气风发,带兵进宫诛杀十常侍。
遇上残暴的董卓,袁绍拔剑硬刚,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盟主,风云际会,叱咤一时。
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
遇上软弱的韩馥,袁绍借公孙瓒南犯之际,勃海太守果断上位,将冀州牧韩馥手下的一众谋臣、名将尽皆收入帐下。
对付公孙瓒、黄巾军、黑山军,袁绍也是不落下风,后来终于一统河北,偃有四州之地。
这算“草包”,被他击败的诸侯算什么?
比起同时代的很多人来说,袁绍自然是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政治资源。
“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袁绍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虽然他最终他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输给了曾经依附于他的小弟曹操。
“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而且“好游侠”。曹操很早就结交袁绍,在曹操落难时也向袁绍求助,也难怪陈琳在讨曹檄文中将曹操称作是忘恩负义的“枭雄”。
那袁绍是不是个懦夫呢?
其实还真不是。
在界桥大战时,袁绍身边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
别驾田丰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
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却入空垣,绍以兜鍪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死,而入墙闲,岂可得活乎?”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
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
袁绍也有血性和勇气。
初平四年(193年),袁绍南下薄落津。魏郡兵变,叛兵和黑山军会合后,占领了邺城。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开庆功宴的部下们特别是家属在邺城的,脸色大变,放声大哭,唯独袁绍容貌自若,不改平时的风度。
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啼泣,绍容貌不变,自若也。
袁绍最终绝地反击,收复旧地,的确也不白给。
无可否认,袁绍有着致命的缺点,比如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曹操也认为“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并最终在官渡之战中吃了大败仗,实力受到极大削减。
虽然有郭嘉、荀彧打气,实际上,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也没底,幸得许攸、张郃等相继来投,战局才得以扭转。其实,当时曹营私下暗通袁绍的也不在少数。“得许下及军中人书”后,曹操还是大度地“皆焚之”,予以了谅解。
只能说曹操不是一般人,而且运气好。
官渡之战后,在实力上袁绍仍不可小觑。可惜,历史已经不再站在袁绍这边,袁绍不久发病,死于建安七年(202年)。其后,袁绍的几个儿子也不争气,彻底败光家底、破产退场。
由于袁绍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市里巷间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
《献帝春秋》: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就是曹操平定冀州后,也是亲往袁绍墓下设祭。
“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
成王败寇,时也,运也,命也。
袁绍是不是英雄,更多的取决于看官的“英雄”标准。虽然缺点不少,即便不是英雄,把袁绍说成是草包,贬得一无是处,还是有些过了。历史应该对每个人给予公正的评价。
4、济南草包灌汤包怎么做?
虽然全中国都在吃包子吃面条,但是各地的特色包点绝对也是有各地的特色。
包子大家庭中,济南的草包包子存在感绝对不低,据说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张文汉先生憨厚淳朴的绰号“草包”而得名。
精致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开发出以猪肉灌汤包为首的十余种风味。草包包子是灌汤包的一种,新出笼的包子,白白的薄皮透出粉粉的肉馅,不变形,不塌架,口感松软,香而不腻。对需要外带者,用鲜绿荷叶包裹,使热包子别有一种清香。图为工作人员在宽厚里的沿街窗口给顾客卖包子。
生意出奇的好,一笼也就是几块经济又实惠。
这道包子馅里最特别的是就是包裹了蛋糕丁,这样就省去了放淀粉和白糖,口感还是很好。
将猪肉清洗干净剁成馅,放到一个干净的容器里面,然后将准备好的笋丁和蛋糕丁放进去,搅拌均匀放老抽、甜面酱和香油,继续搅拌均匀,将猪皮冻切成小丁放进去,猪皮冻一定要放,包子汤鲜味美主要还是靠着这猪皮冻了。
将包子的馅料准备好以后,面基本上也发好了,将面团重新揉到表面光滑,然后将面团做成大小一样的剂子,将做好的剂子擀成饼,取适量的肉馅包成包子,准备好蒸锅,里面放水,大火烧开以后将包子放进去蒸一下,蒸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
作为老字号,到草包包子店里,还不是专门吃包子,还有很多配菜可吃。
肘子肉拌黄瓜好吃。蛋花汤特别好喝。花生糊也好喝。吃不了的用荷叶打包带走,荷香扑鼻不是瞎吹的。
5、如果无条件接纳孩子所有的不足,这样会不会把孩子培养成“草包”呢?该怎样接纳呢?
《“接纳”不会毁了吾儿的一生吗?》
【无条件接纳不是妥协和接受】
1.无条件接纳不代表接受,也不代表内化。
2.无条件接纳不是全盘接受,接受是父母接纳并支持孩子的思想,做法。
3.无条件接纳不是妥协。
4.无条件接纳是我允许孩子以客体的身份,以他独特的结构存在于父母的内在。
【无条件接纳是分析问题的基础】
1.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不接纳孩子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是父母自身没有安全感的体现。
2.无条件接纳是对客体的尊重、理解、共情、沟通的基础。
3.无条件接纳是父母不强制改变你,不是孩子自己不用改变。
4.无条件接纳是主体处于价值中立上对客体存在问题的理解。
【无条件接纳是解决问题法宝】
1.无条件接纳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的行为。
2.无条件接纳是分析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行为本身。
3.无条件接纳是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其共同商讨面对。你有问题我们共同面对。
4.无条件接纳是启发引导孩子自己朝正确的方向前行。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接纳就是接纳自己】
1.接纳孩子必须父母以接纳自己为基础。
2.父母接纳自己才能无条件接纳孩子。
3.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是强大的体现。
4.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是自身安全感的体现。
6、雍正登基之后,收拾了老八和老九,为何只放过了老十?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驾崩。在康熙去世之后,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登基之后,对自己的政敌们进行了清洗,尤其是老八和老九。就连作为亲兄弟的老十四也没有放过,但雍正却单单放过了老十胤誐。直到乾隆登基的第6年,胤誐才去世。
一、当年的各大派系中,八爷党最难对付
在康熙后期的政治格局中,首先是以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成员包括老四和老十三。其次是以老八胤祀为首的八爷党,成员包括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至于剩余的皇子,虽然都有自己的政治集团,但毕竟势力有限。当时八爷党堪称如日中天,太子胤礽却一再犯错。由于各方面的的问题,最终太子胤礽被废。然后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家都开始争夺太子位置。就在这段时间里,老十四开始自立门户。不过他与八爷党仍然是一致的。雍正继承皇位的历程堪称不容易,老八和老九在京师四处活动,老十四又带兵在外。这都是很大的威胁,因此在雍正继位之后,首先清理了自己的亲弟弟老十四。至于老八和老九,毕竟没有什么兵权,不至于威胁雍正的统治。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主角老十胤誐还是没有出场。他虽然跟着老八一起上蹿下跳,但他的能力很有限,因此被称为草包老十。老十的家族比老八显赫的多,老十的母亲是康熙的贵妃,而且还是康熙重臣遏必隆的女儿。从贵妃这一点来看,也算受宠的妃子之一。不过老十的水平却实在不高,在康熙末期的争斗中,老八和老九自然是一招跟着一招。但老十就像打酱油的一样,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无论是哪个皇子在计算自己对手时,都会自然的忽略老十。因为他实在不可能威胁自己,针对这样的情况,人们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认为老十确实水平不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十十分精明,他一系列的套路都是为了明哲保身,就如同后来的弘昼一样。
二、雍正认为老十算不上自己的对手
1722年,康熙去世之后,雍正首先开始清理掌握军权的老十四。这对雍正是最大的威胁,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对于老八和老九,雍正并没有特别的急迫。在他们折腾了很久以后,在彻底清洗了老八和老九,而且下手非常狠。甚至带有一定的侮辱性,由此可见,雍正狠起来不敢想象。但雍正却意外的放过了老十,老十几乎一点事也没有,该干嘛干嘛。其实这是雍正看透了自己的这个弟弟,当年跟着老八,或许还能帮帮忙。现在就剩下他自己,就老十那点能耐,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而且粘杆处一直监视着老十,他根本什么都做不了。留下老十,也是为了防止留下手足相残的名声。不得不说,老十胤誐还真是傻人有傻福,总比两个哥哥强。
其实雍正在位的13年时间里,能够对他皇位产生直接威胁的对手,已经不复存在。他最多时不时敲打一下自己的三哥,告诫他不要有什么想法。雍正继位时45岁,一共在位13年时间。在50岁之后,雍正开始像之前的一系列皇帝一样服用丹药。最后由于重金属中毒,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去世。当时,乾隆继位之后,为了给父亲洗白,说了一大堆没有服用丹药的事情,这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至于老十胤誐呢?老十活的好好的。据说雍正去世的时候,老十还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直到1741年,也就是乾隆登基的第6年,老十胤誐才最终病逝。
7、建文帝难道没有能打仗的将军吗?只能用李景隆这草包吗?
虽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通过血腥残酷的手段,几乎把大明开国的那些功臣悍将都铲除殆尽。但到了建文帝即位时,实际上他身边也并非无可用之将。除了李景隆这位后世公认的“草包将军”外,当时南军当中也有像老将耿炳文、铁铉、盛庸、平安等几位通晓军事、能征善战的将帅。
比如耿炳文,作为明太祖时代硕果仅存的大明“老革命”,其在军中的资历最为深厚。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败张士诚的军队。后来又跟随常遇春、徐达参与明初北伐,为大明天下立下了不少战功,最终以军功获封长兴侯。
尽管耿炳文也算是身经百战、老成持重的将帅,但他的军事才能却有个显著缺陷,那便是“善守不善攻”!事实上,耿炳文的主要战功,基本上都是靠守城守出来的。比如早年对付张士诚的军队,耿炳文在永兴卫一守就是十年之久,期间屡次以寡敌众,成功挡住了张士诚十数次进攻。也或许是因为耿炳文这种特性,朱元璋认为他不具备蓝玉、傅友德等悍将那样的危险性,因此才得以保全。
后来在靖难役初,耿炳文这种“善守不善攻”的军事缺陷便表露无疑。起初,建文帝原本是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进讨燕王朱棣。然而,耿炳文却在真定被燕军杀了个大败。所以,建文帝才改以曹国公李景隆代替他作为南军主帅。
又如盛庸和平安两员将领,作为南军阵中的后起之秀,两人在靖难役中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盛庸,应该算是朱棣最痛恨的南军大将了。在东昌一战,盛庸率军沉着应战,张开军阵放进朱棣所部,再以兵包围数重,将其逼入绝境。最终,幸得燕军大将朱能率番骑拼死来救,朱棣才得以乘机突围而出。此战,燕军伤亡惨重,大将张玉也战死阵中。
后来在夹河之战,盛庸又率军力战,再斩燕军大将谭渊。若不是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改变了战场的态势,朱棣此战能否取胜还真很难说。
至于平安,虽说他的名字给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可人家打起仗来,却是个狠人。在白沟河一战,作为南军先锋的平安,一上阵便接连击败燕军将领房宽、陈亨二人,逼得朱棣亲自上阵,冲入阵中。而平安更是越战越勇,在交战中还差点刺中朱棣。若非朱高煦及时率援军赶到,朱棣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综上所述,当时建文帝其实并非无将可用。无奈建文帝却一根筋的选用徒有虚名的李景隆,致使本来坐拥全国的人力物力的南军,在一次次惨败中大耗元气,最终被朱棣有机可乘,率燕军直插南京,取得了靖难役的胜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过客
8、上联:竹苞破土而出,个个自高,草包胸有成竹,个个自负,怎么接下联?
谢谢你的邀请。
此联为拆字联,一个“竹”字,即拆为个个;另一个“苞”字,则拆为草包。
而我试用“从容”二字来对“草包”,即“从字”可拆为人人;而“容”字可拆为家、八、人、口。另又可将“容”字拆为:家、谷。试对下联。
(出联)竹苞破土而出,个个自高,
(对联)从容八口人家,人人大方;
(出联)草苞胸有成竹,个个自负,
(对联)家谷择善而从,人人大气。
9、有人说草包包子是最难吃的包子,对此你怎么看?
我家就离草包包子铺一百五十米,我的学校就在草包铺东边往北四五十米。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人经常去买草包包子,门头很小,柜台一进门就是,要先买牌等着,叫号,等包子来了热腾腾的小笼包,如果拿走,服务员就把整个荷叶一铺把包子放上抱起来,如果在店里吃,也是把荷叶铺在盘子上,把包子包一下,吃的时候再打开,服务员很少,醋和蒜自己扒,那个时候的草包真的好吃极了。我们家80年以后感觉味还好,后来离开那里住了,很少时间去草包铺买包子,又一次孩子去买回来一斤半草包,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就吃了一口,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
10、老十胤䄉逃过了杀身之祸,为何雍正皇帝唯独没有杀老十?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康熙皇十子胤䄉是八爷党的忠实铁杆,他和老九在老八身边跟他一起走过了夺嫡之争的整个过程。但随着老八出局老四雍正登基,雍正对八爷党的清算也随之而来,老八首当其冲,被消除宗籍,圈禁身亡,老九同样没有例外。而恰恰老十却得以善终,虽被圈禁革爵,但没有生命之危,到乾隆继位释放,封辅国公。下面羽菱君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看法。
首先羽菱君认为跟胤䄉出身的出身有很大关系,他的母亲是钮钴禄家族中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钮钴禄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是清朝的大姓,而且钮钴禄家族人丁兴旺,在朝中势力和影响力非常之大。就雍正皇帝而言,他的皇后孝圣宪皇后(乾隆皇帝的生母)就是钮钴禄氏。母族显赫,雍正自然有所顾忌,特别是在他骤登帝位,皇权还不稳固的情况下。这是其一。
其二是胤䄉有“草包老十”之称。草包的意思是不经用、没能力,这就是老十给人的印象。恰恰就是就是这样的印象救了他。因为他虽然跟九爷一样是八爷的忠心铁杆,但相比于老九的阴险毒恶,他对雍正无疑是不算威胁的。在那种尔虞我诈的斗争环境中,没能力给别人造成威胁的人,是最有机会自保的。雍正圈禁他不一定没杀他的念头,就看他的表现,很明显,老十在被圈禁的近十年中并没有做出越轨的事情,这才打消了雍正杀他的决心。
还有一个就是雍正面子形象工程的问题。雍正为了表示自己继位光明正大,在雍亲王的雍字后加上正字,取年号为“雍正”,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为了延续这一粉饰,对老十这种没多大能力威胁到自己的人给予宽仁,也能给自己的光明正大的形象加分,还能收获钮钴禄家族和天下的一众人心。
除了以上这三点,当然也可能有其他的,比如像《雍正王朝》电视剧里,康熙曾在临终前交代雍正要善待自己的兄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伤害他们,假如真正的历史有这一幕发生,雍正没有杀了老十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就无从考究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个人观点,为你解惑,不正之处,敬请指出,洗耳恭听,欢迎关注,一起交流!